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3/22 0:00:00 来源:
未知
圆领旗袍、立体圆扣、龙凤图案,在今年众多“两会”代表委员中,全国人大代表、葵花药业总裁关彦斌正统的满族服饰尤为抢眼。
作为医药行业的代表,关彦斌既担负着为医药企业说话的责任,因此积极参加“两会”期间关于医药产业发展的讨论;但作为满族人,他又是满族人民的代表,所以他又“非主流”地提出了“保护和开发满族文化,建设和谐龙江和文化龙江”的议案。
敢干,以果断的方式
关彦斌,在早期的戎马生涯中历练出了坚毅的品格,1979年开始脱离机关,下海经商,自始,他的创业热情便一发不可收。
从关彦斌曾经和媒体的一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关彦斌天生就属于实业派,他和其他所有实业家一样,踏实、敢干,对实业兴家有着狂热的爱。“您认为您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我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您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实业。”“您本身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果断。”
1998年,葵花药业的前身原国有五常制药厂负债3000多万元,濒临破产,关彦斌看准时机,将其接手,并进行改制,尽管是烂摊子一个,但他却获得了一个可以大干一场的平台。
接手后,关彦斌定下了在外人看来无法实现的目标:改制前3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递增300%。很快,3年期至,关彦斌将该指标变成了现实,但随即新的问题又如约而至。建厂30多年从未更新的厂房与装备,很快就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关彦斌带领他的团队,再次果断决定:筹资近亿元,全面实施GMP改造项目。所幸,当年10月,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首批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项目,给予国债贴息。
2003年4月,全厂GMP达标,通过国家验收,葵花的产能也实现了超常规的飞跃式突破。13年前的一个小厂,也终于发展成为了现在的拥有10家子公司、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关彦斌果断的最好证明就是他平时的说话方式,在他的日常用语中,他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好”与“不好”。多次果敢的排兵布阵,每每在市场上收获的成功都证实了他独到的判断力。在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后,2008年关彦斌再次给自己和他的企业定下了新的目标:“5年30亿,10年100亿”战略发展规划,到2013年,集团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建造一个规模百亿元的医药王国。
实干,以忠诚的方式
果断敢拼的实业家精神,让关彦斌对市场风云变幻的把握,颇为自信,但毕竟是塑料行业出身,13年前的他,还是医药行业的门外汉,因此在他的创业生涯中,对忠心于他的人才,关彦斌尤为渴望。
“最看中朋友的特点是真诚;最不喜欢别人的特点是欺骗;最喜欢下属的品质是忠诚。”这些看法一直贯穿在关彦斌的用人信条上,对于给予过他帮助的,忠诚于他的,他都一一铭记。他坦言,最不喜欢自己身上的缺点就是,“过于人情化,过于性情化”。所有的这一切,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都能得到印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关彦斌最为信奉的座右铭。他相信只要肯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其最担心的是人的问题,总在思考该以何种方式吸引适合的人才忠心地为自己服务。
这些问题可以在他最早创立的游击战的销售方式中找到答案。
关彦斌的游击营销战略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推广和执行的人都是非常忠诚于其,这支队伍的最大特点是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在一些营销专家建议下,关彦斌曾经试过将其营销队伍年轻化,将主力骨干全部留给年轻的上,但很快这种做法就被证明失败了,虽然年轻人有的是干劲,但未必肯长期忠于一个岗位上,这对正处于壮大期的葵花显然不适用。
于是,关彦斌不得不重新启用原来的老员工,因为他们对企业有着特殊的感情,经历几个年头的实干,原有的老员工大多成为了地区销售经理。葵花药业的主打品种葵花护肝片的销量也实现了突破式进展。而这一点,在关彦斌日后的用人策略上也尤为明显。
关彦斌看产业
记者:随着老龄化进程加深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医药产业将迎来大内需年代,作为中药企业,您如何理解这一说法,大内需对中药产业的影响将有何具体体现?
关彦斌: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是机遇,属于利好的一面。一是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扩大老年人群对药品的需求,而中药更适合中国人的用药文化。二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国家对医保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药品市场的规模将大大提高,有专家预测,2~3年内全国药品市场的规模将扩大1000亿元左右,这1000亿元将有30%~40%中药的份额。三是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意识的觉醒以及化学合成药物的副作用和抗药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慢性病治疗中,中医药的独到优势将更为明显,这些都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展现了良好的预期和前景。
其次是挑战,也就是利空的一面。由于市场的潜力可观,诸多跨国制药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迄今,世界25强跨国大制药公司中已有20家在我国站稳脚跟,100多个国家、50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的药物已获准在我国销售,而且随着加入WTO时间的增长,进口药品的品种、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多。而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由于生产标准不完善,与通行的国际标准接轨尚有很大距离,致使其发展不尽人意:中国在世界中药国际贸易额中仅占4%的份额。国内市场出现了来势强劲的洋中药冲击大潮。洋中药在我国申请专利,以期利用知识产权的武器进攻中药领地,目前,外国在中国申请的中药专利已多达1万多项,占中药专利总数的80%以上。外资和合资的中药制造企业也日渐增多,前年韩国已将牛黄清心丸升级改造后返销中国市场,所有的挑战都在逼近。
记者:在不少企业身上都可看到全产业链的影子,九州通、南京医药等还跨界涉足中药;而对于葵花,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如何规划?
关彦斌:我们所说的世界经济多元化,不单单是主体的多元化、地域的多元化、产品的多元化、产业的多元化,还应该包括经营模式的多元化。是不是全产业链就先进、就有优势,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我们企业“十二五”期间主要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立足于发挥和挖掘企业现有优势的潜力,把品种壮大成品类,在消化、儿科、妇科等领域培育出领军品种,靠这些品种的升华裂变,将“葵花”培育壮大。
记者:去年中药材几乎全线“通胀”,很多流通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也被暴露出来,如:药材的规范种植问题、源头的质量监管问题、药材价格无序、供求关系不稳等。由此,对于中药材流通的“十二五”规划,您有何具体建议?
关彦斌:由于原材料大幅度涨价,游资疯狂炒作,由此连锁引发的劣质药材、假药材等现象,不仅令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还给企业增加了非正常工艺成本,更加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中药材是制药产业的第一车间,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出发,从保护祖国的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建立完善有序的从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到中药生产、销售的广义的大中药市场。或者取消限价,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或者管住价格,同时建立国家对中药产业的保护和补偿机制,使中药企业仍能在国家限价的情况下参与平等竞争而且有利可图。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要健全工艺质量标准,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同时,要加紧推行药材生产的GAP规范和批准文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