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5/28 0:00:00 来源:
未知
对照“两个率先”的新内涵新标准,泰州结合实际,谋划长远,提出产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灵魂。未来10年,是泰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通过产业现代化带动城市现代化,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力争在全省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中有作为、多贡献。
“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泰州”。这是泰州结合实际为“两个率先”注入的新内涵新要求,也是“十二五”期间泰州发展的突出主题。泰州市委书记张雷在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泰州有“两大任务”,一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二是成功走出一条具有泰州特色和优势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在全省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中多做贡献,泰州有责任有条件,更有信心有决心。
双轮驱动,在“两个率先”大局中找准位置
“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泰州的着力点在哪里?开辟“两个率先”实践的新境界,泰州的突破口又在哪里?省委全会之后,泰州立即召开贯彻落实大会,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学习大潮、实践大潮。
泰州干群的一项共识是,今后5年推进的“两个率先”,标准更高,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全面,具体到各地,首要之举就是在这个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谋划思路举措。4月22日,泰州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明确,市领导组成“8+1”课题组,全方位展开调研——“8”就是“对表”省委提出的“八项工程”,“1”就是泰州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对省衔接以及具体时序要求。
“向‘第二个率先’迈进,我们既面临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利条件,也面临宏观局势复杂多变、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分析认为,从泰州建市晚、底子薄,特别是开放型经济长期滞后的实际出发,实现“两个率先”的着力点在于“补课开放”,突破口就是“拥抱创新”,努力走出具有泰州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方向明确之后,路径选择至关重要。“苏中崛起”是全省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决策,而泰州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不具备经济先发优势,无论是“跟风”发展新兴产业,还是坐等苏南产业转移,都走不通。只有着眼长远,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新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产业现代化带动城市现代化,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全省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中有作为、多贡献。
构建产业的战略优势,泰州志在必得。“十二五”期间,泰州将着力打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三个“千亿级”的全新产业板块,超过泰州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构建起未来发展新的战略优势。
转型升级,构建“1+3+N”现代产业体系
5月16日,全国第二大制药企业——石药集团南方地区营运中心及国际高端制剂制造物流基地,在泰州医药高新区启动建设。
建设泰州医药高新区,打造中国医药城,是我省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石药集团的“加盟”,正是中国医药城进入产业集聚爆发期的一个缩影。而医药城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又是泰州构建“1+3+N”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推进“两个率先”,对泰州而言,重中之重就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即做大做强装备制造这一传统优势产业,“3+N”就是打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和若干新兴产品集群。
既是科技创新平台,又是转型升级主战场。泰州医药高新区目前已吸引5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进驻,400多家知名药企落户,4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形成“全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产业高地;以电子信息产业领衔的出口加工区,已吸引以台湾纬创为代表的一批台资“巨无霸”项目落户;在以中盛光电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园里,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第三代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迅速转化。
新兴产业强势布局,勾勒出泰州转型升级的美好前景。传统装备制造业通过国际合作、高位嫁接迅速得以提升。靖江一季度船舶出口额超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6.6倍。今年5月,国内首家涉足船用低速柴油机行业的靖江安泰动力公司,与新世纪造船公司签订了MAN 5S60MC主机供货合同,这标志着泰州造船从此有了地产“心脏”。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事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是泰州再创黄金发展期的必然选择。”在泰州人看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照搬苏南固有模式,而是要扎扎实实做环境、做平台、做功能,通过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打造产业特色和结构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瞄准“五个更”,产业、城市和人一同跃升
“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对照省委“两个率先”的要求,泰州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更加注重民生幸福,实现产业、城市和人的同步跃升。
今年是泰州沿江港口实现吞吐量超过亿吨的决胜之年。与港口建设一样,泰州城市基础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明显标志就是,继江阴大桥之后,泰州大桥明年将建成启用,而泰州也将由原本的“交通末梢”变为拥有两条过江通道的“区域枢纽”。
交通基础设施的大投入,直接拉动了泰州的城市升级。刚刚落成的万达广场,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泰州市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城市综合体。泰州城河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河之一,市里投入近20亿元在这里建成国家4A级凤城河景区,叫响了“水天堂、夜游城”的品牌。“十二五”期间,泰州将进一步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下辖4个县级市的城区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改善百姓生活、提升环境品质。
文化中心、规划展示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一大批文化设施的兴建,在“补课”泰州城市功能的同时,也推进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这几年,泰州开工建设的十大公共文化设施工程,项目之多、投资之巨,均创历史之最。泰州大剧院建成以来,以前要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能欣赏的芭蕾舞、交响乐,如今“搬”到了泰州市民家门口。
与产业和城市一起跃升的,还有潜移默化中提升的泰州人。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等,成为泰州承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泰州医药城集聚人口规模将达20万人。5月8日,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同2000年相比,泰州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379人上升为7009人。(刘宏奇 顾介铸 王世停 赵晓勇 孟国平 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