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业巨头正在衰老?
中国虎网 2007/5/4 0:00:00 来源:
未知
没有新药就没有“拳头产品”
医疗保健已成为一个大市场。由于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得更富有,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对新药品的需求也会增加。
然而,大型制药公司却感到日子不好过,制药业股票的表现令人失望。并且,来自咨询机构埃森哲公司的一个最新报告估计,由于投资者对大型制药公司的增长前景失去了信心,涉及未来收益率的高达1万亿美元的“企业价值”已被抹掉。
3家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都找来了新的主管帮助其进行复苏。他们之中的一个是辉瑞制药公司董事长杰弗里·金德勒。最近,金德勒宣布了一个辉瑞制药公司历史上少见的大规模战略调整计划。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将削减1万个工作位置,大约占其全球劳动力的1/10。
在通常情况下,当一家公司宣布削减成本的计划时,其股票价格会上升。但这次辉瑞制药公司的股票价格却稍微有些下降,因为曾经是制药业“导航灯”的辉瑞制药公司正处于严重的困难之中。在2006年第四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其净利润下降了112%,仅大约为30亿美元。
首要的原因是,辉瑞的“拳头产品”抗胆固醇药“立普妥”的销售正在失去动力。辉瑞制药公司倚重的一种新的抗胆固醇药“托彻普”,也由于安全原因而停止了临床试验。
现在,金德勒不得不尝试用其他办法来使辉瑞复苏,这就意味着要对付制药业面临的三大趋势——第一,由于仿制药品公司变得更大胆和大的药品购买者要节约经费,所以利润越来越薄;第二,研发新的药品更加困难,并且费用更高;第三,制药公司之间的营销战消耗了本可以用于研发的资源,并引发了公众的指责。
管理专家约瑟夫·富勒说,石油企业和制药企业在大企业中是很独特的——石油企业和制药企业是一种“自偿”性企业。可口可乐公司能够在数十年里销售同样的糖浆,但石油公司必须要不断发现新的油田,而制药公司则必须要不断地开发新药品。
专利药斗不过仿制药
分析家指出,由于有专利满期的突然性,制药公司的复苏措施显得更紧迫了。当一种“重磅炸弹”专利(例如“立普妥”)专利满期时,仿制药品的竞争能使原来的专利药品价格迅速下跌,有时能下跌到原来价格的1/10。如果制药公司不能不断地向市场投放新的药品以弥补失去的收入,其将逐渐衰退和死亡。
制药公司除了有新的药品上市能以更好的疗效而获得丰富利润的时期外,大部分时间都要面对衰退的威胁。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的政府已经开始要求制药公司对药品价格采取较大的折扣。这时,制药公司在自由市场的美国找到了安慰。但是,美国对新药品的宽松政策可能即将结束。
新一届民主党占优势的国会正在讨论通过政府与制药公司直接谈判来削减药品价格。辉瑞制药公司的金德勒确信美国不会进行价格控制。但虽然如此,他也承认,其公司面临定价约束。美国的私人保险公司和“药品利益管理者”(包括政府的“联邦医疗保险计划”)也期待能够节约费用。
据美国药品市场调查机构IMS Health公司估计,全球仿制药品市场的价值已接近600亿美元,其中药丸和片剂一半以上在美国和英国出售。到2009年,现在的35种名牌处方药将有12种失去专利保护。业界专家维伦·梅塔估计,全球药品年销售额大约为3000亿美元。在今后5年内,仅在美国就会有30%的名牌处方药受到仿制药品的攻击。
毋庸置疑,仿制药品公司的信心正在增加。去年,并不知名的加拿大仿制药品公司——Apotex智胜“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推出了“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抗血小板药“波立维”的仿制品。
去年,印度的仿制药品企业兰伯西公司兼并了6家制药公司,并且目前正与私人股权公司谈判关于兼并德国默克制药公司的仿制药子公司的问题。
药品市场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但大型制药公司并没有放弃战斗,他们的律师千方百计地在保护专利权。美国的制药公司(包括辉瑞制药公司和默克制药公司)试图在专利满期之前几个月推出自己的“授权非专利药品”。但这种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徒劳的。
改革新药研制策略
业界分析家认为,药品研发的未来可能会在西伦敦一个不显眼的街区呈现。在靠近“汉姆史密斯医院”的一幢新大楼里,英国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员与来自“帝国理工学院”和“汉姆史密斯医院”的专家一道,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在研制药品。他们运用“分子成像技术”,研究人体对微剂量新药的反应。
牛津大学教授保罗·马修斯,也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分子成像中心”负责人。他认为,这种研究方式与过去“粗枝大叶、千篇一律”的研究方式相比,将导致一种“新的重复分段进行的开发新药的研究模式”。例如,他的研究小组试图使用“基因放映”和“临床成像”,弄清为什么南亚人比白种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弄清新的药品是否针对一个地区性市场更有效率。
采用传统的研究方式,大型制药公司不能很快推出新药以填补其药品专利满期之后的市场空缺。根据调查机构CMR International公司的数据,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大多数时间,大型制药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3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产生了35种至40种新药。在2004年,其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美元,但产生的新药数目却下降到了30种以下。现在,每年的研发投入已超过600亿美元,但新药的数目仍然没有增加。
汇丰银行的分析师斯图尔特·哈里斯认为,从总的赢利性方面看,制药公司目前的状况并不是那么糟糕。他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必须要假定制药公司能够提供“重磅炸弹”药品。然而,有充分理由认为“重磅炸弹”药品的时代已经结束。正如美国大型生物制药企业健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亨利·特梅尔所说,“在‘专门治疗’流行的时候,‘重磅炸弹’药品已变得不那么重要”。
制药公司的老板正在设法让科学家走出他们的“象牙塔”。辉瑞制药公司不再强调保持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优秀研发中心”,其将把一些疾病(例如癌症和糖尿病)的治疗计划进行合并。金德勒还要他的秘密研究人员多与外部研究者接触,他将公司的药品研发计划在互联网上公布,以寻求外部合作。
辉瑞制药公司正在模仿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经营方式。几年前,葛兰素史克公司将研发工作分配给了较小的研究小组,在研发方案和财务上给予了其自主权。由于改革初见成效,葛兰素史克公司又在做进一步改革——建立小的研究单位,即使研发的药品可能与内部已开发成功的药品发生竞争,也允许其与别的生物制药公司合作。
分析家朗曼认为,大型制药公司必须要向“分解”的模式发展,以集中力量在几个胜任的领域(例如药品开发或营销)。许多工作可以转包给生物技术公司、合同研究机构、独立的药品开发公司和独立的销售机构。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