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4/11/19 0:00:00 来源:
未知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从重处罚七种生产销售假药情形
正义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 徐盈雁)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解释》共十七条,将于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韩耀元介绍,《解释》主要规定了八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明确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明确了生 产、销售假药罪严重情节的认定标准;明确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特别严重情节的认定标准;明确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生产”的含义;明确了对医疗机构及其 工作人员从严惩处;明确了危害药品安全的非法经营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了办理危害药品安全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明确了“生产、销售金额”的 认定标准。
记者看到,《解释》采取列举的方式,对实践中易发、多发,并且危害性严重的生产、销售假药的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了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七种情形, 分别为生产、销售的假药以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或者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避 孕药品、血液制品、疫苗的;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注射剂药品、急救药品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生产、销售假药的;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 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生产、销售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假药的;两年内曾因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其他应当酌情 从重处罚的情形。
《解释》还对共犯、罚金刑、单位犯罪、假药劣药的认定等作了规定。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