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以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
药品将实现同城同价。政府已屡次“出手”降低药价,虽然对这股药价虚火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但也有人指出,降药价导致了一些低价药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些既便宜又管用的‘小药’越来越少了,无论在医院药房还是零售药店都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一位网友在微博中说道。
网络上关于低价药、廉价药短缺的报道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破解低价药消失之谜的深度剖析,总结起来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原因:医生不愿用、药企不愿产、药店不愿卖。为了弄清低价药目前的真实处境,探明它们“消失”的真正原因,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一番调查。
近几年,“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单就“看病贵”这一条来说,药价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今看个小感冒都要花上一两百块钱”,类似的“抱怨”比比皆是。记者在走访一家三甲医院时碰到了前去看感冒的王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只是有点嗓子疼、流鼻涕,这两天感觉症状有点加重了,怕真的发起烧来,赶紧到医院让医生开点药,把症状压下去。”
记者看到,医生对王女士的诊断结果是“上呼吸道感染”,一共给她开了三种药,分别是红霉素肠溶胶囊2盒、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2盒、清开灵胶囊3盒,三种药的总价是162.18元。王女士表示,由于她的药费目前还没到医保起付线,这一百多块钱也只能自己掏了,“确实有点儿贵。”王女士说。
记者随后查询了该医院的药品价格,发现医生给王女士开的药每种单价都在20元以上。多年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一直被认为是医院药价居高不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有评论指出“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医院依然需要靠卖药而不是‘出售技术’来赚钱,以保证经营目标和合理利润。”
记者从一家三甲医院药房工作人员那里打听到,的确存在一些医生不愿意开的低价药。这位工作人员为记者列了一个不完全低价药清单,包括维C银翘片、黄连素、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以及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类低价消炎药等,这些药的市场价几乎都超不过10元。当记者问道,医生不愿意开这些药是否是因为利润太低?这位工作人员回答“有这个可能。”
质疑二:药企不愿产?
药企不愿生产低价药被认为是低价药被“退市”的另一个原因。综合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报道,记者归纳,所谓药企不愿生产大概基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医院。有报道指出,根据国家规定,医院可在购进药价之上最高加价15%卖给患者,由于一些廉价药利润低,因而医院会考虑进价格更高的药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绝对利润。这也就造成廉价药被生产出来后没有市场。
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于同行的恶性竞争。一些中小药企往往在
招标过程中过分压低药价,甚至以牺牲药品质量为代价,报出远低于药品成本的价格,导致大型主流药企退出竞争,无法将其生产的一些低价基本用药推向市场。而中小药企一旦竞标成功后,又无法保量供应,往往只生产一段时间,就不再供应该种低价药,最终的结果就是低价药短缺。
从事
医药代理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就他了解,竞标过程中的恶性竞争确实存在。“但医院进什么药并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想进贵的就进贵的,医院一般都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进什么药,前提是要根据医院对药品的需要,这其中既有便宜的,也有贵的。”王先生补充说,有些医院不进某些低价药,是因为这些药的副作用比治疗作用更大,已经被市场淘汰掉了。从药企方面来说,也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像一些便宜的、利润低的药,有些药企就不生产了。
质疑三:药店不愿卖?
针对很多人反映在药店难以买到低价药的现象,记者也前往药店,以买感冒药为由进行了调查。记者主要询问的感冒药分别是维C银翘片、感冒通和速效伤风胶囊,这三种感冒药的售价都在几块钱左右,属于廉价感冒药。
在崇文门一家大型连锁药店里,记者表示想要买感冒药,店员一边询问记者有什么症状,一边从柜台里拿出一盒药,并介绍“这种感冒药效果比较好”。记者看到,店员推荐的这种药售价在18元左右。
当记者询问是否有维C银翘片、感冒通和速效伤风胶囊时,店员表示这些药都有,并指向靠近里面一点的柜台说:“感冒通就在那边。维C银翘也有,2块钱一袋。”随后,店员拿出一盒氨咖黄敏胶囊,对记者说:“这就是原来的速效伤风胶囊。”在另一家大型连锁药店,记者调查的结果是感冒通、维C银翘片都有售,但没有速效伤风胶囊。
对于一些报道中提到的店员会把低价药藏在货架不起眼的位置,记者在这家药店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低价药大多被放在了背向入口的货架上,且是靠近中下层的位置,但如果仔细找的话,也很容易找到。在货架上,记者还看到了乳酶生、人丹等超级便宜的老药。而在一家不知名的小药店,记者被告知只有维C银翘片,感冒通和速效伤风胶囊都没有。
走访一圈下来,记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所谓“在药店难以买到低价药”的说法过于绝对,在一些药店里的确存在某些低价药短缺的现象,但是通过调查,记者也发现,即便是在大型三甲医院里,我们印象中的那些低价小药也会有短缺。在这方面,公立医院其实可以和药店形成互补,医院里没有的药,可以到药店里去找找。药店里没有的则可以去医院“碰碰运气”,但这只限于一些大型连锁药店,小药店由于运营成本等问题,通常不会进太多低价药。此外,如果去药店购买某种低价药,最好还是询问店员,因为他们不会主动推荐几元钱的药,当然,如果店里有,店员一般也不会装作没有。
■解读
低价药短缺存在,但不普遍
一方面是百姓普遍反映药价虚高,低价药难觅,另一方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购买低价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舆论和现实的“两极分化”?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价格协会副秘书长赵振东。
中国价格协会曾在2007年做过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廉价短缺药品价格调查,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进行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短缺药品价格调查。赵副秘书长告诉记者,之所以进行这次调查是受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委托。“此前,药价虚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降低药价,然而,随着药品降价和价格调整,2005年到2006年,新闻媒体、人大代表陆陆续续都在反映市场上有些廉价药不见了。为了弄清究竟有多少种药品短缺,什么药短缺以及短缺是否是由于降价导致的等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委托我们做了这次调查,希望给大众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回答。”
这次调查从2007年2月开始至10月左右结束,历时近大半年时间。汇总出短缺药品共计284种。之后,调查小组深入全国最大的两个药品集散中心——湖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和安徽太和药品市场对这284种药的经销情况逐一核对,发现真正短缺的药只有20种左右,其中廉价药仅有3种。这个数字和人们对低价药短缺的普遍感受相差悬殊。
“有些药医院没有,并不等于这药没生产,在市场上没有流通。”赵副秘书长说。他解释,一些药是因为
疾病变化和科技进步自然被淘汰掉了。一些药是由于某一地区发病率少因而没有被列入该地区的常备药。赵副秘书长总结道,造成药品短缺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从药品本身来说,生产技术水平限制、毒副作用大以及生产工艺特殊都会造成药品短缺。从社会因素来说,降价的确是导致某些药品消失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在药品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对药品价格调整滞后,对一些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药品,
企业无法消化增加的生产成本是造成廉价药品短缺的因素之一。这份调查报告中也指出,“以药养医”体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完善、药品储备制度不完善等都是造成廉价药短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