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0/4/23 0:00:00 来源:
未知
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时光,但是医疗机构采购制度的改革一直难以推进。当又有一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下称《规范》)摆在业内专家面前时,除了十年来悬而未决的老问题之外,新问题也随之产生。
《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到,迄今为止,在价格控制
、支付结算
、供应体系这三大问题上,《规范》至今未讨论出结果。
“质量优先”期待操作细则
在《规范》的总则里就提到:
药品集中采购必须坚持质量优先
、价格合理的原则。其中,价格问题最有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优先是一个容易细化的因素。《
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到,在药品质量方面,是否获得过相关奖项,是否通过国家GMP已经被列入质量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中国药品质量标准的不统一,因此统一规范中也难以有统一的质量评价细则。
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并不适合谈论药品统一标准。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药品法》规定了两种标准,药监局实施的是四种标准,外资
企业执行的是国际标准,国内仿制药按照国内的仿制药标准,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招标中必须建立一个客观
、可评估同时可追溯的标准,光靠专家是不行的,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是没法进行质量衡量的。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除了国家标准,那些地方和质量相关的药品遴选标准都不是特别准确,目前看来比较准确的是GMP的标准,可以说,后者比前者的质量保障可靠度高,如果凭借此加分是不大会产生异议的,但仍有一个缺点存在,即没有严格定量。
可见,如何对质量水平高低的标准进行细化,成为目前集中招标采购中一大难题。于明德表示,也有人建议可以把对药品质量的追踪
、检查、处罚过程中的不良记录和药品不良反应记录作为扣分项目。据本报记者了解
,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记录样本量不足
,且是企业主动上报
,因此
,该因素尚不具备参考的条件。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