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0/6/21 0:00:00 来源:
未知
个案提供:马鑫良(山东某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终端推广经理)
出诊医生:老骥伏枥(上海某营销机构策划经理)
杨昌顺(上海某药企市场部经理)
[主诉]“产品拉企业”路漫漫
R药企的产品较多,但市场知名度不高,多以普药为主,在当地并无较大竞争力。企业属于典型的“捡漏”公司,借助省外代理商的力量“把本地姑娘嫁得远远的”,这是公司延用至今的产品营销策略。况且有些代理商也不愿意代理本地产品,只代理省外市场保护得好、有足够利润空间的产品,R药企正是抓住了代理商的这个心理,靠省外代理商操作几个包装独特的产品以及本地普药的销售利润过活。
近几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年轻有为的李经理担任R药企的营销总经理,他指出,靠代理商生存迟早要走下坡路,若能在省内操作公司的一种心血管缓释片,一来可以打造此产品品牌,二来可以借此产品提升企业知名度。R药企考虑良久,同意了他的构想。
两条腿走高端 在李经理看来,“缓释”本身就是卖点,强调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代谢等过程,以延长药效,可借助市场上心血管缓释制剂厂家不多的优势开始在省内招商。但多数业务员对此产品信心不足,高端市场上的心血管药物比比皆是,成就一个产品品牌并非易事。为了鼓励销售人员,李经理多次召开动员大会,还拿出了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激励机制,同时借用其他厂家高端市场常用的营销手段,如医药网站招商、专业媒体软文宣传、药交会摊位推广等配合省内代理人的操作。产品推广政策的灵活性让业务员感觉激励代理商困难不大,30多元的零售价对多数代理商而言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代理商应该会考虑。
事实上,李经理也没有更合适的营销策略,他认为,产品已经“提取”了营销费用,只要遵循市场保护规则,同时约束代理商,拿出营销费用配合市场开发就可以了。
经过近两年的市场操作,该产品的销售量开始上升,但知名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李经理多次为业务员打气:“某企业推广一心血管产品时,在北京召开学术推广会后迅速打开全国市场,无非借助公众媒体和自身品牌影响力。而我们目前的目标很低,在当地打响品牌绝对没有问题。”于是,R药企继续招商,继续配合代理人推广,开发打造地方品牌。
与此同时,R药企也认识到,所谓代理商就是代理人通过关系和渠道打进医院,以某市来说,大大小小的医院有二三十家,若由代理人垄断某市,则只能做几家医院。在处方药不能在大众媒体打广告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知名度让每个市区有影响力的医院都能用此产品,逐渐获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同才是最终目的。因此,R药企一方面鼓励代理人深挖细耕,一方面要求业务员走下去,和医院医生沟通,让医生逐渐认同产品。在此基础上,R药企通过一些推广模式(如配合医生撰写论文等)逐渐接触更多医生,赢得医院认同。
以变应变走普药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R药企踌躇满志地推广该产品时,该产品却受国家政策影响,零售价由原先30多元降到10多元,代理商已无利润空间。R药企高层研讨认为,该产品可能会走上死路。李经理却比较乐观,在他看来,经过两年的运作,产品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关键在于如何寻找一种更好的模式继续操作。
事实印证了R药企高层的猜想,所有代理者逐渐放弃该产品,他们强调彼此合作愉快,但“不可抗因素”使他们只能忍痛割爱。李经理却不愁,他又有了新的营销方案:放弃代理制,走普药路线,要求所有业务员和经销商沟通,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经销商多会进货。果不其然,多数经销商愿意进此产品,原因在于R药企前期的“学术推广”使一些经销商对产品早有意思,只是一直拿不到货,虽然现在产品价格大跌,但对经销商而言并不重要,因为经营普药不能简单靠“加价”,而要靠“走量”,多数经销商仍愿意接受此产品。
随后,李经理要求业务员把工作重心由医院转移到经销商身上,尤其要多接触经销商的工作人员,即负责发货人,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情关系。其中的“潜规则”不言而喻,鼓励商业公司的发货人员派送自己的心血管缓释片,而多数医院对此并不反对,毕竟医院前期一直在用这个产品。
目前,R药企的工作重点仍为经销商,李经理的目标是在全省打造品牌产品,再以产品带动企业影响力,进而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目前来看,此营销战略方案有一定效果,却不显著。不过,李经理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力,当前的R药企正积极筹措营销方案,在终端市场(诊所、卫生院、药店等)继续推广此产品,在李经理看来,打造品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产品带动企业”这条路必须要走,他相信R药企的明天会更好。
[初诊]单腿跳,跑不远
打造品牌,就是要塑造一种公信力。对于处方药,其主旨人群有两类:其一是经销商或代理商,其二是医生。当然,由于消费者行为的转化和OTC产品的特性,药店店员和消费者的影响力也将越发重要。
那么怎样获得这种品牌公信力呢?
做品牌,首先是韧性。就是要坚持做,长期做。滴水穿石,其力不小。该缓释片虽然经过两年的市场操作,知名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销售量上升,走普药路线仍能保证进院和销售。坚持是一种投入,历史是一种资本,这是打造品牌的基础。
其次,韧性之外,关键是产品。这是李经理值得商榷和补足的地方。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说过一句话:“建立一个影响久远的伟大品牌,首先要有一个有吸引力的产品。这一点无可替代。”无论是打造全国品牌抑或是区域品牌,搞自营、代理或经销,产品无力,品牌势必无力。本案的心血管缓释片,从后期降价的力度来看,该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和抗价能力相对较弱,在政策频出的医药市场,风险自然较大。
第三,单腿跳,跑不远。李经理只重视“推”,招商传播和推广、发展代理商,不重视“拉”,没看到其对品种的品牌包装。市场推广也只是采取了勤沟通、赞助论文等简单形式,没有看到产品的学术化工作。
正因为上述原因,李经理想通过该产品带动企业品牌,进而提升其他产品销售量的营销方案才会效果有限。至于普药营销的成败目前还不好预估,但只要保持持之以恒打造品牌的决心、信心和耐心,市场是会有所回报的。
[处方] 增加品牌策划
一个好的学术概念,一套经过整合和策划的学术物料,一组卖点清晰、创意独到的传播武器(如DA、故事型专题片、终端传播媒体等),配合已有的市场工作,都可以大幅改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因为消费者体验一个品牌的过程分为4步,从认知体验到购买体验,再到使用体验和价值体验。如果不能在认知体验环节中有到位的品牌表现,其后的市场工作难度就会加大。(老骥伏枥)
[次诊]思路不清,难成品牌
通过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影响力,这一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打造产品品牌的思路不清楚。李经理有意在高端市场打造产品品牌,亦即在二三级医院市场的医药专家领域打造产品品牌,可随后的品牌打造手法却借用了其他厂家的医药网站招商、专业媒体软文宣传、药交会摊位推广等营销手段,这三种手段除媒体软文外,都是招商的常用手法。可见,在操盘者心目中,“高端市场”的医药专家和运作“高端市场”的代理商并没有区分开。品牌打造该以谁为目标,一开始就没有明确,没有定位,也没有理清思路。思路不清楚,市场行动就飘忽善变。所以,代理商一提出因不可抗因素只能忍痛割爱时,李经理立马将产品转为普药操作,心里还“不愁”!
总体看来,由于操盘手李经理品牌运营高度不够,导致品牌打造指引下的战略执行飘忽不定:心里想着在高端医药专家领域打造产品品牌,品牌资源的实际投放却主要在代理商群体。在降价之后,代理商集体退出,李经理又转入R药企比较擅长的普药物流继续努力,品牌资源投入自然也就退出高端市场,转入医药商务物流领域。品牌打造缺乏定位和聚焦,终将无所成。
[处方] 坚定打造高端市场品牌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明确打造品牌的战略思路,战略执行才能不出偏差。李经理选择的心血管缓释药属于处方药,有一定的特点。在笔者看来,只要有一个独特的卖点、价格合适,就可以在医院卖好。因此,在降价之前,该产品还是具备承载品牌的特点,可以背负R企业打造品牌的重任,操作得当,持续下去,还是可以慢慢磨出品牌的。
现在的问题是:降价了,政策环境变了,品牌战略思路是不是也要变呢?答案是否定的,战略思路可以不变。眼前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增加每盒药的粒数,二是增加每粒药的含量。R药企可以在原有药量的基础上翻两倍或三倍,让药价达到或超过原先的30多元,这样医院市场还可以继续做。更长远的方法是,充分比对缓释剂型和普通剂型在疗效、质量方面的差异,找出缓释剂型的优势,向发改委提出不按“差比价”执行,积极寻求提价,但操作比较难。眼前的方法是延续医院市场运作的持续性。长远的方法,做成了,自然是好事,做不成,也不至于市场就没有了。(杨昌顺)
[再诊]半生不熟,难成大器
降价之前,产品销售量开始上升,即产品刚开始完成前期医院开发,经过代理商的辛勤劳作,终于可以开始逐步上量了。一般而言,这个阶段也就是部分医生刚刚了解产品并开始试用,离成为处方习惯还有一段路要走,产品最多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在处方药的产品生命周期中,只有大量医生在内心深处认可产品并主动大量处方,才能认为产品进入了成熟期。这个时候,推广和宣传力度可以逐步下降,产品逐步进入普药市场领域,以期获得更大范围的覆盖,让尽可能多的人群使用产品。
可是李经理的心血管缓释药,由于竞争激烈,代理商撤出后,高端市场医药专家的处方惯性恐难维持较长时间,此时,产品又通过普药商务领域的医药物流大量铺货,“送货人”激励得再好,也无异于缘木求鱼、无源之水。最好的情况是,其他公司还有不同剂型的同类产品在推广,李经理继续“捡漏”,跟着卖点货,不至于饿死,一切回到原点。
因此,李经理不坚持在高端市场奋斗,在产品半生不熟的情况下转战普药领域,无异于死路一条。
[处方] 自建队伍介入高端医院市场
李经理还有一个自相矛盾之处,他曾向R药企提出靠代理商生存迟早要走下坡路,且不论此观点的对错,既然提出了代理制的弊端,那么R药企就该不靠代理商了吧,可是不然,李经理后来还是在靠代理商搞“试点”!
笔者以为,既然李经理已经指出了代理制的弊端,就应该勇敢去克服。不代理,那就自建队伍。若担心风险太大,那么产品大降价后、代理商打算撤出的时候,就是企业低成本进入的最佳时机,其风险甚至比企业一开始就自建队伍开发医院要小得多。降价后,代理商没有利润不愿推广,但企业还是有利润的,尤其是增加剂量后,利润也在增长。一般来讲,这个利润完全可以支撑一支队伍的生存和发展。
可是,李经理已经让产品进入了普药商务领域,还有救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医药物流已经发货了,那就发吧,但是要逐渐收缩。赶紧建立队伍接受无人管理的医院市场,用大规格高价产品全面替代被降价的产品,积极处理由此造成的各种问题:物流乱象、医生异议处理、代理商补偿等等。相信假以时日,代理商主动放弃的地盘在被企业细细耕耘之后,还是会获得丰收的。
李经理打算在终端市场(诊所、卫生院、药店等)继续推广此产品,笔者以为切不可取。理由一:没有高端医师的推介及处方带动,又缺乏大量媒体传播,OTC难有销量,诊所及卫生院也难成气候;理由二:该产品为处方药,OTC销售有限制,宣传也受限制,品牌更难打造。最终就是死路一条。
有了队伍,有了产品的终端铺货,有了稳定销售,才有像R药企这样的小企业打造品牌的基石,品牌也必将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而提升,带来销售的增长,实现品牌与销量的良性循环,最终带动企业品牌的提升。(杨昌顺)
[总结]造品牌“不抛弃,不放弃”
笔者要向以李经理为代表的企业高管表达敬意。无论是做销售,还是做品牌,在严酷的市场面前,都需要保持这样一种“韧性”,借用那句流传甚广的台词,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应该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无论是改变公司的营销惯性路径,说服企业决策层做自营省,还是鼓舞销售团队士气,做好招商和医院终端深耕,直到两年的市场操作后遭遇国家降价70%的困境,而不得不根据形势调整到普药路线,并通过与经销商的发货人维护关系,保证能进院,而2年市场积淀下的终端品牌效应,也保证了“多数经销商愿意进此产品”,医院不反对、产品有销售。
此过程需要市场操盘手的智慧、担当、勇气,以及更重要的韧性。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