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4/12 0:00:00 来源:
未知
“在多个专利药集体到期,以及研发成本渐涨、新药审批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制药大鳄纷纷侧身加码新兴医药市场,以期弥补部分专利药丧失市场排他性后的利润损失,并顺便咬掉新兴市场这块新蛋糕上的奶油。”先后在多家跨国制药企业担任过高层管理工作的杨伟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近几天跨国药企的新动作做了生动的描绘。
辉瑞公司4月5日宣布,将以23.8亿美元出售其胶囊制造公司,同时下调今明两年的预期盈利目标。同日,勃林格殷格翰表示,将相当于处方药业务销售额24%的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而此前几天,拜耳医药将全球普药业务总部从德国迁至北京。记者了解到,这些举措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诉求点:希冀在新兴
药品市场挖掘新的“利润池”。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些企业的现实命题。
供应链“下沉”
在全球制药行业,跨国药企的江湖从来不缺少新故事。
同在4月5日,默沙东公司发出了收购眼科药物开发商ISPH公司的要约,预计交易总价值达4.3亿美元。据悉,对上述公司的收购目的在于扩大其眼科药物业务在新兴市场的份额。相比之下,勃林格殷格翰显得更紧迫,由于专利到期将带来约14亿欧元的销售损失,增加对新兴市场的投入与开发,尤其是中国、巴西和俄罗斯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拜耳亦在中国启动了区域化结构新战略,形成了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大区域中心,计划将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普药下沉到基层。
而这些事件并非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某跨国药企中国区事业部刘姓总监告诉记者:“向新兴市场渗透,前些年大家就有共识。比如辉瑞授权印度Nicholas公司生产上百只产品,并给予Aurobindo公司60只药品在超过70个新兴市场的销售权等;而在中国,礼来战略投资糖尿病研发中心的工作已经启动,为进入中国基层市场提供支撑。而几个月前,赛诺菲安万特在华以5.2亿美元收购了美华太阳石,正式将触角伸到三线城市及广阔的农村市场,其中深意均在于现实需求。也正因如此,OEM和CRO正在改变新兴市场
医药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
然而,在这个多事的江湖背后却另有玄机。
杨伟强表示,“全球化竞争带来了医药产业的重新分工定位,目前节约成本、分散风险和提高效率是这些大佬们持续发展的现实之惑。不过,给即将到期的专利药转普药铺路,它们刻意区别了常规做普药市场的特性。”
记者了解到,2010年,拜耳公司在亚太、拉美、非洲及中东地区业务大幅扩张。相反,欧美的销售额则有所下降。像如此境况的不仅仅只有拜耳。据IMS数据显示,近几年,全球排名前10位的药企在欧美市场的份额相继出现了6%~8%的下滑,未来5年,其市场占有率将从38%降至35%,而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新兴市场的份额则由7%升至12%。
分析跨国药企的拓展路径不难看出,“重磅炸弹”到期、非专利药上市品种增多、支付方影响力增强等因素令其神经绷紧。对此,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俞雄在上届全国药交会上就断言:“面临专利悬崖,跨国
企业压力很大,比如GSK在2009~2012年失去专利保护的产品就有8只,占其专利产品的37.7%,此后有专利保护的仅剩6只,占11.5%。为了缓解利润下滑的压力,必须加强新兴市场的开发。”
针对这种现状,中国医保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认为:“当前跨国药企正经受着可持续发展的考验。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的低成本生产与成熟市场的高端经营业务会形成强劲的融合冲动。”
“蓝海”泛红
据IMS数据显示,新兴药品市场2011年预计将会增长15%~17%,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00亿美元,而2014年前,将近250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保护,且到2013年,新兴市场对全球药品销售增长的奉献有望达到48%。专家认为,一个新的“药市蓝海”已经形成。
而这一切早已被嗅觉灵敏的跨国药企所察觉。赛诺菲从2009年开始先后斥巨资在中国新建胰岛素、心血管药物、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收购了巴西的Medley和墨西哥的Kendrick,从而使得这一法国制药巨头成为中国以及拉美市场的佼佼者。
与此类似的还有,辉瑞以680亿美元收购惠氏后,建立了一个新兴市场部门,作为其新兴市场发展策略和成熟产品策略的一部分。同年,GSK与南非制药公司Aspen合作,进军非洲、中东、亚太和拉丁美洲市场。前不久,诺华收购了中国疫苗企业浙江天元,目的是加强其疫苗组合和产品线,默沙东在华通过“自建+并购”实现本地生产。“种种迹象表明,跨国药企在新兴市场正在从原先的处方药销售转向战略性布局医药全产业链。这一方面是迫于产品专利到期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更可能是为开拓广阔的新兴低端市场做准备。”杨伟强说。
对此,许铭将跨国药企进军新兴市场归纳或“二步一策略”。第一步是继续保持原研药的核心优势,确保市场份额;第二步是重视仿制药领域,抢占普药市场;而新的市场策略是嫁接资源,将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资源嫁接,这一思路在近两年日渐清晰。
事实上,随着新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跨国药企正努力实现差异化。俞雄表示,跨国药企体现了各自的专业性。比如GSK,其策略就是加码仿制药领域,构建仿制药、疫苗、保健品联合防线,并削减产品研发线,停止了抗抑郁和镇痛药等的研究,焦点转移到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细胞炎症领域。而拜耳则更注重组合治疗,在中国,其选择了在成熟性的产品糖尿病治疗药物和
高血压药物进行投资。另一策略是围绕产品组合培育新兴市场当地消费者的忠诚度。”
不过,记者在观察近来跨国药企的增资行为时发现,他们挺进新兴市场的行动更为谨慎。毕竟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不一样,其投资回报难料,又面临降价的风险,药品价格比较低廉,这些都引起跨国药企的担心。
有种趋势值得注意,就是研发型药企开始进入仿制药领域,以期望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抑或是补充产品线或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在新兴市场,产品、品牌、市场份额及销售渠道同样被它们看重。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一员,更应在研发能力、管理水平、硬件设施和国际
标准方面进行高端学习。”许铭认为。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