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展,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都市女性,压力使得她们不得不将生育推迟,女性生养年龄在逐渐增大,三十多岁才打算要孩子已经很普遍。然而很多女性就在作好预备想要孩子的时候才发觉碰到了困难。
袁女士今年31岁,奔波了几年终于安定下来,决定要一个孩子,可是总不能如愿,经查她患有子宫腺肌症,有不孕的可能。就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石家庄九州中医药研究院的妇科专家赵洁主任。
子宫腺肌症是现代成年女性常见的妇科病症,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肉层,但不超出子宫范围之外。侵入并生长在子宫肌肉层中的子宫内膜层组织特性与正常子宫内膜类似,同样会在月经周期期出血,但脱落时不能排出体外,血液和碎片在子宫壁腺体中长期累积,导致子宫肿胀、体积变大,逐渐发生疼痛。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经常是因其他原因进行子宫手术时意外发觉患有此病。
以往资料显示患子宫腺肌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已经生养过妇女,但就目前来看,患者年龄已经明显低于40岁,并且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赵主任告诉记者,这与人工流产造成的子宫损伤有关。
子宫腺肌症常伴有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平滑肌瘤,但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较为多见。
赵主任显示,子宫腺肌症属于进行性病变,痛经是常见的症状。因子宫腺肌症所致的痛经会逐渐加重,可以是严峻绞痛或是类似针刺的疼痛,月经周期加重、经期加长、经血增加并带有血块,患者会有呕吐、腹泻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月经周期期间会因大量出血造成失血性贫血甚至休克。
子宫腺肌症对生养的影响,一般来说,子宫腺肌症患者受孕率较低,当然略微子宫腺肌症患者仍有机会怀孕,但随着病情的累积加重,怀孕率会逐渐下降,严峻子宫腺肌症患者即使怀孕也可能会流产或早产,并出现子宫破裂或穿孔、子宫收缩不良所致的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子宫腺肌症根据子宫内膜在肌层的生长方式分为布满性和局限性两种类型。布满性子宫腺肌症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成球状且质地较硬,月经周期期间子宫肿大,按压有痛感,月经周期终了时会缩小,多数不超过妊娠三个月大小,但也有例外。过大的子宫会压迫其他器官造成病变。局限性子宫腺肌症子宫则多在子宫后壁呈球形增大,又称为子宫腺肌瘤。
子宫腺肌瘤轻易与子宫平滑肌瘤混淆,有些夸大的宣传称子宫腺肌瘤是恶变程度较高的肿瘤,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子宫平滑肌瘤一般情况下不发生疼痛,只有在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才有痛经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依据是症状和体征,以及经过妇科检察和B超,目前基本采纳妇科内诊结合B超诊断,简单无痛苦,而且正确率较高,B超诊断敏感度可以达到80%以上。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症状、年龄和生养要求采纳不同的治疗方案。一般可采取激素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有副作用,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轻度子宫腺肌症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也没有生养要求的,可进行随访观测,绝经后激素分泌减少,病情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如须要保存生养能力,可采纳守旧治疗,手术切除病灶,但可能复发,5年以内的复发率都在40%以上;一般年龄较大、无生养要求的患者应采取全子宫切除手术。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子宫腺肌症治疗方面的问题可直接点击在线专家进行咨询,由专家为您详细解释。www.cnfu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