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6/1 0:00:00 来源:
未知
“中国非处方药(OTC)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5月26日,在由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举办的主题为“品牌打造——前景在握”的第八届中国自我药疗年会上,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总干事David Webber博士这样说道。几乎与此同时,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强调,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下,由于缺乏在全球市场中叫得响的OTC品牌,我国OTC产业急需突破品牌瓶颈。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所谓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药监部门审定批准后,不需要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开具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书即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这类药品大多用于多发病、常见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的自行诊治。
David Webber指出,近年来,全球医疗卫生费用逐年上升,各国政府希望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而老百姓自身也有预防慢性疾病和非传染疾病的需求。在此过程中,OTC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药品市场总值为8800亿美元,其中非处方药市场总值为1020亿美元,占整个药品市场的11.5%。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OTC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来自2010年11月自我药疗产业台北会议的统计研究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OTC销售份额虽然只占全球OTC整体销售的35.2%,但其增长份额却占全球增长的77%。而在整个发展中国家,我国OTC市场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
“中国市场特点显著,如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拥有自己的中草药,市场需求较大,有大量的制药企业,其仿制药产能相对较高等。”David Webber说。
《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发展蓝皮书(2010)》指出,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城镇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演变、各种慢性病增多以及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OTC市场发展迅速;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也进一步推动着我国OTC行业的发展。2000年我国OTC市场规模仅为253亿元,2009年该市场规模已达1209.5亿元,增加了近4倍,年均递增17.2%。预计到2014年,我国OTC市场规模将达1923亿元。
在此次年会上,有个细节值得关注——David Webber正式宣布滇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宇当选为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主席。这也是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的首位华人主席。
“这反映出我国在世界自我药疗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OTC市场,到2020年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OTC市场。市场地位重要,自然需要也会增加我国在世界自我药疗产业中的话语权。”郭振宇强调。
品牌打造成当务之急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OTC产品同时具有普通消费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广告宣传和对消费者进行用药与自我药疗的普及教育对打造OTC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无论是广告还是消费者教育,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坚持。
“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必须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向消费者传达科学的药品信息,以保护消费者用药安全。事实上,品牌是企业就自己产品的安全、质量和可靠性向消费者所做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西安杨森OTC事业部执行总监张波表示。
据张波介绍,为了树立吗丁啉全新的品牌形象,西安杨森围绕着“胃运动、胃健康”,利用传统媒体、视频网络、地面活动等在全国推出了系列教育活动。从电视广告到视频互动,从火车上免费发放“爱胃扑克”到各地义诊、送温暖等活动,该公司投入巨大。
“OTC药讲的就是品牌。在品牌打造过程中,OTC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降价。”中国非处方药协会高级顾问杨伟强直言,非处方药定价是非处方药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药品降价直接影响到OTC品牌打造。企业没有利润的话,就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品牌建设。从长远来说,非处方药应按市场竞争情况自主定价,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此外,2006年3月15日公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24号令)和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和《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企业的产品宣传行为。专业人士指出,24号令对药品通用名、商品名、商标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做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对规范管理中国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客观上对OTC的品牌建设也提出了挑战。
“发达国家的非处方药产品说明书和外包装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外包装上突出商标和患者容易理解的病症描述,让消费者容易看到,容易看懂,从而更容易选择。”有业内人士指出。
不过,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会长Cristopher Combe表示,创新也是打造OTC品牌的重要手段。OTC产品创新并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化合物,而是对产品深度开发,使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获取OTC药品更加便捷,使用OTC药品更为方便,对产品保持较高的忠诚度。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