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价格行情 > 盲目发展 维生素C产业调整箭在弦上

盲目发展 维生素C产业调整箭在弦上

中国虎网 2010/1/13 0:00:00 来源: 未知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涨价?扩产?压价?联盟?减产?再涨价……供求关系跷跷板上上下下的背后,是中国维生素C产业十几年来一波三折却并不新鲜的剧情和宿命轮回。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2008年维生素C出口总量为8.5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出口金额为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平均出口价格为8.69美元/公斤,同比增长82%,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

  去年11月的全国原料药交易会(秋季)上,东北制药、石药集团、华北制药、江山制药“四大家族”的VC报价均在80元/公斤左右,出口价维持11美元/公斤上下,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大受益者。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资深专家俞观文介绍:“2007年下半年VC价格开始上涨,2008年受环保停产、限产影响,加上2009年的持续不景气和国际金融环境等因素,VC的价格坚挺已经持续了近3年。”

  作为我国医药工业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目前国产VC已经占到全球市场近九成,VC与其衍生物占出口金额比重高达40.42%。我国VC产品质量可靠、成本价格低廉,具有明显的竞争力。随着罗氏、武田、巴斯夫等国外企业陆续退出VC生产领域,我国在全球VC市场的话语权渐强。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持续3年风光的VC市场刺激了国内企业的新一轮扩产。除已明确公布的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外,宁夏启元、安徽泰格生物等也已经着手扩建或新建VC项目,甚至一向以青霉素工业盐闻名的河南华星,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VC转产。粗略估算,除传统“四大家族”外,国内新增VC产能将超过8万吨。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VC表观消费量14万吨左右,我国现有VC产能约12.7万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近90%,加上正在扩展的产能,将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据此,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工信部消费品司联合开展了VC行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2012年,我国VC行业产能将持续过剩。国家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控和引导,加强行业监管势在必行。

  结果公布后,资本市场已经纷纷调低了对VC概念股的关注度。

  “发改委此时进行VC行业产能摸底,正是为在确保固有优势不被出口大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将结构调整好。”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表示,出口结构的调整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前提,产业结构的根本就是企业的产品结构。

  资料显示,我国VC行业曾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1992年~1996年,我国VC产能增长很快,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约80%的产品供出口,VC很快成为我国首个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产品。1995年~1998年之间,国内企业纷纷上马,由于罗氏大幅度降价,国际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国内VC生产企业全部亏损,多数企业停产,损失惨重。

  按照工信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8年本)》,VC明确被列入国家限制类投资项目;2009年8月,国家又明令“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此番VC行业调查已经传达出国家对于行业监管和VC产能控制的清晰信号,下一轮更大力度的产业调整已箭在弦上。
 
  从市场价值规律触发结构调整,从而达到产业优化的目的,中国VC产业已数次被“置于死地”,却始终未得根本的“新生”。在当下的利润赚取和长远的市场优化之间,VC产业究竟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现?

  最新报道

  发改委:抑制维生素C过剩产能势头

  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2009年12月30日召开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发布会”上,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李宁宁表示,维生素C等产业或产品中,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的势头堪忧。目前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包括停止审批和建设内外资新增维生素C项目,对于已建、在建和已批未建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对违规企业已颁发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撤回等在内的措施,以应对维生素C产能过剩的势头。 
 
  全球维生素C产能高度集中,除荷兰DSM公司拥有部分产能外,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制药集团等五大企业。我国现有维生素C产能基本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而全国已建、在建维生素C产能与规划拟建能力相加,比现有能力还高80%。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到2012年我国维生素C的产能将远远超过全球需求,不仅导致产能过剩,还将引发出口的新一轮恶性竞争,这将大大削弱我国在国际维生素C市场的话语权,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