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块令人瞩目的人才高地——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培养点、1个院士领衔的导师群体、265名博士后……近年来,南京军区着力探索高端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批部队急需优秀人才,催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不求我所有,但求我所用
前不久,在江苏省“海内外博士项目对接会”上,有44名博士选择了南京军区总医院。这一高端人才“群栖”现象,彰显了该军区博士后队伍建设的蓬勃活力。为吸引青年才俊,他们探索了精确化、精细化培养人才的路子,为人才营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内部挖潜资源共享。他们充分利用名师团队、学科专业、实验平台等方面优势,努力实现人才共用、资源互补、强强联合,促进优质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某集团军针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研发平台相对缺乏的实际,与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单位建立协作关系,聘请25名专家担任导师和顾问,实现了作战部队、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科技对接,为博士后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军地合作互利共赢。实践中,他们坚持军地“双轨驱动”,为培养博士后高端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去年,为有效解决影响军民健康的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疾病等治疗难题,该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动与中国科学院、江苏某药业等国内13家科研院所和医药生物企业“联姻”,开展“粘膜感染疾病创新疫苗”技术及产品联合攻关,课题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期间“863”计划项目。
国际交流借才引智。近年来,该军区医疗卫生系统博士后站先后与英国剑桥大学等10多个国际科研机构展开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选派14名优秀博士后出国做访问学者和短期研修,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聘请32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博士后导师,为博士后拓宽科技视野、催生创新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好钢放一线,良才当先锋
他们紧紧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推动高端人才群体不断解决信息技术、装备维护和卫勤保障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
在课题攻关中求突破。他们充分发挥重大课题牵引作用,积极把博士后推到科研攻关一线挑大梁、打头阵、当先锋。某部队博士后张江牵头研制的“某网络综合侦察系统”,重点解决了网络突破和拓展等技术难题,产生了重大军事效益,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名博士后,历时10年集智攻关,探索出某链球菌致病机理,为减少非战斗性减员、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任务锤炼中长才干。他们着眼完成一项任务解决一批作战难题,取得一项成果提高一次创新能力,统筹安排博士后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在重大活动中摔打锻炼。某集团军博士后刘勇主动请缨参加全军防空兵实弹演习,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攻克难关,使该部实现了某新型防空武器系统的“首次实射、首发命中、发发命中”。455医院博士后王巍巍担负上海世博会应急医疗保障任务,出色完成抢救治疗任务,被上海市表彰为“科技启明星”和“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在成果应用中见成效。南京军区注重引导博士后紧贴实战需求,把科研成果推向军事应用,融合到训练作战一线。某集团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出8项成果,在提升作战指挥效率、提高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
花香自有蝶,业兴方才聚
他们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科学管理机制,创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为多出人才、快出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抓模式创新。2003年,某集团军成功设站,开创了一线作战部队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先河。他们还首创“站中站”培养模式,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5家单位设立博士后联合培养点,既促进了设点单位学科建设的发展,又扩大了该军区博士后工作的规模效益。南京总医院连续两次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狠抓绩效控制。他们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完善了博士后进、出、管、训、用等方面39项规章制度,确保博士后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科研管理上,落实全程监理,跟踪问效机制,严把导师聘任、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开展优秀博士后和导师评选活动,有效激发了博士后的工作动力和创造活力。在出站考评上,严格标准条件,先后有8人因未完成科研任务被退站处理。
热情服务。他们牢固树立“链条式”服务理念,成立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发挥机关职能部门作用,在科研硬件配置、项目管理、助手配备等方面搞好保障。努力推开“一站式”服务模式,投入数千万元改建实验楼、建博士后公寓、配备生活设施,积极协调解决家属随调、子女入学等问题,营造出凝心聚力、纳贤聚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