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米格列奈钙
产品类别:未知类型
信息内容:一、立题目的与依据
经济的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消除营养缺乏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带来了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及疾病的转变。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不合理的膳食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发生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这些慢性疾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及对健康总体危害程度居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已被列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而据我国1997年完成的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从1980年的1%上升到了3.2%,其中北京市的发病率为4%以上,6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超过11%。当今世界上有糖尿病患者1.4亿人,虽然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较欧美国家的8%左右为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糖尿病的实际患病人数约6000万人,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体力劳动的减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患病率有逐渐攀升之势,而且出现年轻化趋势。由于此病不公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生活质量受到极影响,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广大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迫切需要更有效的药物来更好地治疗该疾病。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主要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美格列脲类等。其中,磺酰脲类药除了首次治疗失败率较高外,约有10%的病人对随后的治疗没有应答,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严重增加。双胍类药虽在50年代末已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明显的消化道和乳酸中毒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胃肠道副作用及贫血等不良反应也限制其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曲格列酮因肝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已受到美国FDA三次警告。美格列脲类药是迄今为止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优的抗II型糖尿病药,是新型速效促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餐时血糖调节剂”。米格列奈是新型美格列脲类药物, 与以上药物相比,本品具有如下特点:
1、作用机制新颖、起效快、时间短。本品能高选择性地与胰脏SU受体结合,对ATP感受性钾离子通道(KATP通道)的电流有阻滞作用,快速促进胰b细胞分泌胰岛素。本品药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0.5小时,起效更快,半衰期约为1小时,作用持续时间更短;约95%经粪便排泄,这种排泄方式对肾功能不全或有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将非常有益;同时,本品主要集中作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血糖可促进本品刺激分泌胰岛素,而且在有葡萄糖存在时作用比无葡萄糖存在时增加50%,故其作用象是一个‘体外胰腺’,只是在需要时提供胰岛素。
2、疗效更强、安全性更高。本品体内体外均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且迅速可逆,药理试验果表明本品0.3~3.0mg/kg与那格列奈25~100mg/kg的作用程度具有可比性。同时服药危险性低,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的对比研究表明,服用本品低血糖的发生率约比后者低50%。发生低血糖的时间也不同,本品发生低血糖主要在白天,而格列本脲则多在午夜以后。
3、 本品用量少、给药灵活,患者服用的依从性高。每次餐前服药,少进一餐少服一剂,多加一餐多服一剂,这种灵活的服用方式对于出差、旅游、赴宴等生活饮食不规律的患者,十分方便。国外对2500多例患者使用后的跟踪调查表明,患者对本品的灵活给药方式非常满意,有77%的患者认为能推迟或少吃一餐正是减轻了负担,95%以上患者选择要继续服用此类降血糖药物。
4、国外2500例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品疗效明显、副作用小。
(1) 用伏格列波糖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米格列奈钙与伏格列波糖比较,对HbA1C、FPG、餐后血糖等多种指标的改善都更为有效;安全性方面,促进胰岛素分泌导致低血糖出现等常见不良反应较少,较少见伏格列波糖特有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2) 米格列奈钙替换伏格列波糖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对伏格列波糖单独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或消化道不良反应造成继续服用伏格列波糖困难的患者,本品可作为替代治疗药物;
(3) 米格列奈钙替换那格列奈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服用本品比替换之前有显著改善,说明对那格列奈单独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用本品替换治疗。
综上所述,研究开发本品制剂不但在临床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我公司立题研制开发了本品。
二、国外有关该产品的研究或生产使用情况
本品由日本橘生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并由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于2004年5月在日本上市,其制剂商品名GLUFAST,规格为:5mg/片和10mg/片。用于治疗不能单独以控制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的Ⅱ型糖尿病。并正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进行Ⅲ期临床研究,另橘生公司授权法国施维雅公司在欧洲、非洲和其他一些地区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也已全面展开。
三、国内有关该产品研究或生产使用情况
据调研,本品国内尚无厂家生产上市,也未见有进口品用于临床,日本于2004年5月批准上市,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应为新药即注册分类3之(1)项。
四、知识产权状况
日本橘生公司于1991年分别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申请了米格列奈药物化合物及其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用途专利,并公开了合成该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作为药物的普通制剂处方。橘生公司于2002年6月在中国公开了一种含有米格列奈钙的速释型制剂专利。法国施维雅公司分别在2000年8月和2001年11月公开了制备米格列奈钙及其合成中间体(二氢吲哚)的合成方法专利。除上述专利外,未见其它与该化合物有关的专利公开。因此,在中国研制、生产、销售米格列奈钙原料及其普通制剂(如片剂、胶囊等),并将该化合物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不会对他人专利构成侵权,但不能使用施维雅公司所公开的方法合成该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