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市场分析 > 医药改革是否会颠覆药品市场结构

医药改革是否会颠覆药品市场结构

中国虎网 2007/8/11 0:00:00 来源: 未知
10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高度关注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锦涛同志的讲话,为长期拖延的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11月23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医卫服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努力保证人民公平》,进一步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 而此前,国家发改委出台《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计划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到2010年政府要兑现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诺——全体居民都得到基本医疗保障覆盖。 在WHO承诺压力下,在中国最高领导人做出表态之后,以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医疗体制改革,已进入加速阶段。从卫生部获得的消息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预计将在2007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卫生大会上宣布;财政部有消息透露:2007年在计划医疗卫生服务上追加1000亿元人民的财政投入,主要投入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去。 对于医药行业的企业家、经营者们来说,除了知道政策动态,更重要的是能够预测政策带来的效应。 医改对药品市场影响 1.药品市场:总量扩大 据卫生部《健康报》公布数据,200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到659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仅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其余56%由个人支付。相较之下,欧洲发达国家政府负担80%~90%卫生总费用,美国政府负担45.6%,泰国政府负担56.3%,都远远高于中国。 以全民医保为导向的医疗改革,意味着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承担起更大比例的医疗卫生费用;也意味着,今后国家财政将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全民基本医疗保健上。而政府追加的投入,也将带动居民更多地消费医疗服务。 因此药品市场,将跟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的扩大而的增长。当前我国医保覆盖面仅30%稍多(包括保障程度较低的新农合),而在未来的3-4年内,医保覆盖人群将扩大的近100%,而且随着新农合等保障程度的逐步提升,未来10年药品消费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药品市场:结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药品市场的整体扩大并不是医疗改革所带来的全部效应。我们还必须考虑药品价格调整、新农合和城市社区卫生体系推进所带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会极大的改变药品市场结构。 10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如同医疗卫生保障的两张网。这两张网的惠及对象,应该涵盖并支持中国百姓的最基本医疗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就近看得上病、花少量的钱看得起病。”卫生部的表态,说明了未来国家财政部追加的财政投入,将主要被用于新农合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除了政府财政倾斜方向,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基层医疗单位的职能得到恢复和强化,双向转诊等,都将改变医疗市场的格局。 笔者认为:在医疗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的大格局下,在重视基层医疗服务单位的政策导向下,医药市场结构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高端医院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 三甲医院目前占据医疗服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随着政府强化基层医疗单位服务功能,伴随财政措施引导,三甲医院的患者人群将被分流,因此高端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萎缩。 当前,三甲医院的门诊中,50%以上的门诊病人将被分流到基层医疗单位。门诊分流后,三甲医院的职能将逐步恢复到疑难杂症、大病重病、教学科研上。 虽然三甲医院门诊量可能下降,但是因为医保覆盖面提高、保障程度提升,三甲医院的用药量可能下降,但用药金额,可能并不会有很大下降,仍将是白热化竞争之地。 ·中档医院将加速分化 原二甲等中档医院,目前地位尴尬,预计将出现分化。一部分可能会被出售,条件较好的将会转化为三甲医院,部分效益差、规模小的医院,可能会被转化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其他服务机构。 ·基层医疗单位:进入快速发展期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含乡村卫生室等)等公立基层医疗服务单位,预计今后几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也是在药品限价、药监不断强化、医改推进等大背景下,少有的呈现繁荣景象的用药市场。这在行业受到政策调控影响进入冰期的时候,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至少对于部分厂家,非赢利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已成为战略性市场。 3. OTC市场:繁华消散、回归本原 在反商业贿赂的大背景下,国内不少企业纷纷押宝OTC市场,希望在缺乏产品力和研发能力的条件下,获得自己的利基市场,甚至部分企业孤注一掷,撤销医院队伍,全力开拓OTC。 但应注意的是:小病去药店、大病去医院的消费模式,是我国医疗费用过高的恶果,是反常现象。国际上,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OTC产品的销售比例都只占据药品制剂销量的15%左右。越是缺医生、越是医疗费需要老百姓自己承担,OTC的比例就越高;越是医疗服务保障程度高,OTC占药品市场的份额就越低。国家提升医保覆盖面,对OTC市场来说,却未必是利好消息。 更糟糕的是,我国基层医疗单位如何用药呢?未来类似北京、上海正在推进的社区卫生模式可能被推广到全国的基层医疗单位:用药集中挂网招标、平进平出,这样就会极大削弱药店的价格优势;而辅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诊疗费的做法,更是会严重冲击小病去药店的用药模式。且日前发改委已发出风声,要把所有的OTC产品赶出医保目录,一旦实施,更是祸不单行。 笔者认为,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和深化、OTC价格管理的改革,当前药品市场中,OTC药品占比过高的现象将逐步得到改善,OTC市场繁华消散,回归到正常的水平,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工业企业如何应对变革 1. 大方向:看清形势、树立信心 医疗改革在未来3-4年中,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这种推进很显然将给国内的医药市场格局带来极大冲击。但是不管政策怎么变化,形势如何诡谲,企业家们要坚信:中国制药业的明天是无比美好的。原因有二: 一、 国民老龄化速度加快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二、 医保覆盖人群,将在未来几年中翻两番。 看到了这些,就应该坚定扎根制药业的信心。虽然医改、降价、监管会带来很多冲击,但中国制药业的前景是无比美好的。 2. 小趋势:提升第三终端投入 国内制药企业也好,外资制药企业也好,都要看到,医改政策推进下,必然导致药品消费结构重心下沉,三甲等高端医院用药停滞甚至萎缩;而另一方面,基层的非赢利医疗单位市场份额将急速上升。 看到这种趋势,专利药品企业需要将销售重心下沉到县级医院,以应对农村医疗消费扩大后,新特药用药量增长的局面。而普药生产企业,则要将工作做到农村去、做到社区去。 非赢利基层医疗单位作为第三终端,目前已经上升到战略性市场的位置,那么就必须针对这些市场,设计针对性的策略,进行重点投入,只有这样,普药企业才能生存下去;而新特药企业才能保证伴随着市场的成长而成长。 3. 有远见:确立核心力营销战略 对于有实力、有远见、有雄心的制药企业来讲,受医改、药监、降价三项政策冲击,虽然面临短暂的困难,但更意味着:大量中小制药企业即将被淘汰,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何才能面临挑战、抓住机遇呢?笔者认为,制药企业家们要研究规范药品市场的生存法则、营销规则,尽早确立起核心力导向的企业战略,有意识的强化企业的薄弱环节,从管理、资本规模、研发、品牌、渠道等五个方面着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意识的走规范化发展之路。只有这样,生存下去,并且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