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市场分析 > “资本家”笑看医药风云

“资本家”笑看医药风云

中国虎网 2007/10/4 0:00:00 来源: 未知
“资本家”笑看医药风云 ——第25届JP Morgan 健康产业投资会议散记 ■王进   JP Morgan健康产业投资年会是投资界的年度盛宴,在这场谢绝媒体的盛会中,王进,美国曼哈顿投资集团共同创办人和合伙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这场盛会的概貌,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揣测到今年全球投资界的资本动向。      作者简介:   王进,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留美生物医学博士,美中药协(SAPA)的共同创办人,现为美国曼哈顿资本集团(Manhattan Capital Group)执行董事,负责生物医药产业与健康产业(含互联网)投资。上世纪90年代初在罗氏等药企从事新药研发。1997年加入美国派拉蒙风险投资公司,任亚太中国区主任,曾投资中国研制的三氧化二砷项目,用3年时间将其成功打入北美市场。   在美国国会民主党重新夺回控制权、健康产业投资和立法面临变局之际,一年一度的JP Morgan健康产业投资年会于1月8日~11日在美国旧金山市的St. Francis 酒店举行,这是美国健康产业投资界和产业界久负盛名的论坛会议。它始于25年前Hambrecht & Quist公司发起的健康产业投资年会,后被JP Morgan收购而更名,今年已是连续召开的第25届年会。会议吸引了全球6000多名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总裁、投资银行家、风险投资者、股票和对冲基金管理经理以及业内资深人士前往赴会。   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如今已成为多数投资公司和基金最为关注的产业之一。随着健康产业投资的日渐升温,每年参会的专业人士也越来越多,今年的会议也不例外,会议只接待收到邀请函的客户和公司派员,无参会证者一律被挡在会场之外。   本次会议邀请了美国联邦政府FDA前任局长等重量级人物主讲,且有投资界及产业界诸多大腕助阵,300余家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公司的CEO和董事长们亲自登场,其中有50多家企业是处于成长期的私人股本公司。   本届会议内容包括各大公司的主营业务、成长热点、临床试验进度、2007年展望和财务数据等,报告完毕,企业代表还与投资经理进行了小规模的沟通交流会。      一点感受——   海外华人转战商场   在整整4天的会议期间,笔者遇见了许多投资界的老朋友,也认识了如今活跃在美国投资基金、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及企业商务部从事技术转让与合作的主管们,其中有许多东方面孔,他们多由研究人员转行而来,其创业和投资的兴趣日益高涨,名声和业绩逐渐提升,经验和人脉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据了解,目前在美国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界从事具有挑战性的技术转让与合作,在业务开发(Business Development)等重要部门任职的华人有好几十位,加上在大学和研究机构技术转让与合作(Technology transfer and Licensing)办公室的主管和经理可能有近百位。   本次会议中,仅安进公司一家企业派来的业务开发部资深经理就有3位华人。在投资界,来自中国大陆(不包括美国本土出生的美籍华人和港澳台专业人士),现从事健康产业投资的股票分析师、投资经理及高级合伙人也有好几十位,这说明中国留美学者已开始在美国资本金融界稳步扎营、初露锋芒,这对华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和产业化将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华人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已受到关注,华人在全球的金融资产据说已经超过日本等发达国家。过去,我们华人更关注科学和技术,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如今我们又不断有投资、商业、专利和市场方面的专业人士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科学技术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商业投资与产业化合作的跨国运作,必将对生物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两大热点——   中国概念受欢迎      中国概念也颇受欢迎。在1月9日的会议中,主办方专门安排了无锡医药公司总裁李革介绍其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业绩成长,公司去年高达7000多万美元的销售,客户群多为世界排名前20位制药企业,无可争议地占据了国内医药开发外包服务的领军地位。会后,许多投资经理表示愿意跟踪和参与该公司未来的上市融资计划。   业内人士猜测,该公司首次在美国主流健康投资论坛登台亮相,既是为其进行业务拓展和形象宣传,也是在为不久的将来在美国IPO做上市前的热身路演。   过去两年已有数家中国医药或医疗器械公司在美国上市,这些公司不仅迎合投资者喜好的中国概念,其本身的业绩也相当不错,早期投资者和一级市场投资者也都赚到了钱。2007年,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优质公司在美国上市。   1月10日晚,JP Morgan亚太部组织了专门的酒会,招待参会的华人投资基金经理、企业家和律师等专业人士,其中也有不少对中国健康投资感兴趣的美国本土投资经理,一部分是在中国开办健康产业及服务的美国公司总裁。这些美国人几乎都成了“中国通”,不仅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和机会,而且对中国健康产业投资的热情和兴趣远高于对美国本土的产业投资。他们有的正在积极学习中文,有的全家落户到北京、上海等地,准备在中国大干一场。与会人士约有50~60人,大大超出了东道主的预期数目。   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看涨      从各公司总裁的报告反应及其与投资经理们的交谈结果来看,被广泛看好的企业,通常是那些产品线丰富,尤其是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比较乐观的公司。   在经过前4年的低迷表现后,大型医药企业终于在去年出现了较好的业绩。展望2007年,去年所表现的积极因素还在延续中,大型制药公司的业绩成长主要受新产品推出和现有市场需求继续扩大所驱动。投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有:1.华盛顿国会和FDA立法和监管的变化,美国医疗保险处方药物D计划的实施;2.大型药企与医疗管理组织重组;3.专利案、药品伤害案件的判决;4.技术转让、合作和兼并;5.重磅炸弹级新药的推出;6.重大后续产品临床试验进展等。   生物技术产业则被继续看好,去年是该行业有史以来的第二个融资好年头,预计今年会有更多的钱投入到这个行业。据了解,去年年底有62家生物医药公司的市值超过1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5家;有19个生物技术产品年销售超过5亿美元,其中阿瓦斯丁、爱必妥和赫赛汀都有10%以上的增长。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安进和基因泰克业绩增长较好,股票却分别下滑了12%和13%,倒是Celgen和Gliead Science备受投资者追捧,股票分别上涨了78%和24%。2007年的生物技术业被与会者普遍看好,该行业已经趋于成熟,开始总体赢利,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已成为价值型股票,深受各大投资基金经理喜爱。   去年,医疗器械业的上市公司表现平平,销售增长放慢,今年应该会有所改善,保守估计,行业将有8%的增长。在私人股本和风险投资方面,去年的医疗器械是投资项目最多的健康产业之一。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热衷投资医疗器械公司的基金经理和风险投资商,报告会上,听众云集,发问频频。笔者与投资者交流所得的印象是,投资者偏爱医疗器械行业的原因是业务实在、创新研发活跃、市场潜力明朗、管理人才济济、投资规模不大,且容易退出。去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迈瑞医疗器械公司成了投资者追捧的对象,投资者显然看中了人口老龄化和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商机和出口增长,有理由相信,资本对医疗器械行业和中国产业的投资热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行业,尽管政治风向和立法环境已不如以前,投资者们仍表现出理性乐观,主要考虑到了会员服务价格趋于稳定、会员数适度增加、控制管理成本和增强现金流等因素。2007年业内会出现更多的并购和整合,引起投资界关注。至于对全美近5000家医院集团和连锁医疗中心的投资兴趣,华尔街的分析师和医疗服务公司的老总们似乎都看好年增长保持7%的全民医疗开支费用(2006年统计所得)和人口老龄化所加剧的医疗服务需求量。由于医院收入的31%和37%分别来自联邦医疗保险计划和私人医疗保险计划,剩余1/3来自联邦健康补助计划和病人自费买单。医疗服务机构的重点还是以住院病人为主,不断投入新的技术手段减轻病人负担,应对不断增加的门诊服务需求。在未来几年内,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公司是否能提高收益和市场份额,还需要关注医院信息化管理、服务改善、减少事故、降低成本以及同行并购等诸多因素。   三场午餐会——   用IT改进美国医保体系      时间:1月8日午餐会   讲演嘉宾:美国首任健康信息技术协会会长David Brailer博士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David Brailer博士一直是布什政府“重新布局美国医药”(Rewiring American Medicine)计划的首席推销员,他曾经当过一家软件公司的CEO,对信息化技术情有独钟,对于如何使用IT技术改进美国医疗保健体系、节省开支和拯救生命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美国将GDP的16%用于健康服务,比欧洲要高60%,还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改善空间;他对美国医疗事故成为仅次于心脏病和肿瘤的第三大杀手也颇有微词,希望医药界和投资界朋友们共同努力,通过医疗信息化来提高和改善服务质量及效率,但健康服务体系改革非常复杂,涉及许多方面,不可能指日成功。   David Brailer博士的设想就好比实现中东和平计划进程那样,“每年总有推进方案,每年却还是战火不断,和平遥遥无期”。无怪乎David Brailer博士去年已经卸去布什政府健康服务信息化智囊团的职务,投身华尔街做资深顾问了。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有待改善      时间:1月9日午餐会   讲演嘉宾:美国FDA前任局长Mark McClellan博士   Mark McClellan博士的主题报告围绕如何建立更好的医疗保健体系展开。   尽管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许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医疗保险费用上涨在上世纪90年代略有控制后,现在又开始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涨。对普通百姓而言,美国的保健系统花费太大,成事太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   他认为,现在鉴别药物安全性问题所依赖的方法和技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药厂只能鉴别和报告大约10%的药物不良反应,应采用更为先进而可靠的IT技术进行改善。政府和立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