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头风宁滴丸(国家发明专利项目)
产品类别:未知类型
信息内容:一、注册分类:中药新药注册分类第5类(原中药二类新药);
二、处方组成:滇芹属植物滇芹(Sinaodesisa Yunnanensis Wolff)有效部位;
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治疗头风症,即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特别对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四、规格及用量用法:滴丸50mg/丸,每次服用8~10丸,每日2~3次;
五、项目简介: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易于复发的顽固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竞争加剧、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情绪紧张、致使头痛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们健康。在美国,患病人数约有 4500 万人,每年花费近 40 亿美金,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为 4.2% ~ 14.6% ,男女比例为 1:4 。目前该病的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约50%的病人有家族史,发病人群广泛,有儿童、青年及成人,该病是周期性发作病,病程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发作治疗与预防发作治疗的药物如麦角胺制剂、心得安、苯噻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千金藤啶硷等,但因服药周期长,副作用大,禁忌症多,且不能控制复发,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国内虽开发出有正天丸、镇脑宁、天舒胶囊、养血清脑颗粒天麻头风痛胶囊等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但都不是针对偏头痛的专病专药,服用量大,疗效不甚确切。我们通过对云南地方习用治疗该病的几十种药材的筛选,发现滇芹属植物滇芹(Sinaodesisa Yunnanensis Wolff)具有很好的治疗该病的作用,显著优于目前其他常用药物。滇芹在云南地区作为藁本入药,习称黄藁本、滇藁本,但与正品藁本属不同科属,化学成分有很大区别。和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相比,滇芹具有更强的止痛作用,而且药用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通过药效学筛选,得到滇芹有效作用部位,并利用大孔树脂富集该有效部位,单体有效成分含量达到70%以上,质量稳定可控。药效卓越。
研究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镇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临床观察90例总有效率达96.5%,显著优于对照组(正天丸)73.3%。毒理结果表明该药无毒副反应。该药研制成功将填补纯中药有效部位制剂治疗偏头痛的空白,具有很好的开发推广应用价值。
与同类产品比较,头风宁滴丸具有以下特点:
1、 该药为有效部位制剂,服用量小,每次仅30mg,便于服用,疗效卓越、作用持久稳定无毒副作用。
2、 滴丸剂型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与其他剂型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
3、 该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310122922.1),独家品种,利于市场推广。
4、 原料植物资源丰富,大孔树脂提取工艺先进,成本低,市场空间大。
六、项目研究进展:目前该新药项目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将于近期申报临床研究。
七、生产成本:按原料成本推算,每粒药品原料成本为 0.10 元。经济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