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0/6/29 0:00:00 来源:
未知
近日,有媒体称,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至少有三十多种药品突击涨价。国家发改委为此决定,紧急启动新近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核定。
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企业将可销量大增,若按常理药价本应有所下降,而今实际情况却正相反,此种销量越大、价格越高,以及此前更为泛滥的价格越高、销量越大的离奇现象,只能说明市场存在严重扭曲,靠垄断特权支撑超额利润的现象长期存在。
矫正扭曲首先需要找准病根。药价虚高虽然看似企业主导,但其本身并不具备定价能力,原因在于我国制药企业数量众多,生产结构大量雷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近5000家制药厂中,中小企业占三分之二以上,全行业设备利用率不足一半。近乎必然,这种小而散的行业格局决定了制药企业非但无法攫取超额利润,真实情况反而是不无辛酸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位列全国十二大工业行业倒数第二。
真正有动力并且有能力推动药价非正常上涨的“幕后真凶”是医院。专就动力而论,在“以药养医”体制下,目前财政投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已经降至10%以下,与此同时,因传统体制惯性使然,直接体现医生人力资本的医疗服务价格始终大大低于实际价值,因此,任何不甘自我淘汰的公立医院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只能是操控在自己手中的药品零售。
原本作为无奈之举的“以药养医”选择性的健忘了两个重要事实,具体来说就是:其一,医疗行业先天具有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极为显著的信息不对称、极为刚性的需求价格弹性,以及最小经济规模所导致的自然垄断,等等;其二,我国医疗行业后天形成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由行业管制所维持的公立医院一统天下,以及由公费医疗定点制度所形成的市场分割。
先天形成的自然垄断加上后天形成的行政垄断,公立医院轻易成为了药品市场通吃一切的双向垄断者。一方面,由于一手掌握占药品零售额80%以上的处方药销售,公立医院相对药品生产企业与批发企业居买方垄断地位,其结果就是药价构成中医院加医生所得占比高达30%~70%;另一方面,由于一手掌握处方药的开方权,以及公费医疗的定点资格,公立医院相对患者居卖方垄断地位,其结果就是供给诱导需求(也就是俗称的“大处方”现象)肆无忌惮。
制度扭曲只能通过制度纠偏来矫正。在此之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行政规制要么事倍功半,要么南辕北辙。譬如说,规定药品销售过程中医院进销差价率(毛利率)不得超过15%,其结果却反而促使医院更偏好高价药;再譬如说,规定同一品种药物选取三个中标厂家,其结果却反而方便医院祛优择劣。
改革需求强弱决定改革力度大小。眼下,以药价虚高为主因的“看病贵”已经成为殷殷民意高度贯注的民生焦点,由此,下一步的改革应该并且必然倒逼至问题产生的源头。我们认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放松行业准入、调整服务收费等手段,纠缠不清的医、药困局终能在市场回归的过程中,逐步趟出一条造福于民的通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