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基因工程干扰素滴眼剂
产品类别:未知类型
信息内容:类别:生物制品注册分类13
剂型:滴眼剂
作用与用途:抗病毒,用于病毒性眼病的治疗
规格:200万单位/2ml/支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毒性眼病,由于单疱病毒能够产生潜伏感染,并能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活化,具有多种发病机制,使其成为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在角膜盲中居首位,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逐渐增多,我国近年来每年约5万人因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而致盲,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是近20年新发现的一种由肠道病毒第70型和柯萨奇病毒CA24的抗原变异株引起的眼病。我国1971年曾爆发流行,以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散发流行。
近年来,随着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适应症的不断拓展,将干扰素用于治疗病毒性眼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能有效抑制增殖性病毒复制,控制急性感染,明显减少复发次数,延缓复发时间,且不形成疤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为耐药株的有效制剂。因此,研制和开发出以干扰素为主药的用于治疗病毒性眼病的外用滴眼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疾苦,而且可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因工程干扰素滴眼剂作为干扰素新剂型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等病毒性眼病。该项目于一九九九年召开了“基因工程干扰素滴眼剂”制备工艺技术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将高纯度基因工程干扰素制成外用新型滴眼剂,有效期可达两年半以上,高于同类产品。在不影响干扰素的稳定性和制剂缓冲系统的情况下,新制剂选用配方提高了外用干扰素的吸收能力及有效浓度的保持时间,克服了同类产品使用时患者眼部不适的副作用。
其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在于:① 解决了该制剂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副作用问题;② 解决了干扰素滴眼剂的稳定性的问题;③延长了药物在眼内的滞留时间,解决了药物局部的有效吸收问题;④解决了治疗病毒性感染的同时细菌并发感染的问题。
查新资料表明将原来的水溶液滴眼液改为片剂+水剂型,国内外未见报道,为国内研制的新制剂,该技术工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该新药为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技术特点:本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易于规模化生产。
工作进度:目前本新药正申报新药证书,SDA技术审评工作已经完成,现已获得新药证书(国药证字:S20030023)。
知识产权:本产品为首家申报,本产品无知识产权问题,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转让标的:新药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