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注射用兰索拉唑
产品类别:未知类型
信息内容:注射用兰索拉唑
项目名称:注射用兰索拉唑
剂 型:粉针
规 格:30mg
注册类别:化药3类
是否医保:兰索拉唑注射剂不在医保范围内,口服常释剂为医保乙类。
药理
本品为质子泵抑制剂(PPIs),抑制胃酸的分泌,它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K+-ATP酶,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去,以致胃液中胃酸量大为减少。
适应症
用于各种类型的腐蚀性食道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
腐蚀性食道炎患者不易经口服给药时,使用本品。
成人剂量,每天30m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疗程7天。一旦发现有沉淀物,应用线性过滤器过滤后使用。一旦病情许可,应迅速将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给药。
知识产权情况:我们检索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没有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专利保护及行政保护。
国内外上市情况:注射用兰索拉唑于2004年5月27日,获得FDA批准。
市场前景预测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系继奥美拉唑(Omeprazo1e)之后由武田公司开发的世界上的第二个质子泵抑制剂类抗溃疡药。1992年初本品由武田制药厂和Houde公司(属Roussel Uclaf公司)在法国正式投放市场。
质子泵抑制剂为高效治疗溃疡性疾病的药物,它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H+/K+-APS酶而实现抑制消化道的酸分泌。它是通过在胃壁细胞的细管酸性环境中转变成有活性的亚磺酰胺衍生物,该活性物连接到H+,K+-腺苷三磷酸(ATP)酶的巯基上(H+,K+- ATP酶催化胃酸分泌过程的最后一步),所以钝化了H+,K+- ATP酶,抑制了中枢及外周两者调节的胃酸分泌。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主要是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引起,胃肠疾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据统计,美国胃肠疾病发病率男性为10%,女性为5%;日本为5~10%;德国为12.3%。我国胃肠疾病平均发病率为11.43%,上海居民发病率高达30.23%,占上海居民常见病和多发的第二位,据IMS统计,2000年全球消化/代谢类用药销售额为337.85亿美元,较1999年增长了8%。因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胃肠疾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类疾病的药物市场也将稳步增长。排在2000年世界畅销前200位的胃肠疾病药物有奥美拉唑(第1位)、兰索拉唑(第6位)、法莫替丁(第44位)、雷尼替丁(第50位)、尼扎替丁(第152位)、西沙必利(第166位)和替普瑞酮(第180位)。由此可以看出兰索拉唑在抗胃肠疾病的地位,因此开注射用兰索拉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联素电话:1386912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