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供求转让 > 发布信息

详细供应信息

发布日期:2013/3/16 8:43:33
产品名称:

注射用兰索拉唑

产品类别:OTC
信息内容:
注射用兰索拉唑
 
一、项目介绍
1、项目名称:注射用兰索拉唑
2、剂 型:粉针
3、规格:30mg
4、注册类别:化药6类
5、适应症: 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
6、【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通常成年人一次3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后,一日2次,推荐静滴时间30分钟,疗程不超过7天。     
    使用时注意:(1)本品静滴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2)在喷出性或涌出性大量出血、血管暴露等危险性大的情况下,应先采用内窥镜下止血措施。(3)本品仅用于静脉滴注。溶解后应尽快应用,勿保存。避免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外的液体和其它药物混合静滴。(4)经本品治疗的前3日内达到止血效果的,应改用口服用药,不可无限制静脉给药。 
7、知识产权情况:我们检索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没有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专利保护及行政保护。
8、国内外上市情况:兰索拉唑注射剂最初由TAP公司开发注射用兰索拉唑于2004年5月27日,获得FDA批准。
9、药审中心受理情况:目前国内只有3家获得生产批件。
10、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兰索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本药分布于胃粘膜壁细胞的酸性环境后,转变为有活性的代谢物。这种代谢物与存在于酸生成部位的H+,K+-ATP酶的巯基结合,通过抑制H+,K+-ATP酶的活性而抑制酸分泌。     
    兰索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药后24小时内对基础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健康成人1次30mg,一日2次静脉给药,可见持续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有报道在酸性条件下,血液凝固与血小板聚集受到很大损害。血液凝固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被胃蛋白酶溶解。本药通过升高胃内pH值而改善血液凝固与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而发挥抑制出血的作用。另外,在酸性条件下,胃的损伤粘膜的修复受到抑制,本药通过抑制酸分泌而使胃内pH值上升,促进损伤粘膜的修复。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Ames试验、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试验以及小鼠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为阳性。     
生殖毒性:大鼠和家兔静脉给予兰索拉唑剂量达30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8倍和16倍),未发现对生育力和胚胎有不良影响。     
    致癌研究:SD大鼠连续24个月口服兰索拉唑5-150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体重为50公斤患者的临床推荐剂量30mg/d的1~40倍),结果显示兰索拉唑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发胃肠嗜铬样(ECL)细胞增生和良性ECL细胞瘤;受试动物胃上皮出现肠上皮化的发生率增加。雄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腺瘤发生率以剂量相关方式增加,给药剂量为15~150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4~40倍)的大鼠,这些腺瘤的发生率超过该种系大鼠的自然发生率(1.4~10%)。一年毒性研究中,给药剂量为50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人临床推荐剂量13倍)的30只大鼠中,有1只出现睾丸间质细胞腺瘤。     CD-1小鼠连续24个月口服兰索拉唑15~600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2~80倍),结果兰索拉唑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发ECL细胞增生,给药小鼠肝脏肿瘤发生率升高;300和600mg/kg/天组雄性小鼠和150~600mg/kg/天组雌性小鼠肿瘤的发生率超过了该种系小鼠历史肿瘤的发生率范围。给予兰索拉唑75~600mg/kg/天,小鼠发生睾丸腺瘤。
二、市场前景预测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系继奥美拉唑(Omeprazo1e)之后由武田公司开发的世界上的第二个质子泵抑制剂类抗溃疡药。1992年初本品由武田制药厂和Houde公司(属Roussel Uclaf公司)在法国正式投放市场。
    质子泵抑制剂为高效治疗溃疡性疾病的药物,它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H+/K+-APS酶而实现抑制消化道的酸分泌。它是通过在胃壁细胞的细管酸性环境中转变成有活性的亚磺酰胺衍生物,该活性物连接到H+,K+-腺苷三磷酸(ATP)酶的巯基上(H+,K+- ATP酶催化胃酸分泌过程的最后一步),所以钝化了H+,K+- ATP酶,抑制了中枢及外周两者调节的胃酸分泌。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主要是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引起,胃肠疾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据统计,美国胃肠疾病发病率男性为10%,女性为5%;日本为5~10%;德国为12.3%。我国胃肠疾病平均发病率为11.43%,上海居民发病率高达30.23%,占上海居民常见病和多发的第二位,据IMS统计,2000年全球消化/代谢类用药销售额为337.85亿美元,较1999年增长了8%。因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胃肠疾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类疾病的药物市场也将稳步增长。排在2000年世界畅销前200位的胃肠疾病药物有奥美拉唑(第1位)、兰索拉唑(第6位)、法莫替丁(第44位)、雷尼替丁(第50位)、尼扎替丁(第152位)、西沙必利(第166位)和替普瑞酮(第180位)。由此可以看出兰索拉唑在抗胃肠疾病的地位,因此开发注射用兰索拉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联系人:王经理
联系电话:0531-86961369,15066655880
传真:0531-86961369
QQ:
E-mail:longchiyiyao@126.com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以匿名方式发布或者已登陆方式发布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话
提交评论评论本文章商机分析寻求帮助商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