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医药行业将迎来两个大事。
创新药企代表微芯生物终于要在下周一上市了。随着其上市,微芯生物将超越自身成为中国创新药的符号和标志,相信很多医药界人士都会去关注其上市初期的表现。
周末有消息说,新版医保目录发布可能于下周发布。医保目录的调整影响着整个制药业,届时,将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忧的人大概会更多些。
实际上,最近两周,医药行业的压力有加大之势。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医保控费已从药品向耗材、检验项目发展,形成正在合围之势,对全行业形成影响。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行业是有压力,但一些创新走在前面的企业享受到了新产品快速纳入医保的好处,只是未来优质的投资标的会越来越稀缺。
医保控费“红线”下的检验项目大降价
8月1日起,杭州市正式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除了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实行零差率销售外,还对影像和核医学类、检验类共两大类59个项目降价。从调整前后的价格表来看,很多检验常规项目收费降了20%,降幅较大的血栓弹力图试验下降了43%、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下降了31%。同时,杭州市上调了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程度高且价格偏低的四类、五类手术项目的价格,以及部分诊查费、护理费、注射费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杭州市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有降有升,是在医疗费用总量控制下的腾挪。国务院在《“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要求,到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力争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水平。根据国务院的这个文件等,地方制定了相应的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目标,大多在7%至8%之间,也就是每年医疗费用增长的幅度不超过7%至8%,相当于划了一线“红线”。经对杭州13家省级医院2018年收入统计,收入结构中,医疗服务占29%、药品占36%、耗材占17%、检查检验占18%。在医疗费用总量控制前提下,要提高医务服务收入,就要从药品、耗材、检查检验等费用中腾挪,杭州市称之为腾空间、调结构。
随着新生儿出生人数的增长、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了杭州的先例,各地或将效仿。只是目前国家医保局和多个省份重点在做的是降低高值耗材的价格和费用,待这项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或许就会着手对检验、检查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这对生产检验、检查耗材,从事检验、检查服务的公司不是一个好消息。
高值耗材大降价中也有受益者
7月31日,国务院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表示要治理高值耗材价格虚高。不仅要逐步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加强全国高值耗材价格共享和监控。还明确要建立高值医用耗材基本医保准入制度,实行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管理,逐步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实现“以量换价”。
《方案》发布时,安徽刚刚完成了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两种高值耗材带量采购价格谈判,拿出2018年度全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骨科植入脊柱类的70%、眼科人工晶体类的90%使用量“以量换价”。最终,骨科植入(脊柱类)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达到95%;眼科(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
《方案》发布的同日,江苏省阳光采购联盟展开了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双腔起搏器等高值耗材价格谈判,拿出55家三级医院全年采购量的70%用于此次联盟采购。据参与价格谈判的企业透露,支架按单个品种谈判,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1.01 %,最高降幅66.07%;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谈判,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
《方案》发布的前一天,江苏省南通市公布髓内钉、止血材料带量采购谈判结果。南通市拿出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上一年度髓内钉总采购量的60%、止血材料总采购量的70%来 “以量换价”。官方未公开谈判结果,据参与谈判的知情人士透露,首轮谈判在原有价格基础上打7折起步。
有着国务院的《方案》,高值耗材价格谈判将很快在全国各地推行,对医疗器械行业形成冲击。不过,就如仿制药4+7价格谈判,优势企业将受益于价格谈判。在南通市带量采购中,髓内钉产品进口厂家全军覆没,上市公司大博医疗及浙江广慈、创生中标。江苏省支架带量采购中,11家企业参与价格谈判,最后,乐普医疗、微创医疗与国外的美敦力、雅培4家企业中标。
未来医药投资更多机会或在科创板
2月,复宏汉霖的生物类似药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4月27日正式上市。目前已被上海、广西、天津、贵州等多地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最新的中标价格1398元/瓶,较原研药价格低了将近40%。这说明真正的好药是能快速进入市场,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即使价格较原研药降幅较大,也还有非常不错的利润。2018年,利妥昔单抗在我国的销售金额为35.35亿元,是绝对的大品种。
8月12日,科创板将迎来生首家物医药创新公司挂牌上市。尽管目前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没有申请在香港生物板块的多,相信在微芯生物的引领效应影响下,以及我国储备大量的生物医药创新公司资源,未来,医药板块更多的投资机会或许在科创板,而相当比例的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医药公司面临业绩持续下滑、被迫退市的风险。
2018年,香港生物板块开板以来,已有歌礼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华领医药、君实生物、基石药业、康希诺生物、迈博药业、翰森制药等10家左右国内生物医药完成IPO、挂牌上市。目前,还有10多家在上市申请排队中,包括复宏汉霖、亚盛医药、东曜药业、和黄中国医药、天士力生物、康蒂尼药业、中国抗体制药、康宁杰瑞等。除此,国内多家CRO、辅助生殖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公司也实现了在香港交易所的IPO。
但香港市场的成交量明显不如国内市场,对创新企业的认同度也不如国内,一些生物医药创新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后“跳水”,至今的股价表现也不是很好。随着微芯生物的上市,国内好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会更多地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其中,不乏一些业绩快速增长的公司。如8月6日完成问询的百奥泰,国家药监局已安排8月份对其申报上市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只要现场检查和样品检验合格,公司将获得新药上市许可。而有了利妥昔单抗首个生物类似药的审批经验,阿达木单抗的审批时间也会大幅缩短。2018年,阿达木单抗全球销售额达到199.36亿美元,同比增长8.2%,已是连续第7年摘得全球药品销售桂冠。2018年8月,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百奥泰生物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是国内首个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物申报上市。
从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融资情况来看,科创板有着大量的生物医药等创新公司的资源储备。今年上半年,生物医药等创新公司共获得120多亿元的融资,金额在2亿元以上的公司有首药控股、中逸安科、深睿医疗、岸迈生物、湃隆生物、雅创医药、润东医药、康立明生物等21家。其中,融资金额在5.5亿元以上的,就有博瑞医药、乐普生物、燃石医学、德琪医药、诺成健华、艾力斯医药等6家,特别是诺成健华、艾力斯医药融资金额在11亿元以上。
目前,30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有一批受政策限制的中药注射液企业,还有一批生产低端仿制药的公司,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好的创新前景的公司不多,在医保控费日趋严格的政策背景下,这些没有竞争力的公司业绩将日趋难看,渐渐失去投资价值。而科创板的政策优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上市,经过初期非理性炒作后,未来,科创板生物医药公司的投资优势将显现。当然,科创板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估值体系,现已上市的创新能力强的医药公司估值也会提升,未来,医药板块的估值水平会严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