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7/21 0:00:00 来源:
未知
《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2月14日经
安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在国家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之后,日前由市政府印发安政[2011]26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对“十二五”规划的认识,迅速形成学规划和用规划指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本报今日全文刊发《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飨读者。
《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安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有效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实现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
(一)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1.3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年均增长14.1%;农业增加值达到159.1亿元,年均增长5.1%;工业增加值达到731.8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17.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5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94.7亿元,是“十五”末的3.9倍,年均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5.3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城镇化率达到40.4%,比“十五”末提高7.9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1∶61.7∶26.2。与“十五”末相比,一产下降3.7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增加3.7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达到334.2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8%;优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390万亩,占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的85.5%;畜牧、果蔬、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48.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8.5%,比“十五”末提高11.1个百分点。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等发展态势良好,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9.7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651公里,比“十五”末增加41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60公里;大广、南林、济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段)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林长高速公路(林州段)、石武高铁客运专线(安阳段)、晋豫鲁铁路通道(安阳段)开工建设。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供热管网长度比“十五”末增长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5%,比“十五”末提高52个百分点。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段)建设积极推进,小南海、弓上、双泉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工。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大唐安阳发电厂、安阳灵锐公司等共计60.8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爆破拆除,实施了安林公路两侧综合整治。预计201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五”末减少13.76%,COD减少1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II级标准的天数为315天,达标率86.3%;省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平均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28立方米,比“十五”末减少44.2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9.1%,比“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99平方公里。
(五)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县及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财政、金融、水利、粮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5.7亿美元,五年累计完成70.7亿美元,年均增长16.7%,是“十五”时期的3.1倍;审批外商投资企业67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4.9亿美元,年均增长39.6%;累计引进域外资金118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年均增长41.1%;林州重机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九天化工、贞元集团、顺成煤焦先后在新加坡和美国上市。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预计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我市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实施了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8万人,比“十五”末增加近2万人。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圆满成功,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图书馆博物馆建成开馆,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当选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7.9万人,覆盖率达到9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3万人,覆盖率达到98.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5‰,低于“十一五”规划目标。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9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4.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平方米和32.3平方米,比“十五”末分别增加8平方米和4.5平方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年累计达到5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低于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6.4%,比规划目标高出26.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63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252亿元,增长65%,年均增长10.5%;全市1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了谢延信、周国允、吴新芬、王生英、陈建星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连续两届荣获全省文明城市称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坚持依法治市、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连年被评为完成安全目标优秀城市;“双拥”活动深入开展,第四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产业支撑较弱,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利用外资规模偏小,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健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经验
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无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我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安阳实际的发展路子。“十一五”成就表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定位准、内容实、见效快,在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的发展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破除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体制,把上级精神与我市实际结合起来,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努力探索符合安阳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重调结构、促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步伐。始终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谋划好项目、建设大项目,强力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始终坚持用开放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竞争力。
(五)坚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林业生态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更多的财力、更大的精力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斜,不断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二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市“十二五”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第一节 阶段性特征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人均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6000美元的跨越阶段,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将是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经济发展进入较快增长期。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我市进入了新一轮经济高涨期,2003~2009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4.7%的高速增长。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基础进一步稳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将为我市“十二五”时期较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我市地处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较大,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整体比较适应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攻坚期。长期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和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有限。随着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过于依赖重工业、原材料业等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十二五”时期,我市必须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进入关键期。按照《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我市到2018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把安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在豫北地区构筑起以冶金、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建设交通物流、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商务信息中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任务仍然艰巨,同时周边城市竞相发展,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市只有在经济、社会、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在周边地区形成比较优势,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奠定决定性的基础。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将为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不会扭转,其蕴藏的巨大投资、消费潜力,将为我市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条件。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居民消费结构加快转变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将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契机。
(二)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将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后危机时代可能萌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将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提供难得机遇。我市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科技研发、技术应用上的后发优势,将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国家实施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战略,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使中部地区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进一步缩小我市与沿海地区的体制、政策差异,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政策驱动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创新动力,将带动我市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煤化工、能源工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和现代农业等相关行业加快发展。
(四)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移的关键期,沿海地区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把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市地处中原,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和教育科技力量,是晋冀鲁豫结合部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投资环境优越,具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条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五)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安阳中心城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水冶镇、柏庄镇、白璧镇、汤阴县城将成为安阳中心城市重要卫星城,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格局逐步形成;林州市、滑县将建成中等城市,内黄、汤阴县城将建成小城市;安阳新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九大产业集聚区将加快建设步伐,成为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我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六)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市场、体制及要素成本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释放。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十二五”时期,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一是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仍将存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短期内难以再现上一轮高速增长的景象,实现复苏要经历一个缓慢曲折而又艰难复杂的过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面临通缩和通胀的双重压力,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频繁变化,外需相对不足加之投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大,都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发达国家重树“再工业化”思维加剧了国际竞争。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产业回归”是核心,通过扩大出口来创造就业岗位和提高国民收入,亚洲市场成为主要目标,这无疑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增加了我市加快发展的难度。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等资源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矛盾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进一步突出,环境容量日趋紧张,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未来一个时期,国际社会将制定更加严格、涵盖更广泛的国际环境保护规则,这将对我市发展方式提出严重挑战。
从我市情况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占比依然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从需求结构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偏高;从要素结构看,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能源资源的消耗。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压力明显加大。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过于依赖重工业、原材料工业等能源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巨大压力。三是区域竞争态势更加激烈。我市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西部地区相比,资源、能源以及要素成本方面没有优势。从全省来看,主要经济指标位次还不靠前;从周边地市看,各地市都在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负重前行的基本态势依然存在,晋位升级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协调发展面临艰巨任务。我市“三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就业再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筹面临巨大压力,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立足安阳市情,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和开放合作、自主创新及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后发优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在发展中促进转型,以转型促进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互促共进、良性互动、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十二五”总体要求、指导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要求
综合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基础,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和我省、我市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以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以“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基本途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产业支撑、城市建设支撑、交通运输支撑、软实力支撑,着力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完善机制,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奋力打造富强、宜居、枢纽、创新、和谐的现代化城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第二节 指导原则
针对“十二五”时期新的发展特点,我市要坚持以下六项指导原则:
(一)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以城乡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立足点,以需求结构调整为突破点,妥善处理发展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转型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提高产业层次,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构建扩大内需拉动增长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跨越发展。
(三)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科教兴安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创新,形成以科技、人才、管理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坚持开放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坚持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培育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五)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改善民生长效机制,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民富与市强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综合考虑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未来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一)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依托区位优势,抢抓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夯实农业基础,强化工业支撑,抢占三产高地,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
(二)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建设,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把安阳建成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三)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安阳建成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
(四)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大力实施“三阳开泰”旅游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殷墟、红旗渠、周易、中国文字博物馆、林虑山太行风景区、曹操高陵、马氏庄园等七大品牌,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把安阳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五)中原经济区重要交通物流中心。依托铁路、公路、航空优势,构建对外联系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现代物流园区、会展中心、中央商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和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重要交通物流中心。
(六)中国航空运动之都。充分发挥航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航空体育运动,积极开展通用航空服务,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建设,组织好国内外重大赛事,把安阳建成中国航空运动之都。
经过5年的发展,力争把安阳打造成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三番,力争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处于前列,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明显推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9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5%;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宏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二)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主要预期目标。“十二五”末,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8∶59∶33;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30%;居民消费率达到3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城镇化率达到50%;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9%;专利授权数达到550件。
(三)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主要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达到26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达到10200元,力争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预期目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省定目标,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分别减少1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森林覆盖率达到21.3%;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根据总体要求、战略定位、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市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明确政策取向,采取重大举措,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效和重大进展。
第一节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新型工业基地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要求,以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强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把安阳建成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按照有保有压、重点突破、提升档次的原则,加快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冶金建材和装备制造产业,拉长延伸煤化工产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由粗放向集约、由低端向高端、由规模向效益转变。
钢铁行业:坚持以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为重点,以全力打造千万吨级精品钢基地为目标,按照发展上游、做强中游、拓展下游的基本思路,强化产业链的有效连接,推进板材由热轧板向冷轧板升级,普通线棒材向优特钢、精品钢全面升级,普通管板向优势板材升级,扩大冷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机械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支持安钢加快年产120万吨冷轧薄板和年产25万吨冷轧硅钢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中高档汽车用板、家电用板、高档建材板、中低牌号硅钢等高附加值品种;推进沙钢永兴、亚新、新普等企业装备大型化改造,大力发展优质线棒材产品,做精做专抗震钢、高强度螺纹钢、齿轮钢、轴承钢等产品;加快凤宝年产200万吨高端油井管项目建设,扩大高附加值油井管、锅炉管、结构管、高压气瓶管等品种;加快钢铁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精、深方向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手段,持续改善经营环境,巩固和提升安阳在中原经济区钢铁行业的龙头地位。到“十二五”末,全市钢铁产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钢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作为全省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的优势和地位。
有色行业:围绕做强铅、铝、铜三大有色板块,推动原材料冶炼向高性能复合材料升级,实现有色原材料加工向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延伸,打造百亿级有色产业集群。加快三丰铜业高精度超薄铜板带、高导电子引线框架材料、电子接插件等升级项目建设,支持林丰铝电高性能复合铝材综合深加工、岷山富氧底吹和液态无焦炼铅工艺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三大有色板块全面升级。加快豫北金铅、安阳岷山等企业整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做大做强。到“十二五”末,全市有色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把安阳建成全国重要的再生铅回收利用基地。
建材行业:围绕建设千万吨级的新型熟料基地,加快湖波、中联、林丰铝电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及配套余热回收发电项目建设,整合下游粉磨企业,淘汰100万吨/年以下独立粉磨站,建立规范的集原料采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中联水泥安阳公司参与我市水泥行业整合,提升水泥行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层次。围绕打造“中原瓷都”,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比重,丰富完善产品品种,形成多规格系列化产品体系,形成100条线、1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材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把安阳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百亿级陶瓷产业集群。
煤化工行业:积极推进焦化企业整合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焦炉煤气和煤焦油最大化利用,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建设高水平、大规模的焦炉煤气和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加快捣固焦和干熄工艺改造,提升工艺装备水平,进一步拓展炼焦用煤品种,推进节能化、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以精细化工、二甲醚、乙二醇、煤焦油深加工为主导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重点打造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和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推进顺成、鑫磊煤焦油深加工和安化集团甲醇、尿素、碳酸二甲酯深加工项目建设,促进煤化工行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型升级。以新型煤气化技术为主导,结合安化集团现有产品,不断完善和延长后续加工产业链,逐步建成区域性农用化肥、国内知名的精细化工、特色生物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煤化工行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把安阳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装备制造:围绕做强做大专用汽车、数控机床、数控锻造设备、大型煤炭综采设备、轻工机械等成套设备,形成六大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安阳高新区和林州两个大型装备制造业加工区,加快推进全市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向加工区集中。以鑫盛机床、安阳锻压、轻工机械、凯地电磁铁、林州重机、莱必泰机械、宏源车轮、汤阴华兴机械、方快锅炉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安阳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水平发展数控机床、大型数控复合加工中心、光伏设备制造、全液压数控模锻锤、轻工机械、刮板机、液压支架、煤矿机械、电主轴、电磁铁、新型锅炉、节能环保成套装备及精密零部件、船舶自动化设备等高成长型产品。加大汽车零部件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企业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鼓励支持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同步开发、专业制造和配套能力,打造安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快林州铸园与一汽集团、中联新锐实业、长春华腾集团的战略合作,建设年产15万辆专用汽车、年产60万吨汽车铸件及精加工和25万根车桥总成项目,推进汽车零部件加工向整车制造跨越,全面推进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战略转型。到“十二五”末,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把安阳建成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纺织行业:加快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扩大清梳联、自动络筒、新型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精梳纱、无接头纱、高密高支宽幅织物比重,鼓励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复合纱线及新型面料开发应用,加快普梳向精梳升级,推进棉纱向高档布料和服装发展。突破印染产业瓶颈,重点在柏庄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逐步引导现有印染企业向印染园区集中,形成与下游产业衔接配套的生产规模。围绕打造“中国针织服装名城”,扩大高档针织内衣和巾类产品规模,推进产品由以中低档为主向中高档升级,由国内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向大中型城市发展。加快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以柏庄为主的制造、加工、商贸集聚区,以滑县为主的牛仔服装集中区,促进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打造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全市纺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把安阳建成中西部最大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
食品行业:依托汤阴、滑县产业集聚区,重点提升肉类屠宰加工、粮食精深加工、焙烤食品和酒类四大领域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培育软饮料、保健食品、专用食品和乳制品等成长性较好的行业,形成区域知名品牌,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支持今麦郎、益海嘉里等面粉企业发展专用面粉、挂面和方便面、冷冻调理面制品和饲料下游产品。以健丰饼业为龙头,向高端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方向延伸,形成以小麦深加工为主的粮食深加工集群。以永达食品、众品食业、诺金食品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搭建第三方公共低温物流服务平台,延长产业链,形成以养殖业、肉制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的肉类深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吉三多(北京)科技油脂公司建设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油脂、珍稀品种油脂、配方油脂、微生物油脂等高档专用系列产品,引领我市油脂行业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末,全市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把安阳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
(二)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快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等具有一定基础优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先导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
新能源: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新能源谷”,重点发展光伏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以三大光伏产业园区为支撑,依托新能光伏、安彩高科、中升半导体硅材料、凤凰光伏、欧美亚等5家重点企业,重点打造薄膜电池和晶硅电池产业链,积极发展聚光太阳能电池,抢占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制高点。鼓励新能光伏在发展非晶硅薄膜和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基础上,向光伏装备制造、光伏建筑、光伏并网电站等产业延伸,引领高端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安彩高科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TCO玻璃、非晶硅薄膜电池,打造专业化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加快欧美亚年产500MW单晶、多晶硅切片项目建设,建成单晶硅切片生产基地。加强林州中升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战略合作,改造提升年产3300吨多晶硅生产工艺,形成年产1.1万吨多晶硅的规模。加快凤凰光伏年产1800吨多晶硅铸锭、7500万片硅切片和50万套电池组件,红日集团年产1万吨磷酸亚铁锂和1万吨高性能锂电铜箔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多晶硅铸锭、硅切片、电池组件及应用产品。以安阳国际生物天然气产业园为依托,以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国际沼气工业化示范工程,将各种有机垃圾转换为生物天然气、固体有机肥、液体有机肥,实现城市有机垃圾的零排放。支持大唐临淇公司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风能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逐步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安阳)光伏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把安阳打造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新能源谷”。
生物产业:抓住国家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高新区、汤阴县、林州市、滑县产业集聚区生物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努力把生物产业打造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东泰制药、中农颖泰、利华制药、福鑫威尔、翔宇、蜀中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做大原料药、制剂、现代中药、高技术医疗器械等品种,推进喜树碱系类化疗药物、抗乙肝病毒、替代抗生素类原料和制剂等国家一类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新医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依托中棉所棉花转基因工程育种、市农业科学院基因育种和品种改良、滑丰种业科技公司粮种培育,打造全国棉花、玉米、小麦育种及推广应用示范基地。支持汤阴、内黄利用现有的食用菌、瓜果蔬菜栽培、优质苗木花卉繁育技术,推动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新品种,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增收。支持全丰农药、国丰农药、滑县红旗药业等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建成全省农药研发生产示范基地。以华康实业公司、丹尼斯克(安阳)公司等企业为支撑,重点发展生物纤维、特种植物精油、蛋白提取等,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豆纤维素、木糖醇、低聚异麦芽糖、特种植物产业化种植及综合开发生产集聚区。到“十二五”末,全市生物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力争建成国家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
电子信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做大、局部做强,重点发展平板显示、光存储、节能照明、电器元件、通讯产品、软件和物联网服务等产业。支持凯瑞数码光盘生产和光存储技术研发,尽快完成高倍速大容量可录类光盘、蓝光光盘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盘生产基地。鼓励安彩高科研发OLED平板显示器,积极推进光伏太阳能玻璃及低辐射镀膜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加快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积极推进林州重机公司虹膜识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数字城市”资源信息、网络办公租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软件开发应用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打造光存储、光电显示、节能照明等制造基地。
新材料:积极发展高性能合金材料、大豆功能性纤维、精细化工材料、超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及制品,重点建设新型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支持三丰铜业依托年产10万吨超薄铜板带项目建设,开发生产国内外市场适销的引线框架铜带和射频电缆带等高附加值产品。鼓励滑县华康实业依托技术优势,加快年产5万吨大豆纤维及制品项目建设,形成国内外知名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支持安阳钢铁公司、红岩铁合金公司等新型特种钢项目建设,打造特种精品钢基地。支持安化集团、宝硕焦油化工、兴亚洗涤等企业加快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形成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扶持汤阴县、滑县、林州市大力发展改性超高分子材料、氧化锆结构件陶瓷,加快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碳素特种电极等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尽快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新的突破。
节能环保: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实现重点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重点依托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建设,把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与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综合利用好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业链条。支持艾尔旺环境工程、锦华公司、安阳利浦筒仓、澳斯迪环保机械公司、方快锅炉、豫鑫锅炉等企业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绿色能源环保技术的研发和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生产,加快节能灯具的研发和生产,积极推进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建成绿色能源环保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设备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发挥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开发区和林州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汽车配件检测中心,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和扶持电动汽车及其配件的研发生产。支持林州顺丰、林州铸园、林州科能、中和众联、安阳成翔电器、河南龙鼎铸业、金钟电池等企业,重点研发生产小型电动汽车、旅游观光电力车、执法专用电力车、轿车制动器总成、高性能环保聚合物锂电池等产品。加快文峰区电动汽车项目的引进工作,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我市。到“十二五”末,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
航空制造:发挥安阳航空运动、航空设备制造优势,抓住开放低空飞行的政策机遇,加快发展轻型飞机及其零部件、航模和其他飞行装备制造等通用航空产业。以安阳神鹰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ibertyXL2飞机制造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与世界知名通用航空公司的合作力度,引进更多通用飞机制造项目。推进安阳豪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轻型飞机零部件生产、销售基地项目建设。以安阳高安模型科技发展公司和安阳揽羽模型发展公司为骨干,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扩大航模、伞具、热气球等产品的生产规模;积极争取纳入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通用航空产业,努力把安阳打造成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三)发展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抢抓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集中全市传统行业最优的资源,积极与国内外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重组我市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纺织企业,借助外力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推进我市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政策性引导支持,强力推进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冶金行业销售收入超300亿元、装备制造和煤化工行业超200亿元、食品和纺织行业超100亿元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若干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企业集群,迅速壮大优势产品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300亿元企业达到3家~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到8家~10家。
(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研发中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企业经济管理的融合,推动管理业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大力推动企业销售服务电子化,引导企业建立营销管理系统,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异地监控、技术交流和应用培训等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研究制定我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选择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装备、食品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以点带面,推动“两化”融合全面开展。
(五)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围绕提升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大质量兴市战略推进力度,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县(市、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围绕战略支撑产业和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名优产品集群,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技术,积极争创国家质量奖和省长、市长质量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争创全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安阳市知名商标为重点,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市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名牌商标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加强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在全市形成重视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精心培育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自觉保护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的良好氛围。到“十二五”末,全市争创“省长质量奖”2个~3个、“市长质量奖”15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3个、河南省名牌产品40个、河南省优质产品60个;争创全国驰名商标达到5件以上,河南省著名商标达到200件以上。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环节和战略重点,加快实施服务业提速行动计划,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重,推动服务业重点区域、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发展,形成与制造业相融合、与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把安阳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中国航空运动之都、豫北区域性金融中心。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战略支撑产业。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房地产等基础条件好、规模总量大、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扩张规模、提升层次,逐步发展成为立足豫北、辐射国内外的服务业支柱产业。
旅游业:大力实施“三阳开泰”旅游发展思路,发挥“红色、文化、山水”三源并举的资源优势,重点培育殷墟、红旗渠、周易、林滤山太行风景区、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马氏庄园等七大品牌,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精品旅游景区。积极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林滤山创建5A景区和三杨庄、二帝陵捆绑创建4A景区。加快殷墟大遗址公园、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工程、羑里中华周易文化苑工程建设,做好曹操高陵的保护、发掘与利用工作。抓好红旗渠纪念馆扩建和马氏庄园整体建设,实现红色旅游开发升级,争取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加快推进太行大峡谷核心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形成龙头企业,做大旅游品牌。加强景区停车场、道路、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旅游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安阳旅游大厦、华强建国酒店、旅游集散中心等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景区(点)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推动企业改革改制,培育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开展多种形式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建立主要客源地旅游联络促销处,办好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深度开发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融历史、文化、山水为一体的“大十字”旅游路线,全市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90亿元,旅游业成为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把安阳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现代物流业:依托晋豫鲁铁路通道和京广铁路十字交会形成的综合交通枢纽,结合制造业基地、大型专业市场和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安阳陆路港建设,加强与郑州核心物流枢纽的连接,打造具有口岸功能、辐射周边城市的现代物流中心。支持中物华祥水冶物流园区、安阳殷商物流园区、北八道物流园区、汤阴豫北现代物流基地、中原瓷都物流园区、安阳物流港等建设,培育发展集运输、仓储、配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制造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分离,交由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承担,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促进现代物流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推进本地物流企业之间、安阳与外地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协作联系,重组物流资源,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强与东部沿海港口的合作,积极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打造安阳周边区域商品的“出海口”。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重点抓好“八挂来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建成覆盖全国、性能先进、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到“十二五”末,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82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基本建成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现代物流中心。
金融业: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继续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增加金融业务品种,积极开展各类信贷业务。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来安阳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推进安阳市商业银行向股份制银行转变,支持地方银行做大做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组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拓展直接融资,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引导规范民间融资,增强民间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积极培育保险市场,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功能。大力发展担保体系,推动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信用担保领域,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能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业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豫北区域性金融中心。
房地产业:引导房地产业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相结合,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与城市功能区、新型社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式开发。优化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大力发展一般商品房,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配套发展商业房地产、写字楼和工业房地产,满足社会多层次的房地产需求。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满足人口转移和消费升级换代的多种住房需求。积极发展健康住宅和绿色环保住宅,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完善房地产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房产交易、咨询、房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规范物业管理企业,发展房屋装修企业,形成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综合产业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房地产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推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培育壮大服务业潜力产业。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航空运动、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潜力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航空运动产业:以打造中国航空运动之都为目标,充分发挥航空资源优势,推进安阳航空运动学校搬迁和安阳机场建设。积极开展航空运动人才培训、航空表演、航空测量、航空摄影、飞播、飞防等通用航空服务,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公务机商务机托管、机务维修、农业救灾及其他通用航空业务,进一步拉长通用航空产业链条。以安阳工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安阳航空运动学校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航空院校和航空公司的合作,积极开展航空专业基础教育和航空运动技能培训。积极申办滑翔伞亚洲锦标赛、世界锦标赛等国际重要赛事。充分利用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在场地、器材、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发挥航空体育运动协会的作用,吸引国内外各类航空运动项目在安阳开展训练比赛和航空表演,强力推进国际知名航空运动、飞行训练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通用航空运动产业水平。
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区域性总部、省内大型企业总部入驻安阳,打造安阳总部经济品牌。加大商务楼、写字楼等商业地产开发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楼宇招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围绕咨询、会计、法律、会展服务及科技研发、专业设计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各类商务服务机构,带动本地商务服务业企业向“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会展中心建设,办好中国特种养殖展销会,树立会展品牌。到“十二五”末,形成以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商务服务品牌企业为骨干,以特色商务企业为补充,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商务服务企业体系。
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一步完善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电信增值服务和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突出发展以数字设计、文化创意、动漫、多媒体影视制作、电子出版物等为重点的信息内容服务产业。以“数字安阳”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着力打造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信息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积极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关键环节采用信息技术,加快金融业、物流业、咨询业等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与衍生,以信息化带动其他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服务,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化、信息利用普及化和大众化。
创意产业:鼓励发展网络游戏、动漫设计、电视电影制作、音像制品生产、广播电视产品、文化娱乐、广告、文化艺术经纪代理等文化创意类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策划、市场调查、证券分析、保险辅助服务等各种专业咨询服务业。加大创意品牌推介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创意品牌。鼓励企业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建自主品牌。引进国内知名创意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吸引跨国公司、国外知名企业到我市建立创作、制作、研发等基地。积极引进创意产业人才,加快我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步伐。建设周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三)改造提升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加强市场规划与建设,优化市场结构和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经营规模,培育发展新型业态,加快商贸、社区、农村服务业发展,打造传统服务业新优势。
商贸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安阳投资,建设高档、现代大型购物中心和综合超市,引入现代营销方式和经营业态,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变。推进彰德府·威尼斯印象、安阳义乌国际商贸城、丹尼斯连锁店、华强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商贸龙头企业。支持钢铁、建材、汽车交易、针织内衣、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建成周边及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大力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型营销方式,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大一批餐饮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打造“美食之都”。加快构建以市区为中心,以县城为支撑,以专业市场、大型商贸企业与超市、专卖店、仓储式商场为网络的现代流通体系,打造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商贸中心。
社区服务业:不断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重点发展社区商业、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服务网络化、规范化。制定相关优惠制度和社区服务监督办法,规范社区服务类行业标准,创造更加宽松的社区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和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推进社区服务组织的实体化和服务的产业化。建立以社会投入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区服务业投资体制。引导和扶持社区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农村服务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检测与认证、动物防疫等服务体系,支持辐射面广、带动性大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生产、营销、信息、科技、金融等农村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大力发展农村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生活性农村服务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有实力的连锁商业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建设一批面向农村市场的配送中心、超市和连锁农家店。加强粮、油、畜、蔬等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深入开展家电、农机、汽车等消费品下乡活动,扩大农村消费。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载体建设。围绕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足特色、做强功能,强力推动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市区为龙头、县(市、区)为支撑,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服务业新格局。尽快在全市建成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园区。结合中心城区建设,加快发展一批商务服务、创意设计、时尚消费、休闲娱乐等特色园区;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培育发展一批科技服务园区;结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成一批出版、影视制作、创意动漫、印刷等文化产业园区,培育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到“十二五”末,培育建设10个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形成20户销售收入超5亿元,成长性好、竞争性强的服务业重点企业。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业合作组织、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四位一体模式,以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为动力,大力实施“四大兴农计划、三大惠民工程、六大现代农业引领区建设”,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把安阳建成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全省农业产业化强市、全省新农村建设典型市、全省现代农业先进市。
(一)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围绕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面实施粮食生产“530”提升计划,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逐步建立起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产田巩固提升,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田比重,显著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漳南、跃进、大功、渠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实施豆公、珠泉、琵琶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工程等水利工程,改善和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加快滑县、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标准粮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粮食新品种、新技术集成配套及示范推广,粮食优质品种覆盖率保持在100%,不断提高粮食稳定增产的支撑能力。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更新改造,充实地方粮食储备,不断增强市场风险调控能力和应急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365万吨,成为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二)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建设。坚持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为方向,加快林州市循环农业、安阳县农业综合、汤阴县农业产业化、滑县粮食生产、内黄县高效农业和城区生态都市农业等六大农业发展改革引领区建设。按照“积累经验、探索模式、政策倾斜、示范引领”的总体要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亮点培育、整体推进为手段,以加大财政投资、社会融资力度为保障,围绕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沼气建设、高效农业发展、土地流转、畜牧养殖、水利建设、林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等十大重点工作,全面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由核心区向辐射区扩展。到“十二五”末,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建设范围将由“十一五”期间的29个乡镇72万亩扩大到51个乡镇300万亩。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将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建设成为全市农业先进产业的集中区、农业改革的试验区和农业发展的先行区。按照“城镇化理念、规模化生产、数字化装备、产业化经营、多元化市场、科技化支撑、合作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安阳社区农业”模式,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优势共享,构建若干现代农业集成地区并基本具备农业现代化特征的农业发展新区域。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种植业加快向花卉园艺、果蔬调整,大农业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大力发展蔬菜、花卉园艺、林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全面提升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建设水平,建设农业产业化强乡(镇)10个至20个,发展以温棚瓜果菌菜设施农业为主的高效农业面积100万亩,其中温棚设施栽培面积5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达到350个。大力实施“552”现代畜牧业发展计划,加快培育现代生猪产业优势集聚区、现代肉牛产业优势集聚区、现代家禽产业优势集聚区、推进畜禽养殖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稳定禽蛋生产,扩大奶牛、山绵羊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生猪、肉牛、肉禽生产。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饲料饲草供应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养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到“十二五”末,全市畜禽养殖密集区达到600个,大中型畜禽规模生产、加工企业达到6000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继续抓好林业生态市建设,加快两岭示范开发步伐,积极推进龙泉、马鞍山、内黄、红旗渠、琵琶寺等五大森林公园建设。以西部山区生态能源林、干果经济林、城市近郊花卉苗木、小杂果生产、休闲、观光、游览产业和东部平原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为重点,建好林业三大特色产业化基地,进一步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加快龙安区盆景生产核心区,内黄县、安阳县观赏苗木核心区建设,重点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花卉产品,培育一批花卉龙头企业,提升花卉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推动花卉产业发展,打造豫北区域性中心花卉强市。
(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计划。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搞好招商引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行政推动,着力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链开发向纵深延伸,努力建设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特色明显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完善汤阴县、滑县、安阳县三大农产品加工基地配套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基地集聚效应。继续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区)、乡(镇)和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活动创建。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0家,其中超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按照“发展与规范并重,发展优先”的原则和“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积极改造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发展思路,围绕各地主导产业,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农村能人、企业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创建活动,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示范社体系。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合作基础较好、利益联结紧密、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农户数达到70%以上。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向集约经营转变。到“十二五”末,全市创建4家至6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5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五)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加强种植资源开发、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集成、植保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大力推广普及农作物良种繁育、农民科技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各项农业增效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水平。加快农业机械设备推广普及,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科教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农民自主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服务体建设等,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切实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十二五”期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5万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农业防御灾害风险能力。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145工程”实施,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完善、服务一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六)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加快完善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开展,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满足农民金融需求。建立健全涵盖农业和粮食生产需要的风险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尊重农民意愿和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联网对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坚持以点带面、推进全局,深入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乡村文明三大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改造,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改善老区交通、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条件。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村沼气用户达到4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850处,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和25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基本建成。
第四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把城镇化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作为着力点,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建设和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努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依托,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安阳中心城市成为中原经济区北部重要战略支点。
(一)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按照“突出东部、提升北部、优化西部、协调南部”的空间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扩张城市发展空间,科学调整城区规划,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水冶、白璧、汤阴、柏庄为组团的安阳大城区格局,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推进安阳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东部城市核心区行政、文体、商务核心功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把安阳新区建成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豫晋冀交界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努力打造豫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加大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建成安阳新西区。大力推进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建设,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构建以特色产业链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建成西部现代化工业基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老城区改造,优化完善老城区功能,降低人口密度,控制开发强度,提升老城区环境品质,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市场繁荣的豫北区域性商贸中心。加快推进安汤一体化,在规划编制、空间同体、产业发展、交通网络、公共资源、科学教育、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增强安阳辐射带动力,提高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地位。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0万人。力争经过5年时间,把我市建成布局合理、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生态环保、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
(二)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县城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标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集聚,提高县域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县城集中,填补市域中等城市空白,规划建设宜居小城市。林州市、滑县要以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城区投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规模,力争率先发展成为人口集聚能力强、功能完善、人口达到30万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内黄县、汤阴县要依托地域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人口集聚,不断扩大县城规模,力争发展成为各具特色、功能完善、人口达到16万人的小城市。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积极探索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逐步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对具有区位、资源、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优势,特色明显,具有区域代表性小城镇,通过发掘内涵,打造特色镇,使小城镇成为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引领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四集一转”的要求,引导产业集聚区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加强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能源、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衔接。围绕区内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京津冀和东部地区集群式和链式产业转移,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和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加快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七通一平”。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担保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和完善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创新孵化平台,不断提高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到“十二五”末,全市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面积达到98.5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达到4200亿元,安置就业人口52万人。
(四)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市近郊区为先导,采取城市带动、村镇集聚、就地改造和移民迁建等不同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完备、环境整洁优美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加快引导社会资本、城市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鼓励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面向农民搞好服务,支持、倡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城市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小城镇、产业集聚区转移,推进城市商贸、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完善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的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社会资源,优先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建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商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构建“两公里服务圈”或“步行20分钟生活圈”。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15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
(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处理规划的编制和园林绿化、集中供热规划的修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华路北延南进工程,实现安阳与邯郸、鹤壁的高效对接,打通人民大道、文峰大道和文明大道东西大通道。加大城市道路、公交、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防等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建设立交桥、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科学引导人车分流,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加大公交站场、专用道、停靠站建设,增加公交车辆和开发班次,扩大公交通达范围。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地下停车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引导市区扩张发展方向。到“十二五”末,新增城市道路40公里,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新增人防工程60万平方米。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合理布局,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开展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整治,积极实施洹河水系景观、洪河综合治理和东区水系工程,加强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建设。严格实施绿地系统规划,加大规划建绿力度,严格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到“十二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平方米。加快推进老城和“城中村”、城郊村、棚户区改造,实现新老城区统筹协调发展。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多层次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拓宽经营领域,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完善和创新监管体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和质量品牌战略,推进建筑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整合城市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应急指挥资源,尽快建成一流的数字化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应急化转变。
(六)大力发展城区经济。坚持走区域经济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增强城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积极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空间,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发展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依托安阳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吸引高素质人才等多方面创新要素集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建设豫北区域性商业中心;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动龙安区花卉产业发展;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对周边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大力实施“支持服务央属、省属企业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央、省属企业快速发展,培育壮大市级财源。到“十二五”末,城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实现城区经济发展新跨越。
(七)创新城镇发展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逐步形成城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城乡规划,重点在发展战略、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加强统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行有利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和其他性质的户口类别,实行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消除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障碍。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统筹城镇公用事业改革,重点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实现与城市接轨。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途径和方式,逐步形成城乡各种要素互动的新格局。加快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重点推动公共交通、公益设施等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发展和延伸。
第五节 坚持科教兴安战略,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坚持科教兴安与人才强市,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建成内联外合、灵活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构建豫北区域性人才高地。“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努力把安阳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和人力资源大市。
(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推动企业建立高层次研发平台。积极做好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培育、申报和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全部建立公共创新平台,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4家、省级达到70家、市级达到100家。大力推进中棉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我市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加快壮大安阳农科院等科研机构,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强化高等院校自主创新生力军功能,支持安阳师院、安阳工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在基础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领域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建设集科技会展、科技贸易、科技孵化、科技交流、科技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创新服务中心,实现科技资源集成与共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集中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研发中心及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和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
(二)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新能光伏、林州中升、欧美亚、兴亚、华康、安钢、东泰、凯瑞数码等企业研究开发,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加快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在农业产业领域,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工学院、安阳农科院为依托,积极开展良种选育、畜禽新品种改良、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技术等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力争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系10个。在工业产业领域,力争在装备制造、钢铁、煤化工、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突破一批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创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自主品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水平。在基础产业领域,开发和推广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垃圾处理技术等,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发信息应用等关键技术,提升服务业层次。在民生领域,主攻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重大公益技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科技成果权益保护机制。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建立和完善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市、县两级财政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到“十二五”末,全市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9%。
(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大市和人力资源大市。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到“十二五”末,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编制各级各类学校校园规划,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开展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城镇义务教育承载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5%,初中3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继续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到“十二五”末,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抓好示范骨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园区、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等四大建设工程,打造职业教育的旗舰品牌。到“十二五”末,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9万人,把我市建成全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开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建成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新校区,推进安阳幼儿师范学校、市中医药学校和河南省卫生学校升专工作,继续支持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加快发展,力争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实现突破。“十二五”末,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6万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收费、土地等优惠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公平待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办学。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终身学习教育机制,开展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成人教育水平。“十二五”期间,力争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达到225万人次。推动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增强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创新教育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四)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主导产业、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民生等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力度,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企业人才高地建设工程、产业集聚区人才开发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人才支撑工程、教育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等重大人才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全民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创业人才推进计划、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计划、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计划。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更加开放的人才环境。坚持依法管理,保护人才合法权益,营造尊重人才、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两院院士、学科领军人才、优秀企业家、掌握核心技术的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吸引更多的国内高层次人才来安阳施展才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奠定人才基础。到“十二五”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55万人左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5%。
第六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构筑与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相配套的大交通格局,建立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建成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设施先进、便捷畅通的信息网络,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我市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努力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加快推进综合枢纽和运输通道建设,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为骨架的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石武高铁客运专线和晋豫鲁铁路通道,尽快与京广铁路形成“二纵一横”铁路枢纽。规划建设安阳机场,加快推进航空港、陆路港建设,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抓好南林高速东延工程、林长高速、石林高速、鹤辉高速林州段、环城高速建设工程,打造“三纵三横”的高速通道格局。积极推进安邯、安汤、汤鹤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加快G107、S301、S303升级改造和国道、省道路网调整工作,加快建设安阳城区通向周边城镇的干线公路和快速通道,努力构建半小时都市经济圈。深化交通建管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综合交通调控与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交通发展投资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多渠道筹措交通建设资金,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末,安阳境内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45公里,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850公里。
(二)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加大矿井技术改造力度,有序开发新矿井。加快推进鑫龙煤业集团红岭煤矿改扩建、主焦煤矿改扩建,超越集团王家岭新井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伦掌煤矿,华安煤业集团煤矿新井,鑫龙煤业集团大众煤矿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原煤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优化电力装机结构,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统筹推进“热电冷”三联供和清洁发电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华润安阳2×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大唐林州2×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安阳灵锐公司2×3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滑县浚县2×300MW热电机组等项目建设,适时开展内黄清丰集中供热项目前期工作,“十二五”末,力争全市新增发电装机300万千瓦以上,总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继续实施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促进各级电压网络协调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深化电力市场改革,理顺农电管理体制,推进大用户直供电。构建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电网抗灾害能力和电力减灾应急能力。统筹推进油气管网一体化,加快实施榆林至济南(安阳段)输气管线市区配套管网工程和安阳至洛阳输气管线建设。加强国内外能源合作,多渠道开拓能源资源。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利用工程,加快推进安阳国际生物天然气产业园区建设,树立全国生物天然气产业的新地标,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省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三)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快洹河、卫河、金堤河等重要支流治理,完成近期规划内中小河流治理,实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海河蓄滞洪区工程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设。全面实施红旗渠、跃进渠、漳南灌区、大功灌区(安阳)及桑村灌区(滑县)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争取实施人民胜利渠灌区(滑县)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1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不断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全面完成纳入到国家新增规划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推进农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启动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推进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充分利用漳河、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分水配额,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完成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安阳段工程建设,争取完成受水区配套工程建设,新建滑县、内黄县引黄调蓄工程,增加地表水供水量0.66亿立方米,跨流域调水供水量3.34亿立方米。加强对水土流失地区的综合治理,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每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平均达到80%以上。
(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应用为先导,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物联网,提高基础信息网络性能,建设重大应用网络平台及信息系统,健全信息安全网络保障体系,建设“数字安阳”。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形成城镇“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百万出口”的覆盖网络,推进农村“光纤到村”。实施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基本建成有效覆盖全市城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实施有线电视网络优化工程,加快传感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搭建城市管理、应急保障、定位测控、生产调度、公众服务等方面的无线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培训、就业、市场、气象等信息的落地入户。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行政效率提升。以满足居民工作、生活、学习、休闲等信息化需求为突破口,建设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居民电子档案、社保“一卡通”、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智能交通等一批重大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人口、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法人代码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促进税收、金融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第七节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抓住产业转移加快的契机,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实现安阳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推广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理顺各级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改革财政资金分配办法,建立制度健全、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加强各级政府债务监管,提高债务风险防范能力。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经营业绩考核。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模式,提高国有经济运营质量。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推进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价格改革:加快推进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动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改革,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垃圾及医疗废物等环节处理收费制度。加快收费制度改革,规范和减少行政事业收费,加强经营性收费监管。完善价格听证制度。
(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政府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扩权强镇(乡)”改革,通过委托、授权、机构延伸等方式,赋予其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和政务处理。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公共治理结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增强基层自治功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创新治安管理与城市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采取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提供和政府购买等方式,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建立和完善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和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参与自然垄断行业的建设经营,引导投资公共服务领域。支持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国有企业改制,参加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金融信贷、技术、人才、政策、信息等多方面服务。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生产、技术、资本的联合、重组,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推进民营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到“十二五”末,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
(五)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引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平台,合理把握吸引外资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注重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市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创新外资投资管理方式,简化审批程序,推进投资便利化。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依法保护外商正当权益,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年均增长15%。
(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安阳新区和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以引进重大项目为核心,建立健全政府、中介、企业协同的引进促进机制,利用我市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培育一批外资密集、内外资结合、带动力强的开放型经济增长板块。突出招大招强,重点引进大型跨国公司、央企以及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实现重大项目的聚核效应。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导国内外客商投资我市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产业升级同步。不断完善金融、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创造空间。“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域外资金2000亿元,年均增长18%。
(七)努力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推动外贸经营模式转变,运用全球资源,延伸产业国际链条,发展高端贸易。鼓励加工贸易延伸产业链,努力增加纺织、农产品等优势传统产品出口,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和壮大龙头出口企业,抓大带小,发挥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重点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注重培育品牌出口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更新,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步伐,加强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进口调控能力,协调好我市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95亿美元,年均增长15%。
(八)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有实力的机构和企业到境外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开展跨国跨境投融资。利用好财政、政策性银行、基金投资公司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骨干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投资支持力度。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境外加工贸易和劳务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实力和对外合作经验的外向型企业,提升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品牌效应,努力实现对外承包工程产业化、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化、对外投资多元化。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建设,不断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提高我市企业规避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九)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加强与邯郸、长治、聊城、濮阳、鹤壁等周边城市的合作,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形成产业互补、信息共享、市场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山东半岛在经贸、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鼓励资金技术优势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展资源开发、产品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开创多元化的区域经贸合作局面。
第八节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
坚持文化兴市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努力把安阳建成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和谐共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省文化强市。
(一)加快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市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积极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农村和社区文化服务,促进文化向基层延伸。推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不断涌现文化精品。“十二五”期间,全市要推出1部~2部反映时代精神、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争创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文华奖”。加强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完善少儿图书馆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各类读者需求。重点支持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安阳民间艺术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形成以中国文字博物馆为龙头,市级博物馆为骨干,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安阳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公益性绿色上网场所建设,为未成年人参加校外活动创造条件。继续做好南水北调工程、晋豫鲁铁路通道等建设工程地上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加大经费、设施投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提高传播能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竞争机制。充分挖掘一批具有安阳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彰显独特文化魅力的文化品牌,建立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着力抓好文化旅游、现代传媒、印刷、图书发行、文化用品生产、艺术品加工、演艺娱乐、技艺培训、文化创意、节庆会展等行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关联度高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扶持一批特色文化产业村镇,提升文化产业竞争能力。全面整合殷商文化资源,做大做强青铜工艺、甲骨文仿制、书画礼品产业,积极发展安绣、秦氏娟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以殷墟大遗址公园为依托的古都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依托的字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二帝陵、三杨庄汉代遗址为依托的寻祖朝觐产业集聚区,以曹操高陵为依托的建安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
(三)提升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安阳文化资源,提升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航空运动旅游节、《易经》文化研究等大型文化活动水平,创立具有安阳特点的国际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殷商文化为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拓宽交流渠道,扩大交流规模,提高交流层次,努力把我市优秀文化艺术推出国门、推向世界,形成文化活动集聚效应,增进国内外文化交流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安阳在国外的知名度。吸引一些大型节庆活动在我市主办或部分由我市承办,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参与重大活动的主办或部分承办工作,强化我市文化展示、交易和交流功能。加强博物馆网络信息宣传工作,基本陈列以虚拟展览形式在网上发布,扩大安阳文化影响力,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四)促进文化体制创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创造文化发展的自由宽松环境。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我市互联网、文化娱乐等市场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行为,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文化环境,繁荣文化事业。全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建立政府依法监管、行业自律、配套政策完善、服务高效、促进发展的管理体制,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人才结构合理、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人事体制,激励竞争、灵活创新、有序经营、科学合理的运行体制。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政策,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强文化投融资平台建设,深化与金融机构和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推动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五)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扎实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和“文明、和谐、创新、超越”的安阳城市精神,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大兴文明礼仪之风、读书学习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塑造文明安阳、礼仪古都的良好形象。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伦理、生理、心理知识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扎实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新闻舆论、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加强科普工作和科普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第九节 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模式转型,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一)坚持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强对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有效管理。能源资源: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积极推广清洁燃料汽车、低排量汽车和节能农业机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的实施力度,推动节能产品规模化推广应用。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新资源的评估与开发。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鼓励专业节能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以列入省供热计量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供热分户计量改革步伐。改善能源供应结构,降低原煤消耗比重,逐渐形成以低碳、低硫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土地资源: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用途管制,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切实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统筹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规模。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提高低效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适度开发部分未利用土地补充耕地。加强土地供需调控,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提高土地投资强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清理处置闲置建设用地。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布局。到“十二五”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0.88万公顷。水资源:推进城市节水工作,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动公共建筑、住宅节水、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发展低耗水、高效益农业。到“十二五”末,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限制高耗水、重污染工业的发展,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十二五”末,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加快各类矿产资源整合,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促进各类矿产资源集约高效开发,做好共生矿、伴生矿、瓦斯、煤层气、矿井水的综合利用。
(二)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为目标,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优化经济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进园区。强力实施污染减排工程,加强电力、冶金、建材、纺织印染、煤化工等重工业污染防治,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深入推进“碧水工程”,持续开展安阳河、洪河、金堤河等地表水综合治理,启动地下水保护计划,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大力开展“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生态县(市、区)、乡(镇)、村系列创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控制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等。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效控制和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对土壤的污染,改善耕地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加大环保投入,加快规划和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及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运体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健全政府、企业、公民各负其责、高效运行的环境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严格环境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全面实现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市、县、乡、村四级环保能力标准化建设目标。到“十二五”末,城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超过295天,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完成省定目标。
(三)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做好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重点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良性互动。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更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化带建设,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快建成沿公路和铁路的绿化带,维护农田保护区、农田林网等绿色开敞空间,形成网络化的区域生态廊道。到“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1.3%。围绕新农村建设、坡耕地整治、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对水土流失区、矿区塌陷区、生态脆弱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实施生态保护分级控制,探索建立流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推进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壮大循环经济发展规模。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价格、财政政策,加快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等一批试点建设,以点带面,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培育绿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积极发展绿色运输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污染排放和能源浪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推行绿色税收、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扩大政府绿色采购,构建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构建清洁、高效、稳定的现代低碳型能源体系。发挥科技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低碳化技术改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念,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消费模式,构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十节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民生优先,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均等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新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形成民主法制健全、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新体制,创造人民富裕、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新生活。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各类群体劳动者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共进的发展模式。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全方位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年培训能力达到15万人次。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建立规范的农民工市场和农民工培训基地,每年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万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立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完善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到“十二五”末,全市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村)达到8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要形式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劳动者收入随经济增长而提高。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稳定的支持扶助机制,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生活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构建多元化分配方式,建立完善技术、管理和专利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民众自主创业、自办企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增加居民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和提高涉农补贴范围及标准,加大扶贫开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争取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面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征缴、支付和管理“四统一”。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覆盖全市农业人口。建立健全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全体居民。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参保力度,逐步解决劳务派遣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问题。扩大工伤和女工生育保险覆盖面,推进农民工、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乡镇企业参保,实现职业人群全覆盖。“十二五”期间,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加快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发展,支持社会捐助、互助活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监管力度,建立满足不同收入家庭、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6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建成比较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积极推进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到“十二五”末,传染病总发病率与“十一五”末持平或下降,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到100%,暴发疫情规范处置率达到100%。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0.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1.3‰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3/10万以下。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市精神卫生医院、县级医院项目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医疗服务功能,建立分级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统筹高层次医学人才和面向基层的实用卫生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到“十二五”末,全市每千人口病床数达到4.5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加大扶持和促进中药事业发展力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中的独特优势,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药房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深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全面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
(五)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重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前提,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平稳度过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十二五”期间,全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改善人口结构。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普及国家“孕前优生检测”项目,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一批功能较为齐全的乡中心服务站,完善规范化村级服务室功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建立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机构投入,加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继续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
(六)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围绕打造河南体育强市和中国航空运动之都两大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整合和优化配置各方资源,搭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平台,推进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到“十二五”末,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0%,其中城市达到45%。加强城乡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体育中心、体育训练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县级全民健身工程,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开放程度。到“十二五”末,全市85%的农村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0%的城市社区建有健身路径。健全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发展壮大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加强竞技体育发展,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能力和竞技水平,大力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办好世界杯滑翔伞比赛等系列赛事,大力发展航空运动。发掘保护民间传统体育。建立和完善体育人才市场。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合理规划城乡社区布局,加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帮困救助、社会福利、人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继续开展“六大中心进社区”活动,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范围,扩大社区服务业规模。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市、县两级信息管理系统,把流动人口和吸毒、刑释解教、精神疾患等特殊人群纳入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探索建立网络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虚拟社会治安防控体制和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实行网上网下同步响应、协调策应,形成对网上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行为各负其责、快捷反应、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创新特殊人群管理,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建立以动制动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并重,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依法发挥作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管理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八)推进平安稳定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应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积极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基层综治组织和工作网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重点区域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社会治安动态防控能力。建立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工作,制定和完善极端气候天气的应急预案,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医药、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九)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和决策评估等制度,建立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的规则与程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加强科学决策程序的研究和制定,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信访制度,加强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完善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维护法律权威。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究的法制观念,强化公务员法制和责任意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推进政务、司法公开,保证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国防教育,巩固发展“双拥”成果,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第五章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指导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其他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是政府制定就业、保障、财政、投资、产业等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各县(市、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一节 完善规划体系
本规划是综合性、纲领性规划,规划明确的内容必须由专项规划和各县(市、区)规划来细化和充实,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必须由专项规划和各县(市、区)规划来支撑。为此,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完善各县(市、区)规划和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卫生、交通、环保等重点专项规划,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
第二节 实施规划分类指导
本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目标任务,是对市场主体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战略意图相一致。
本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扶贫救助、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任务,主要通过政府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本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调节收入分配、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执行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治手段,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加以落实。
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安排,将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按进度安排抓紧推进,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第三节 调整和完善政策
优化调整财政政策。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投入,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循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灵活运用产业政策。优先安排和引导资金、土地、能源、重要资源等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聚集,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发展。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运用经济手段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限制污染重、消耗高的产品生产。
调整完善投融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和环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企业和项目,鼓励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再融资,有效解决发展经济投入不足的问题。
实施积极消费政策。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老年护理等服务消费发展,引导消费升级,实现消费结构多元化。进一步规范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发展租赁消费等多种形式的信用消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第四节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二五”期间,全市拟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城镇体系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续建新建重大项目1360个,总投资6100亿元,其中“十二五”计划投资5500亿元。对规划中提出的重大项目,有关部门要制定项目规划,开展科学论证,多方筹措资金,抓紧开工建设。通过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各项政策落实,形成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的合力,保证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重大项目谋划。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工作,结合安阳优势,重点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支撑产业、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积极谋划储备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抓好项目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建立科学、规范、完备的项目储备库,切实形成“在建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实现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重大项目例会制度,加强项目的调度、督察,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市级领导分包制。继续完善项目联审联批联办制度,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上下协调、配合联动、形成合力。落实对关系全局、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由政府统筹规划布局并主导建设,纳入重点项目管理,在投融资政策、项目用地、建设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为重大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节 实施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把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阵地,着力实施“2344”工程,即依托安阳新区、产业集聚区2大载体,重点做大做强新能源、生物、装备制造等3大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国家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和河南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培育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4大战略性先导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兴产业产值比“十一五”末翻4倍,成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加快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把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战场,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以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集聚发展、兼并重组、循环发展为重点,着力实施“1269”工程,即着力抓好1个载体(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2带(安汤装备制造产业带、大白公路新型煤化工产业带)、6大基地、9个产业集聚区建设,突出做大做强冶金建材行业,进一步拉长煤化工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打造食品行业知名品牌,推进纺织行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冶金建材链条化、煤化工循环化、装备制造高端化、食品品牌化、纺织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传统产业创新能力、装备水平、发展质量、集聚效益大幅提高。
加快实施服务业提速行动计划。把提速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力,以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为目标,突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着力构建空间集聚、布局清晰、载体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
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建设和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把发展壮大中心城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载体,通过加快安阳新区建设,完善提升老城区功能,加快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安汤一体化进程,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水冶镇、白璧镇、汤阴县城、柏庄镇为组团的安阳大市区格局。同时,依托城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第六节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制,完善规划实施管理、评估制度,加强考核评价和民主监督,动员和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确保规划分阶段有效落实和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搞好规划与年度计划衔接。发挥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作用,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注重在发展方向与目标、重大任务、政策措施等内容上的有机对接,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重大任务等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解落实到各年度具体发展政策措施和发展建设项目上,使年度计划安排与规划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做好各县(市、区)规划与本规划明确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
完善规划监测评估。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部门要组织好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多角度分析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修改意见,保障规划目标实现。完善统计制度,加强对服务业、节能减排、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房地产等薄弱环节的统计工作,为监测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
加强规划考核评价。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围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纳入年度计划和目标管理,切实抓好落实,及时将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着重抓好约束性指标的考核,将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纳入到各县(市、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公共服务特别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加大规划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二五”规划宣传,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十二五”规划是“十二五”时期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和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的行动指南。全市人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解放思想,奋发图强,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而努力奋斗!
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圆满成功,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图书馆博物馆建成开馆,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当选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7.9万人,覆盖率达到9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3万人,覆盖率达到98.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5‰,低于“十一五”规划目标。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9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4.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平方米和32.3平方米,比“十五”末分别增加8平方米和4.5平方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年累计达到5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低于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6.4%,比规划目标高出26.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63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252亿元,增长65%,年均增长10.5%;全市1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了谢延信、周国允、吴新芬、王生英、陈建星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连续两届荣获全省文明城市称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坚持依法治市、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连年被评为完成安全目标优秀城市;“双拥”活动深入开展,第四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产业支撑较弱,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利用外资规模偏小,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健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经验
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无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我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安阳实际的发展路子。“十一五”成就表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定位准、内容实、见效快,在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的发展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破除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体制,把上级精神与我市实际结合起来,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努力探索符合安阳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重调结构、促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步伐。始终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谋划好项目、建设大项目,强力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始终坚持用开放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竞争力。
(五)坚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林业生态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更多的财力、更大的精力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斜,不断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二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市“十二五”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第一节 阶段性特征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人均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6000美元的跨越阶段,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将是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经济发展进入较快增长期。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我市进入了新一轮经济高涨期,2003~2009年经济保持了年均14.7%的高速增长。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基础进一步稳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将为我市“十二五”时期较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我市地处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较大,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整体比较适应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攻坚期。长期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和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有限。随着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过于依赖重工业、原材料业等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十二五”时期,我市必须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进入关键期。按照《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我市到2018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把安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在豫北地区构筑起以冶金、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建设交通物流、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商务信息中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任务仍然艰巨,同时周边城市竞相发展,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市只有在经济、社会、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在周边地区形成比较优势,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奠定决定性的基础。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将为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不会扭转,其蕴藏的巨大投资、消费潜力,将为我市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条件。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居民消费结构加快转变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将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契机。
(二)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将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后危机时代可能萌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将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提供难得机遇。我市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科技研发、技术应用上的后发优势,将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国家实施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战略,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使中部地区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进一步缩小我市与沿海地区的体制、政策差异,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政策驱动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创新动力,将带动我市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煤化工、能源工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和现代农业等相关行业加快发展。
(四)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移的关键期,沿海地区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把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市地处中原,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和教育科技力量,是晋冀鲁豫结合部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投资环境优越,具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条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五)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安阳中心城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水冶镇、柏庄镇、白璧镇、汤阴县城将成为安阳中心城市重要卫星城,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格局逐步形成;林州市、滑县将建成中等城市,内黄、汤阴县城将建成小城市;安阳新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九大产业集聚区将加快建设步伐,成为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我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六)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市场、体制及要素成本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释放。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十二五”时期,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一是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仍将存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短期内难以再现上一轮高速增长的景象,实现复苏要经历一个缓慢曲折而又艰难复杂的过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面临通缩和通胀的双重压力,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频繁变化,外需相对不足加之投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大,都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发达国家重树“再工业化”思维加剧了国际竞争。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产业回归”是核心,通过扩大出口来创造就业岗位和提高国民收入,亚洲市场成为主要目标,这无疑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增加了我市加快发展的难度。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等资源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矛盾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进一步突出,环境容量日趋紧张,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未来一个时期,国际社会将制定更加严格、涵盖更广泛的国际环境保护规则,这将对我市发展方式提出严重挑战。
从我市情况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占比依然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从需求结构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偏高;从要素结构看,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能源资源的消耗。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压力明显加大。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过于依赖重工业、原材料工业等能源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巨大压力。三是区域竞争态势更加激烈。我市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西部地区相比,资源、能源以及要素成本方面没有优势。从全省来看,主要经济指标位次还不靠前;从周边地市看,各地市都在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负重前行的基本态势依然存在,晋位升级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协调发展面临艰巨任务。我市“三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就业再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筹面临巨大压力,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立足安阳市情,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和开放合作、自主创新及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后发优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在发展中促进转型,以转型促进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互促共进、良性互动、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十二五”总体要求、指导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要求
综合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基础,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和我省、我市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以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以“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基本途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产业支撑、城市建设支撑、交通运输支撑、软实力支撑,着力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完善机制,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奋力打造富强、宜居、枢纽、创新、和谐的现代化城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第二节 指导原则
针对“十二五”时期新的发展特点,我市要坚持以下六项指导原则:
(一)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以城乡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立足点,以需求结构调整为突破点,妥善处理发展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转型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提高产业层次,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构建扩大内需拉动增长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跨越发展。
(三)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科教兴安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创新,形成以科技、人才、管理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坚持开放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坚持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培育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五)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改善民生长效机制,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民富与市强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综合考虑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未来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一)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依托区位优势,抢抓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夯实农业基础,强化工业支撑,抢占三产高地,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
(二)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建设,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把安阳建成全国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三)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安阳建成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
(四)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大力实施“三阳开泰”旅游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殷墟、红旗渠、周易、中国文字博物馆、林虑山太行风景区、曹操高陵、马氏庄园等七大品牌,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把安阳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五)中原经济区重要交通物流中心。依托铁路、公路、航空优势,构建对外联系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现代物流园区、会展中心、中央商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和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重要交通物流中心。
(六)中国航空运动之都。充分发挥航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航空体育运动,积极开展通用航空服务,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建设,组织好国内外重大赛事,把安阳建成中国航空运动之都。
经过5年的发展,力争把安阳打造成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三番,力争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处于前列,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明显推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9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5%;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宏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二)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主要预期目标。“十二五”末,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8∶59∶33;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30%;居民消费率达到3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城镇化率达到50%;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9%;专利授权数达到550件。
(三)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主要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达到26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达到10200元,力争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预期目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省定目标,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分别减少1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森林覆盖率达到21.3%;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根据总体要求、战略定位、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市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明确政策取向,采取重大举措,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效和重大进展。
第一节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新型工业基地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要求,以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强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把安阳建成全省现代新型工业基地。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按照有保有压、重点突破、提升档次的原则,加快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冶金建材和装备制造产业,拉长延伸煤化工产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由粗放向集约、由低端向高端、由规模向效益转变。
钢铁行业:坚持以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为重点,以全力打造千万吨级精品钢基地为目标,按照发展上游、做强中游、拓展下游的基本思路,强化产业链的有效连接,推进板材由热轧板向冷轧板升级,普通线棒材向优特钢、精品钢全面升级,普通管板向优势板材升级,扩大冷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机械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支持安钢加快年产120万吨冷轧薄板和年产25万吨冷轧硅钢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中高档汽车用板、家电用板、高档建材板、中低牌号硅钢等高附加值品种;推进沙钢永兴、亚新、新普等企业装备大型化改造,大力发展优质线棒材产品,做精做专抗震钢、高强度螺纹钢、齿轮钢、轴承钢等产品;加快凤宝年产200万吨高端油井管项目建设,扩大高附加值油井管、锅炉管、结构管、高压气瓶管等品种;加快钢铁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精、深方向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手段,持续改善经营环境,巩固和提升安阳在中原经济区钢铁行业的龙头地位。到“十二五”末,全市钢铁产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钢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作为全省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的优势和地位。
有色行业:围绕做强铅、铝、铜三大有色板块,推动原材料冶炼向高性能复合材料升级,实现有色原材料加工向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延伸,打造百亿级有色产业集群。加快三丰铜业高精度超薄铜板带、高导电子引线框架材料、电子接插件等升级项目建设,支持林丰铝电高性能复合铝材综合深加工、岷山富氧底吹和液态无焦炼铅工艺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三大有色板块全面升级。加快豫北金铅、安阳岷山等企业整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做大做强。到“十二五”末,全市有色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把安阳建成全国重要的再生铅回收利用基地。
建材行业:围绕建设千万吨级的新型熟料基地,加快湖波、中联、林丰铝电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及配套余热回收发电项目建设,整合下游粉磨企业,淘汰100万吨/年以下独立粉磨站,建立规范的集原料采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中联水泥安阳公司参与我市水泥行业整合,提升水泥行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层次。围绕打造“中原瓷都”,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比重,丰富完善产品品种,形成多规格系列化产品体系,形成100条线、1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材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把安阳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百亿级陶瓷产业集群。
煤化工行业:积极推进焦化企业整合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焦炉煤气和煤焦油最大化利用,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建设高水平、大规模的焦炉煤气和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加快捣固焦和干熄工艺改造,提升工艺装备水平,进一步拓展炼焦用煤品种,推进节能化、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以精细化工、二甲醚、乙二醇、煤焦油深加工为主导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重点打造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和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推进顺成、鑫磊煤焦油深加工和安化集团甲醇、尿素、碳酸二甲酯深加工项目建设,促进煤化工行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型升级。以新型煤气化技术为主导,结合安化集团现有产品,不断完善和延长后续加工产业链,逐步建成区域性农用化肥、国内知名的精细化工、特色生物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煤化工行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把安阳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装备制造:围绕做强做大专用汽车、数控机床、数控锻造设备、大型煤炭综采设备、轻工机械等成套设备,形成六大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安阳高新区和林州两个大型装备制造业加工区,加快推进全市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向加工区集中。以鑫盛机床、安阳锻压、轻工机械、凯地电磁铁、林州重机、莱必泰机械、宏源车轮、汤阴华兴机械、方快锅炉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安阳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水平发展数控机床、大型数控复合加工中心、光伏设备制造、全液压数控模锻锤、轻工机械、刮板机、液压支架、煤矿机械、电主轴、电磁铁、新型锅炉、节能环保成套装备及精密零部件、船舶自动化设备等高成长型产品。加大汽车零部件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企业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鼓励支持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同步开发、专业制造和配套能力,打造安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快林州铸园与一汽集团、中联新锐实业、长春华腾集团的战略合作,建设年产15万辆专用汽车、年产60万吨汽车铸件及精加工和25万根车桥总成项目,推进汽车零部件加工向整车制造跨越,全面推进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战略转型。到“十二五”末,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把安阳建成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纺织行业:加快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扩大清梳联、自动络筒、新型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精梳纱、无接头纱、高密高支宽幅织物比重,鼓励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复合纱线及新型面料开发应用,加快普梳向精梳升级,推进棉纱向高档布料和服装发展。突破印染产业瓶颈,重点在柏庄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逐步引导现有印染企业向印染园区集中,形成与下游产业衔接配套的生产规模。围绕打造“中国针织服装名城”,扩大高档针织内衣和巾类产品规模,推进产品由以中低档为主向中高档升级,由国内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向大中型城市发展。加快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以柏庄为主的制造、加工、商贸集聚区,以滑县为主的牛仔服装集中区,促进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打造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全市纺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把安阳建成中西部最大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
食品行业:依托汤阴、滑县产业集聚区,重点提升肉类屠宰加工、粮食精深加工、焙烤食品和酒类四大领域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培育软饮料、保健食品、专用食品和乳制品等成长性较好的行业,形成区域知名品牌,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支持今麦郎、益海嘉里等面粉企业发展专用面粉、挂面和方便面、冷冻调理面制品和饲料下游产品。以健丰饼业为龙头,向高端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方向延伸,形成以小麦深加工为主的粮食深加工集群。以永达食品、众品食业、诺金食品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搭建第三方公共低温物流服务平台,延长产业链,形成以养殖业、肉制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的肉类深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吉三多(北京)科技油脂公司建设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油脂、珍稀品种油脂、配方油脂、微生物油脂等高档专用系列产品,引领我市油脂行业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末,全市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把安阳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
(二)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快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等具有一定基础优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先导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
新能源: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新能源谷”,重点发展光伏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以三大光伏产业园区为支撑,依托新能光伏、安彩高科、中升半导体硅材料、凤凰光伏、欧美亚等5家重点企业,重点打造薄膜电池和晶硅电池产业链,积极发展聚光太阳能电池,抢占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制高点。鼓励新能光伏在发展非晶硅薄膜和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基础上,向光伏装备制造、光伏建筑、光伏并网电站等产业延伸,引领高端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安彩高科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TCO玻璃、非晶硅薄膜电池,打造专业化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加快欧美亚年产500MW单晶、多晶硅切片项目建设,建成单晶硅切片生产基地。加强林州中升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战略合作,改造提升年产3300吨多晶硅生产工艺,形成年产1.1万吨多晶硅的规模。加快凤凰光伏年产1800吨多晶硅铸锭、7500万片硅切片和50万套电池组件,红日集团年产1万吨磷酸亚铁锂和1万吨高性能锂电铜箔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多晶硅铸锭、硅切片、电池组件及应用产品。以安阳国际生物天然气产业园为依托,以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国际沼气工业化示范工程,将各种有机垃圾转换为生物天然气、固体有机肥、液体有机肥,实现城市有机垃圾的零排放。支持大唐临淇公司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风能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逐步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安阳)光伏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把安阳打造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新能源谷”。
生物产业:抓住国家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高新区、汤阴县、林州市、滑县产业集聚区生物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努力把生物产业打造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东泰制药、中农颖泰、利华制药、福鑫威尔、翔宇、蜀中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做大原料药、制剂、现代中药、高技术医疗器械等品种,推进喜树碱系类化疗药物、抗乙肝病毒、替代抗生素类原料和制剂等国家一类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新医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依托中棉所棉花转基因工程育种、市农业科学院基因育种和品种改良、滑丰种业科技公司粮种培育,打造全国棉花、玉米、小麦育种及推广应用示范基地。支持汤阴、内黄利用现有的食用菌、瓜果蔬菜栽培、优质苗木花卉繁育技术,推动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新品种,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增收。支持全丰农药、国丰农药、滑县红旗药业等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建成全省农药研发生产示范基地。以华康实业公司、丹尼斯克(安阳)公司等企业为支撑,重点发展生物纤维、特种植物精油、蛋白提取等,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豆纤维素、木糖醇、低聚异麦芽糖、特种植物产业化种植及综合开发生产集聚区。到“十二五”末,全市生物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力争建成国家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
电子信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做大、局部做强,重点发展平板显示、光存储、节能照明、电器元件、通讯产品、软件和物联网服务等产业。支持凯瑞数码光盘生产和光存储技术研发,尽快完成高倍速大容量可录类光盘、蓝光光盘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盘生产基地。鼓励安彩高科研发OLED平板显示器,积极推进光伏太阳能玻璃及低辐射镀膜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加快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积极推进林州重机公司虹膜识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数字城市”资源信息、网络办公租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软件开发应用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打造光存储、光电显示、节能照明等制造基地。
新材料:积极发展高性能合金材料、大豆功能性纤维、精细化工材料、超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及制品,重点建设新型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支持三丰铜业依托年产10万吨超薄铜板带项目建设,开发生产国内外市场适销的引线框架铜带和射频电缆带等高附加值产品。鼓励滑县华康实业依托技术优势,加快年产5万吨大豆纤维及制品项目建设,形成国内外知名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支持安阳钢铁公司、红岩铁合金公司等新型特种钢项目建设,打造特种精品钢基地。支持安化集团、宝硕焦油化工、兴亚洗涤等企业加快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形成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扶持汤阴县、滑县、林州市大力发展改性超高分子材料、氧化锆结构件陶瓷,加快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碳素特种电极等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尽快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新的突破。
节能环保: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实现重点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重点依托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建设,把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与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综合利用好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业链条。支持艾尔旺环境工程、锦华公司、安阳利浦筒仓、澳斯迪环保机械公司、方快锅炉、豫鑫锅炉等企业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绿色能源环保技术的研发和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生产,加快节能灯具的研发和生产,积极推进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建成绿色能源环保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设备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市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发挥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开发区和林州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汽车配件检测中心,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和扶持电动汽车及其配件的研发生产。支持林州顺丰、林州铸园、林州科能、中和众联、安阳成翔电器、河南龙鼎铸业、金钟电池等企业,重点研发生产小型电动汽车、旅游观光电力车、执法专用电力车、轿车制动器总成、高性能环保聚合物锂电池等产品。加快文峰区电动汽车项目的引进工作,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我市。到“十二五”末,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
航空制造:发挥安阳航空运动、航空设备制造优势,抓住开放低空飞行的政策机遇,加快发展轻型飞机及其零部件、航模和其他飞行装备制造等通用航空产业。以安阳神鹰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ibertyXL2飞机制造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与世界知名通用航空公司的合作力度,引进更多通用飞机制造项目。推进安阳豪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轻型飞机零部件生产、销售基地项目建设。以安阳高安模型科技发展公司和安阳揽羽模型发展公司为骨干,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扩大航模、伞具、热气球等产品的生产规模;积极争取纳入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通用航空产业,努力把安阳打造成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三)发展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抢抓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集中全市传统行业最优的资源,积极与国内外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重组我市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纺织企业,借助外力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推进我市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政策性引导支持,强力推进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冶金行业销售收入超300亿元、装备制造和煤化工行业超200亿元、食品和纺织行业超100亿元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若干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企业集群,迅速壮大优势产品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300亿元企业达到3家~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到8家~10家。
(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研发中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企业经济管理的融合,推动管理业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大力推动企业销售服务电子化,引导企业建立营销管理系统,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异地监控、技术交流和应用培训等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研究制定我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选择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装备、食品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以点带面,推动“两化”融合全面开展。
(五)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围绕提升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大质量兴市战略推进力度,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县(市、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围绕战略支撑产业和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名优产品集群,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技术,积极争创国家质量奖和省长、市长质量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争创全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安阳市知名商标为重点,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市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名牌商标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加强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在全市形成重视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精心培育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自觉保护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的良好氛围。到“十二五”末,全市争创“省长质量奖”2个~3个、“市长质量奖”15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3个、河南省名牌产品40个、河南省优质产品60个;争创全国驰名商标达到5件以上,河南省著名商标达到200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