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6/8/4 0:00:00 来源:
未知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7月16日,计划投资50亿元的通化东宝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破土动工,为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绿色转型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通化医药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驱动的活力和动力,突出 在“高”“新”上做文章,医药主导产业加速壮大,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竞进全市发展的“龙头”。上半年,通化医药高新区实现GDP144.1亿元,同比 增长39.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99.8亿元,同比增长19.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亿元,同比增长17.6%。各项主要指标增 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数据是枯燥的。可是,一踏上这片创业热土,就能感受到一股刚毅自强、生生不息、创新进取的精气神,正引领着通化医药高新区扬帆远航。高端项目,高新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攻坚之年。3月1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通化市建设向南开放窗口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建设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列入重点任务,高新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发展是第一要务。省里对通化医药高新区的定位和关爱,让高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和绿色转型发展中,有了底气和决心。市委、市政府营造的创新发展的环境 和人人想事干事的氛围,为我们做好工作创造了条件。”通化市政协主席兼通化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纪凯平告诉记者。
走“高端制造”之路,引进大项目、高端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区域发展。通化医药高新区构建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产业为两翼,以 医药健康、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食品加工四个产业园为四轮,实现“一体为主、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
内盯本土,外瞄高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通化医药高新区围绕规划布局,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以情招商、以惠招商,对外瞄准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大 型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招商引资;对内引导本土大型药企入驻、推进现有企业扩能改造,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上半年,通化医药高新区 相继签订15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168亿元,其中医药类项目6个,投资总额98亿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67%。
聚势强发力,大项目竞相落地。走进通化医药高新区,只见塔吊林立、桩机轰鸣,尽显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
在总投资30亿元的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十多台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占地420亩的园区土地平整已经完成,6栋厂房拔地而起。项目负责人白鸿东 说,园区一分为二,医药园区将整合资源,“唤醒”沉睡的药品批准文号,形成不同药企、不同药品济济一堂的盛况;食品工业园从长白山食品到药食同源保健品 “一网打尽”,一个年产值千亿元的“巨无霸”园区呼之欲出,势与通化打造大健康产业同频共振。
向高新科技要动力,向高附加值产业要效益,带来的必将是品牌崛起、产业升级、集聚辐射效应不断凸显。投资50亿元的东宝生物医药产业园,以蛋白质生物药的 研发和生产为主体,同时进行基因修复等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辅以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产品涵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领域,所 有产品均在本产业园实现最终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0亿元的紫鑫笙愉园人参产业园、12亿元的紫鑫金桂园科技孵化器……一大批科技和技术含量高、辐射力大、经济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展现出通化医药高新区大项目、重点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2016年,通化医药高新区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9项。今年上半年,该区开复工项目17项,完成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17.4%。
“今年,高新区项目建设成效堪称高新区历史上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一年。”通化医药高新管委会副主任管士成说。思路决定出路,“高端制造”在通化医药高新区正掀起热浪。
创新思路,深谋远虑打造发展蓝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化医药高新区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在招商引资、行政管理、土地经营、项目建设等方面,以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推进发展创新,成为经济新增长极和城市发展新平台。
进厂房、看企业、谈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充满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通化医药高新区全力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 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科技部给予“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火炬计划、创新基金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政策资源,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等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围绕“医”和“药”,突出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树立高新区“科技前沿、创业沃土”的品牌形象。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充分 发挥院士工作站的辐射效应,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今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企业5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5个以上。新建立企业工程研究开发 中心1家,新组织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组织申报和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20项以上。
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动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成为通化医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依托孵化器培育,通化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攻克了林蛙壳提取抗菌肽技术,以往被当成废物扔掉的林蛙壳,被研制生产出30多个系列产品。从 孵化器毕业后,该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康元长白山林蛙产业园项目建设风头正劲,通过林蛙深加工的产业化,园内10多户企业年实现产值将达500亿元。
今年3月,通化医药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早在2014年他们就被列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全国高新区期盼的“双试点”高新区。
政府搭舞台,企业唱大戏。通化医药高新区科技创新注重打造平台建设,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依托高新区建立的院士工作站,设立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基金,组建了生物 技术中试转化中心,申请并得到国家批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期间,还谋划了国际医药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心、医药信息技术与资料服务中心等10 个科技创新重点建设项目。这些平台对未来企业的孵化、中试、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优化环境,打造特色激发经济活力
环境是第一支撑。通化医药高新区全局一盘棋,上下一股劲,在服务上立壮志,不断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
今年,通化市向通化医药高新区授权、委托权限2211项,为高新区打造行政审批项目最少、服务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环境,结合项目审 批“全程代办”服务,高新区最大限度做到了办事不出区,充分减轻企业负担,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落实“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即“一个重点 项目、一名包保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小组,一抓到底”,加大对项目建设落地投产跟踪服务,加快项目落地投产,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
以超常规的全新速度向前推进,“十三五”开局不到半年,通化医药高新区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尤其项目建设从动议到完成前期工作再到正式动工,走完必要程序的时间不断提速。
吉林万通集团盛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奎林告诉记者,为了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高新区领导抽调精兵强将,实行包保服务,以“事不过夜”的精神,加班加点为企业服务。
大突破之年,通化医药高新区以区域崭新形象打造新名片,投资2540万元进行园区供水、供热、亮化、绿化、排水和规划展示厅维修工程建设,提升园区承载项目能力。
产业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在这里茁壮成长。通化医药高新区 充分利用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集成优势,争取国家和省医药产业项目优先在高新区实施,积极扶持和推动医药企业的集团化进程,更好地发挥大企业集团对产业发展 的带动作用,高新区产业集群也正呈现出加速成形的图景。
强化医药业与其他健康产业联动,实现医药、物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投资5亿元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投 资4亿元的康美中药材大宗现货交易平台、投资1亿元的广东淘店创新创业产业园……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的建设,将打造全产业链套,为区域内落户工业企业提供 必要服务和便利条件。
抢抓全市向南开放窗口建设的机遇,通化医药高新区还规划建设保税出口加工区、物流港、金融中心等现代化园区,与周边县区合作,探索建立“飞地经济”产业园,重点加快与东南沿海发达区域的产业对接,突破空间掣肘,吸纳当地的优势资源有序进入高新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全力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高端医药产业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排头兵,努力成为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