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不同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在不同医院也出现了同种药品价格相差3.4倍的情况。这让买药的市民感到有些不解和气愤。这位南京市民将他在两家医院的用药收据上网“晒”了出来。记者在采访相关部门后获悉,这两种药价竟然都是“合乎规定”的。市民由此质疑,药品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两家医院
药价相差3.4倍
前后相差一个月,南京一位市民在两家不同的医院相同品牌、厂家、规格的药,价格却相差3.4倍。
这位市民3月9日在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开了一盒氯雷他定片,里面就6个小白颗粒的药,每颗10毫克,价格是3.9元,算下来平均每颗药是6毛5分钱。
可是这位市民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便宜的药居然在其他医院会“发威”。
3月31日,这位市民的家人在家门口的小医院仁康医院同样也开了一盒氯雷他定片,回家比对一下价格后,一家人感到有些气愤,在仁康医院开的氯雷他定片居然是17.2元,是3.9元的4.4倍。现在一颗药都要赶上一盒药了。
猜想是不是不同厂家的药呢?于是他们仔细对比,结果完全一样,厂家,批号,生产日期,截止日期,条形码,什么都是一样的,最后才发现唯一不同的就是盒子侧面颜色深浅有点区别。
经过记者核实,这位市民所用的氯雷他定片是江苏黄河药业生产的。为何这同种药差别这么大?而在黄河药业的网站上,记者也看到氯雷他定片的零售价是17.20元。
调查
一种药两身份,两种药价都“合法”
南京市物价局经过查询发现,这种规格的氯雷他定片,属于政府定价药物,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为17.2元。而在江苏省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里,恰好也有这种产自黄河药业的氯雷他定片,定价为4.6元。物价人员表示,这种药物不属于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目录,而是江苏省结合实际增补的292种基本药物之一。
基本药物制度的药物价格,原则是既要让老百姓买得起,又不至于让药企亏本。那政府定价的最高零售限价为何高达17.2元?
差价:研发费用预留
“这其中因素比较复杂。”一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药品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料花销、管理成本、营销成本和研发成本。其中,研发成本较大。在国内,药企自行研发的原研药数目较少,大部分药企出不起购买国外原研药配方的专利费用,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去自行研发药物,因此药企就根据模仿原研药的成分,制作出“仿制药”。虽然治疗效果没有原研药那么好,但基本效果还是有的。
“仿制药”与真正的原研药相比省去了大量的成本。但国家在制定药物最高零售限价时,还是要把
企业的研发成本考虑进去,鼓励药企自行研发药物,“如果不考虑研发成本,对药企的长远发展更不利”。
差价:中间环节分食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这样一盒氯雷他定片,基本药物目录与政府定价之间有如此大的差额。这12.6元的差额,其实是作为药企的研发成本预留的。实际上,由于国内药企往往缺失了“研发”环节,同时竞争激烈,为了能加大销量,药企的出厂价往往被压得较低,这丰厚的“蛋糕”往往被“拱手送人”。“送”给了谁?这名人士透露,除去中间商,
医院占了一部分,某些“个人”(指给医生回扣)也占了一部分。
基于这种现状,国家和省政府出台基本药物目录,干脆刨除了这份“研发利润”,因此一些药物的价格与政府定价相比优惠了许多,出现12.6元的差价也就不奇怪了,“这种情况是有点不合理,但合法。”
而有医院卖出了3.9元的低价,甚至比基本药物目录还便宜,有可能是这家医院本身
招标到了特别便宜的价格,也肯让利给老百姓。这名人士同时认为,虽然同样的药物在两家医院卖出了这么大的差价,但并不具有代表性,“卖3.9元的医院其他药未必便宜,卖17.2元的医院其他药未必贵。”(作者:沈晓伟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