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市场分析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药企探寻海外并购之路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药企探寻海外并购之路

中国虎网 2009/5/25 0:00:00 来源: 未知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各行各业,许多行业在此次危机中都受到重创。然而,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尤其是中国的医药行业,因其自身的特点,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上,与会投资机构代表在展望2009年投资方向时普遍看好中国的医药形势,尤其是与医疗器械、社保相关的项目,但对于生物医药及新药领域,多数机构认为风险太大。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专家分析指出,在全球金融风暴之中,中国医药行业的竞争优势可能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国医药行业目前面临的机会。

    国内药企谋求海外发展

    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内医药企业对资本的渴求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广开门路寻求资本支持是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医药业,外资并购国内医药企业已是司空见惯,但国内医药企业并购国外企业却不多见。2007年9月18日重庆慧远药业以200万新加坡元(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新加坡第二大连锁医药企业新加坡新中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51%股份,成功实现控股。至此,我国医药企业成功跨出了海外并购的重要一步。

    2008年,已经在境外资本市场登陆的中国药企并购热情不减。

    2008年1月3日,中国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领军企业药明康德,以约1.63亿美元完成了对美国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外包服务供应商艾普科技实验室服务公司的收购。

    3月12日,中国最大的监护仪厂商深圳迈瑞公布了其海外上市后的第一项收购决议——以2.02亿美元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收购完成后,迈瑞成为全球监护仪行业第三大厂商。

    4月9日,在香港上市的万全科技药业正式发布公告称,以现金311.75万美元(约2431.65万港元)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monwealthBiotechnologiesInc.(CBI)已发行股本的39%,成为该集团第一大股东。

    在药品零售市场,受医改扩容预期的刺激,大批来自国内外市场的风投资金同样蜂拥而至,“上市融资”、“并购”、“扩张”等成为2007年底、2008年初广受追捧的字眼。

    药店圈内海外上市的“第一篇章”由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海王星辰执笔。2007年11月9日,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当日即获益3.34亿美元。而作为平价药房的老大,早就准备于2009年上市的湖南老百姓大药房,终于在2008年10月引进北欧最大实业控股公司——殷拓集团私募基金8000多万美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的最大一笔境外投资。

    “目前,国外资本越来越青睐中国医药企业,频频对中国医药企业发起收购行动,而国内医药连锁企业正处在寻找新的经营模式和核心盈利能力的困惑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成功并购国外大型医药连锁企业和积极争取境外投资,意义非同寻常。”业内专家表示。

    制药业研发全球化程度高

    制药业是研发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许多成功的制药企业都是通过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分支机构来获取新技术,增强研发能力。美国30%的新药研发活动在境外进行,在美国境内进行的研发活动49%由外国企业完成。目前,世界上80%的跨国投资是通过跨国并购进行的。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以仿制为主,只能生产通用名药物,获利微薄,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而且,现在仿制药频繁发生专利等问题,国内制药企业必须迅速提高新药创制能力,否则将难以生存。在我国医药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我国制药企业惟有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直接投资或跨国并购,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积极追踪世界先进的药物研发技术,掌握新药研发的最新动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寻求,才能生存和发展。

    三九集团曾尝试通过收购日本东亚制药,实现其海外上市的扩张之路;哈尔滨市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塞内森特公司的收购,控制了其96%的股权,从而成功进军美国纳斯达克。

    专家认为,我国的医药企业走出国门后,可以直接争取到所在市场的话语权,有利于产品跨出国门。

    海外并购时机尚未成熟

    在金融风暴影响日甚、海外股市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一些投资界人士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千载难逢的良机已到,希望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大踏步开展海外并购。但多数著名医药投资人士坚持认为,目前医药健康业的海外并购时机尚不成熟。

    上海复星化工医药投资公司总裁周林林表示,对于海外并购,他倾向于反对。因为,据其了解,中国大部分企业对并购的目的等问题都不是很清楚。

    香港崇德基金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敏认为,从产业链条看,中国今天的医药产业还处于产业末端。特别是医药和医疗器械,国外客户更在乎有没有认证,国际市场进入壁垒很高。“如果真有本事,把壁垒收购下来解决进入的问题,那是值得的。但是去管理一个企业则考验你的能力。虽然现在企业价格是便宜了很多,但能不能并购,关键看战略意义。”

    “医药行业并购不像IT业那样,‘一加一等于三’不是简单就能做出来的。我觉得医疗业的跨国并购比较难,可能对国内公司进行并购更易出效果。”法国索菲诺华创业投资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姚千华说。

    有专家表示,制药企业实现研发价值链环节跨国转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跨国直接投资与引入风险投资相结合。跨国直接投资(FDI)是指投资者在东道国新设企业。我国制药企业开展跨国直接投资应与吸收风险投资相结合,进行海外融资,即在合适的地点把企业新药研发活动与风险投资有效地结合起来,借助国际风险资本,推动新药研发由仿制向创制转变。另外一种方式是运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实现跨国并购。我国制药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企业,借此获取国外先进、稀缺的新药研制技术资源。

    另有专家表示,国外很多技术先进的生物科技公司都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型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它们已经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目前,境外资本市场上生物科技公司的价值也大幅缩水,由此可能吸引投资者展开并购行动,这也是中国药企到海外并购的一个绝佳时机。另外,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医药企业可以乘机以较便宜的人力成本引进欧美和日本药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这也正是提升自身的好机会。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