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0/1/28 0:00:00 来源:
未知
基本药物目录省级招标要求“价格与质量并重”,看似容易,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重重障碍。
一直关注国家医改2010年新动向的广东某药企总经理明先生(化名)终于出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气:2009年在基本药物目录申报确定以及地区医药挂网招投标争吵不断的过程中,卫生部副部长张茅新年伊始针对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与落实发话:“不能眼睛只盯着价格,质量是第一位的”。
张茅是在1月18日2010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讲这番话的。这番话被医药界有关人士解读为:国家主管部门已经感受到各省招投标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希望能在基本药物目录的推广过程中逐渐清理。
自2009年10月22日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零售指导价出台以来,公布零售指导价格的药品共有296种,平均降幅为12%左右。据此看来,要入围省级招标范围,企业首先要保证参与投标的药物“价格要低”的要素,但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很多曾经参与招标的中小药企抱怨称,自己的药品质量不差,价格也足够低,却往往被一些价格更高的“伪新药”打败,无缘入围。
省级招标“质量”指标排在最后
就目前来看,全国各省基本都已经开展了基本药物省一级招标采购,除了必要的资格证照等材料之外,价格基本已成为决定入围与否的最终条件。记者从部分已招标的省市了解到,不少地区的招标书中都明确规定,总分100分的情况下,药品价格60分,企业规模15分,销售服务15分,排在最后的是药品质量,仅仅有10分。
药品价格是否符合上限标准成为主要参考,而质量水准却不被问津。有业内人士称,“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虽然要用低价保障覆盖,但价格和质量的权重也差得太离谱了。”
与国家主管部门所理解的,省级招标中单纯从价格因素进行选择不同的是,记者采访的不少药企反映,其实低价竞争并不是 最 大 的 困扰,最大的弊端来自评判机制的不成熟。
一家不愿意披露企业名称的企业说,他们在其他省份的招投标中,也遇到了招标者弃低价药取高价药的怪事,被阻拦在门外。
为何会有这些怪现象呢?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国家三令五申打击药价虚高的情况下,一些药品因为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有些药企选择停止生产,或者变换包装和药名重新定价,这种“伪新药”充斥一些省份的招投标中(更多新闻来源E路有你)。
记者从某省挂网的议价品种中看到,99%为改剂型规格的“伪新药”,这些“新药”高价中标入围,比如北方某药厂的复方甘草酸胶囊,1.4元/粒,仅仅从片剂改为胶囊,价格比进口的还贵,进口药一片才1.26元。
如此情形下,强势企业以“伪新药”身份打着“优质优价”的旗号,而实力并不雄厚的一些中小药企不得不“降价求存”。
“药品质量得不到提升,‘换汤不换药’,而价格却“驴打滚”,国家针对此事在新年伊始提出价格和质量均衡的警告,是必然的一步。”分析者说。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