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格列美脲口腔崩解片
产品类别:未知类型
信息内容:类别:化学药注册分类5
剂型:口腔崩解片
作用与用途:降血糖
规格:1mg/粒 2mg/粒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作用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血中葡萄糖升高而发生的疾病。近20年来,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能量饮食与运动减少),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1985年全世界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到1997年已增加到1.35亿人,1999年则达1.43亿人。我国的糖尿病发病形势同样严峻,据199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与1993年相比,我国1998年糖尿病患病率城市上升53%,农村则上升128%。糖尿病患者中,I型(胰岛素依赖型)在世界各国的患病率为0.07~3.2/1000,而II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的患病率则为2~4%。2000年我国II型糖尿病发病率已达3.21%。
糖尿病多诱发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由此可见,对糖尿病的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格列美脲为新一代磺酰脲类(SU)口服降糖药,其降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与胰岛素β细胞表面的SU受体结合,然后与β细胞表面的ATP-敏感K+通道偶联,此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释放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另有研究资料表明格列美脲还有胰外作用,表现为可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加,脂肪和糖原合成增加;与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一样的是,本品长期服用的降血糖机理尚不清楚。临床上格列美脲主要用于II型糖尿病。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空腹或进食时服用对本品的吸收无明显影响,服后2~3小时达血药峰值,口服4mg平均峰值约为300ng/ml,t1/2约5~8小时,蛋白结合率大于99.5%,表观分布容积为8.8L,降糖活性在24小时内可检测到,本品在肝脏内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成无降糖活性的代谢物,60%经尿排泄,40%经粪便排泄。
由于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格列美脲,与同类其他药物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剂量小、安全低毒等特点,于1995年由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推荐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也是唯一被FDA认可的可与胰岛素联合使用的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最突出的优点是使用剂量小,其最小有效剂量为1mg,多项试验表明服用1mg格列美脲可产生与80mg格列齐特相当的疗效,服用8mg格列美脲,即可达到最大疗效。
格列美脲无臭无味,在水、酸中几乎不溶,制成口服制剂,其在胃肠内吸收速度取决于药物从剂型中的溶出速率。格列美脲口腔崩解片,规格为1mg、2mg,利用普通片剂生产设备制作,具有不用水就可服用,在口腔内快速崩解,在体内发挥药效迅速等特点。格列美脲口腔崩解片的研制,为II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口服制剂,满足了临床用药需要,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口腔崩解片,是近几年国外在Zydis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创新剂型。它利用普通片剂生产设备就可制作,在口腔内吸收水份而快速崩解分散成细粒(或细粉),药物释放并被吸收,与普通片剂相比无明显的释放及吸收滞后现象;口感好,无砂砾感,不用水就可服用,使用方便,尤其针对吞咽机能衰退的老人、卧床体位受限者及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患者,更具实用性。
技术特点:本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易于规模化生产。
工作进度:现已报送SFDA申请临床研究。
知识产权:本产品无知识产权问题。
转让标的:临床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