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09/11/11 13:15:41 来源:
未知
成都
医改落地。
11月10日,《成都市深化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
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向社会
公布。
“依次细化来讲,
医保扩面、基本
药物配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
医院改革是成都医改的近期突出的5项重点。”成都市市长助理周德鸿说,“到2017年改革深入,成都将建立起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的各项体系。”
透过《方案》的细节,财政投入补需方、公立医院改革和整个医改效果评价监督成为了成都此次医改特点。
为了保证此次医改效果,成都将聘请
北京大学
中国医药(600056,股吧)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为组长,并成立以刘为组长的第三方医改评估
机构,来实现对成都医改的全程跟踪监督。
基本目标:城乡一体化保障
本报记者获悉,成都医改目标是到2011年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并逐步消除基本医疗保险不同类型和档次之间的差别,实现城乡一体的均等化基本医疗保障。
根据成都市方案,到2010年,财政补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80元/人年。此外,2010年1月1日起,成都市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成都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
医改思路侧重需方
在此次《方案》中,医改侧重补需方和市场调节,这让成都医改的标本意义给了外界更多期待。
《方案》明确,整个成都医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按照“保障均等、市场调节和民主监督”的原则进行,核心是以基本医疗保障
制度的建设为中心,来推动需方主导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需方的主导地位比之前提高了,通过需方可以对医疗卫生机构自主选择,发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宋剑峰说(更多新闻来源医药新闻网)。
按照此前调研和测算,未来三年之内,整个成都的医改共需投入各级财政资金约106亿元。
“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所占比例超过70%,达到了81亿元多。”参与发布会的成都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卫平透露,“而财政投入需方的测算占到的比例为55%。”
成都市还将实行差别化报销政策,以引导需方向基层倾斜来分类选择医疗服务机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公共产品也要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来提高供应的质量和效率。”宋剑峰说,“面向个体的服务项目,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探索。”
而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一任务中,《方案》明确,除基本
医疗机构必须全部(针对政府举办的机构)或者比例(针对非政府举办)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销售时零
差价)外,成都市允许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所需
药品在指定机构公开招标的基础上可自主二次竞价。
组建医院
管理局
“成都依托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设立医管局,探索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为经营性医疗机构,是为发挥市场调节的最大化。”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宋剑峰说。
成都市将从卫生局有关公立医院管理职能分离,并将相应处室划归为医管局。医管局和国资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目前,机构的设立前期工作已基本结束,也已经向成都市编制办公室提交了材料。”成都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军说。此外,《方案》中明确,区县一级也设立医管分局并收归相应的医疗机构(公立、国有医院以及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管局代表
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并负责对其管理和改革。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市医改明确了公立医院的改革路径,而公立医院改革被认为是中国医改的核心难点。
本报记者获悉,成都医改将建立院长公开选拔机制和目标责任制,赋予其在重大事项决策、人事任免、设备采购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实行院长年薪制。同时,建立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
成都市有关人士明确指出,部分公立医院将改制重组为国有
资产独资、控股、参股的经营性医疗机构(国有医院),具备条件的医院国有资产逐步退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