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数据,2012年,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量为6207吨,同比增长23%,出口额为7492万美元,同比增长6.6%,出口均价为12.0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3.1%。尽管出口量比2011年增长不少,但与前两年相比并没有实质性增长。
临床经久不衰
从1929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以来,距今已经有70年的历史。在这70年里,抗感染药物和其他药物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大批的抗生素和合成抗菌素药物。但是由于青霉素抗生素的抗菌谱广、活性强,特别是其低毒性是其他抗生素或合成抗菌素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作为世界上首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青霉素一直长盛不衰,不仅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青霉素至今仍为广泛应用的药物。
更重要的是,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成功地从青霉素裂解出6-APA,由此合成了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此外,由青霉素扩环得到7-ADCA、GCLE,合成出大量头孢类抗生素。随着半合成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和临床上的大量需求,青霉素更多地作为合成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原料,并成为最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之一。
我国于1951年由科学家童村主持,在上海首先试产青霉素钾获得成功,接着在上海筹建国内第一家抗生素厂——上海第三制药厂,并于1953年开始生产青霉素钾。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青霉素工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全国青霉素生产企业不断增多,产量连续多年大幅增长,生产技术水平、成本、收率、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力也都不断提高。很快我国便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青霉素工业盐生产和出口大国。
盲目扩产带来副反应
但伴随着我国青霉素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盲目上马、扩建项目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企业低价竞争也一直没有停歇。2007年,新一轮的扩产开始上演,青霉素工业盐的产能迅速扩张到8.5万吨,而国际需求约6万吨,产能过剩40%左右。
在扩产因素的刺激下,青霉素工业盐出口价格再次陷入低谷。而在这一轮的价格战中,多数企业选择了转产,并将产业链向6-APA、阿莫西林、7-ADCA等下游产品和制剂延伸。经过几年的产品链下移,曾是我国出口金额和数量最大的原料药龙头品种的青霉素工业盐,目前已较难再挤进出口前5位的行列,年出口金额更是下降到1亿美元以下,让出了抗生素出口老大的位置。
分析2012年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单月情况发现,在年初低价消耗部分库存后,自3月份价格反弹,较难得的是,后几个月出口价格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态势,维持在12美元/公斤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全部出口至印度。
2012年,全国共12家企业拥有青霉素工业盐出口实绩。与前几年相比,2012年青霉素工业盐在出口企业构成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占据青霉素工业盐出口头把交椅的河南新乡华星药厂已逐步退出了生产供应队伍;2011年占有一定出口比重的鲁南新时代制药也已撤出市场;而东风药业和威奇达中抗制药两家在2012年实现出口供货,并一举跃居四强行列,与前两大出口供应商哈药集团和石药集团共同占据了该产品83%的出口份额。
近两年,国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了管理,2012年8 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厉的“限抗令”正式实施。由“限抗令”带来的冲击向产业链两端继续延伸,尤其对上游抗生素原料药企业的影响最为严重。
同时,环保压力一直是悬在青霉素生产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刃。2012年初,联邦制药、石药中润内蒙古工厂因环保问题曝光,被当地政府限令停产整顿。而导致包括青霉素工业盐在内的众多大宗原料药出口持续低迷的根本症结——产能过剩问题,短期内仍无法彻底解决。可以预见,2013年,青霉素工业盐出口行情难有较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