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5/12 0:00:00 来源:
未知
未来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是什么?是癌症还是心脑血管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疾患是精神疾病。日前,在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有专家指出,面对来势汹汹的精神疾患,中医药大有可为。
患病率高但就诊率低
2009年,流行歌手陈琳因患抑郁症自杀身亡,曾引起人们对抑郁症的强烈关注。近年来,由精神因素导致的自杀、他杀事件不断。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在我国,精神障碍排在疾病总负担的首位,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唤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有关专家表示,由于经济社会急剧变化,巨大的心理震荡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已成为我国威胁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
在各类精神疾患中,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人群非常广泛的精神障碍,全球约有3.4亿人口曾经或者正在承受着抑郁症的困扰。在我国,成年居民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在所有自杀者中,40%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罹患慢性病的比例也高于一般人群。
但是,因害怕被周围的人看成“另类”,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对诊疗并不积极。以抑郁症为例,轻度心理障碍的治疗率仅为8.3%,重性抑郁障碍的门诊治疗复发率则高达40%;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中,59%就诊于非精神专科。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就诊率较低有效率不高,但脱落率和复发率较高。
中医药综合干预作用独特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在奥运会医疗保障中心建立了中医心理诊室,尝试在奥运会医疗保障中采用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帮助运动员减压。特殊的诊室曾让国外参观者和求助者络绎不绝。
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汪卫东表示,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的土壤,又汲取了现代西方文化和临床心理学的养分,具有浓厚的中西医结合色彩,在现代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曾对“情志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心理、精神疾病)有过记载。在与此类疾病的斗争过程中,中医形成了形神一体观、五脏情志论、心主神明论等治疗心理疾病的核心理论。
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科主任虢周科教授认为,中医心理学具有独特的本土文化优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院进行的一项研究,对比了中医综合干预疗法与西药及认知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为期两年的临床观察表明,中医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抑郁情绪,降低症状反复率,其效果优于西药及认知疗法。而认知疗法加中药治疗对防止抑郁症复发作用积极。
虢周科表示,现实迫切需要中医加入到心理疾病的治疗当中,但我国的中医精神疾病治疗模式还在探索中,还存在症状描述不清、诊断不确定、治疗方法单一甚至杂乱、疗效不稳定等问题。他认为,临床是中医心理学的根基,从临床实践带动理论升华和技术革新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链接一
喜怒哀乐中药可调
会上,中医心理养生专家吴中云推荐了12种由《内经》等中医经典归纳而来的中医心理养生保健法。
提高品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品德修养,并且认为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是心理养生的要义。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有利于长寿,如孔子所说“仁者寿”。
顺时调神 顺应四季变化,在生活起居中注意调整自己的精神情志,这在中医心理养生中被称为顷时调神。春天人们容易倦怠,即“春困”。但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们要顺应自然,心理调养的重点要放在“生”上,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使肝气顺达,可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悦纳自我 就是欣然接受自己。摆脱攀比心理,多从积极的角度认识自我。《内经》在讲养生之道时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其中,“高下不相慕”就是不必羡慕别人、摆脱攀比心理。
节制欲求 指节制过度的欲求。《内经》倡导“志闲而少欲”,要人们保持较为超脱的心态,不为物欲所扰。
调节情绪 中医心理养生很重视情志的调节。人们如果善于调节情志,使情志抒发适度,就不会有损于心神。但如果七情过激,会使脏腑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相关疾病。调节情绪的方法包括恬淡心态、梳理心结、感受快乐、宣泄法、移神法等。
清静养神 即维护心境的稳定与安宁。《内经》主张的清静养神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病养生方法,具体方法包括改变环境法、静坐法、散步法等。
培养和协调意志品质 《内经》说,保持意志的和谐,精神就能够专注,心理活动正常而不致涣散,就不会因为外界刺激而产生懊悔或愤怒,这样就可以使五脏免于遭受邪气的侵害。
陶冶气质 即《内经》所说的“节阴阳”。气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秉性。气质具有稳定而不易改变的特点。但是,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发生某些变化的。每个人都可以尽量发挥自己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陶冶气质。
涵养性格 性格过于刚强的人易于怒火焚心,性格过于柔弱的人则易于忍气吞声。调节性格中的刚与柔,使刚柔相济,对于心理养生是颇为有益的。《内经》倡导人们要善于团结人、具有亲和力,要助人为乐、愿意成全别人,虽地位尊贵但要为人谦逊,这既是倡导人们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倡导人们培养良好的性格。
饮食养生 根据中医文献的记载,有数十种食物有心神保健的作用,包括芝麻、大枣、核桃等。就餐中和就餐后要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愉快的情绪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还可以增进食欲。
运动养生 中医心理养生主张清静养神,同时也很重视运动在养生中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心静体动”。中医将养神与养身联系在一起,不仅主张通过“养神”来“养形”,而且提倡通过“动形”以“怡神”。常见的运动养生法方法有气功、导引、舞蹈、散步等。
音乐养生 中医经典用“天人合一”的理念来阐释人与音乐的关系。《灵枢》中指出了五音六律与人体脏腑的相互关联。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治疗作用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链接二
古代中医心理疗法趣闻
中医心理疗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千百年流传下来许多诊疗奇闻佳话。
激怒疗法 传说战国时代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第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用粗野之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就好了。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方法,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给我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
逗笑疗法 清代有一位巡按患有精神抑郁症,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大人听了捧腹大笑,认为这是个连男女都分不清的糊涂医生,此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然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巡按大人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痛苦疗法 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第三年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其务农的父亲高兴得连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请某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李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谏的父亲听到噩耗后,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的症状也就止住了。不久,御医又派人告诉李的父亲说:“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亲听了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10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从心理医学上讲,此所谓相反疗法。
怡悦疗法 传说古代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在民众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思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张子和听后,让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令病人心情愉悦。病人一高兴,病就减轻了。接着,张子和又叫病人家属请来两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病人看着看着,也跟着不知不觉地吃起来。就这样,利用怡悦引导之法,使病人心情逐渐平和稳定,最后终于不药而愈。
羞耻疗法 羞耻是人的本能,中医利用人的这一本能,治疗一些疑难怪症,都收到了神奇的意外效果。传说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再也不能下来,吃药治疗皆无效果。医生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装要解开这位女子的腰带为她做针灸治疗。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惊呆了,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去掩护,急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复原。这是中医采取“围魏救赵”计谋的心理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