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0/7/2 0:00:00 来源:
未知
在香港地区与屈臣氏不分伯仲的万宁,在内地市场却与屈臣氏的经营业绩差距明显。记者昨日获悉,原7-11华南行政总裁李佳惠已经到万宁中国上任CEO一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换帅是为了破解万宁在内地市场遭遇的水土不服。
万宁新帅面临强大对手
据悉,万宁中国新上任的CEO李佳惠在零售行业打拼超过20年,曾管理超市、大卖场、健与美连锁店、便利店等。值得注意的是,李佳惠在就任马来西亚Guardian健与美连锁店高管时,将该品牌的店铺网络拓展至250家以上,使其一举成为该业态的领军品牌。实际上,李佳惠多年前曾任万宁中国区行政总裁。李佳惠在上任万宁中国CEO后曾表示,今年上半年万宁在内地开店21家、关店3家,到年底希望将门店数量增至200家。
不过,这次李佳惠在内地市场面临强大竞争对手。公开资料显示,万宁目前在国内20多个城市拥有183家连锁门店,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屈臣氏已将门店数量增至600家,覆盖内地26个省会和超过100个城市。
有知情者透露,如果以化妆品零售店赖以生存的“坪效”来衡量,屈臣氏的“坪效”至少是万宁的三倍以上。据悉,屈臣氏的A级店铺年销售在2500万元左右,B类店铺也在1600万元左右,而万宁则只有400万-500万元。
重复屈臣氏定位阻碍发展
据了解,万宁和屈臣氏主要经营健与美产品,销售范围包括护肤品、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等。按照这两家企业的门店规模、经营品类看,它们的业态介于便利超市与综合类超市之间,属于专业连锁超市。
在香港市场,万宁和屈臣氏“难分伯仲”,这与两家企业在内地的市场地位反差明显。对此,有业内人士将其原因归结于屈臣氏先于万宁进入内地市场,“万宁2004年进入内地市场,比屈臣氏足足晚了15年”。不过,这并非决定因素,在零售市场中,后来者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翠微大厦和百货大楼,物美之于京客隆都是如此。
“相似的店堂布置、重合的代理品牌、同样走物美价廉路线的自有品牌……就连DM宣传单也让人难分彼此。”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他们大多表示,万宁与屈臣氏在定位、门店选址和销售品类方面很像。
提升运营水平改善盈利能力
实际上,在香港大本营与万宁不分上下的屈臣氏,已经通过自有品牌赢得了内地顾客。去年,屈臣氏华北区总经理英达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占比已超过屈臣氏总销售的10%。
“不会以屈臣氏作为竞争对手,关键是做好自己,”李佳慧在上任万宁中国CEO后做出表态。
不少零售专家也表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并非是屈臣氏挡住了万宁的发展之路,而是万宁在经营中缺乏特色。
规模效应是连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万宁在内地市场的扩张之路并不顺利。2004年10月,时任大中华区总裁的麦瑞琼曾表示,2-3年内在广东新开30家门店。然而,直到2007年3月,万宁华南区店铺总数仅为11家。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目前,限制万宁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很多门店不盈利,而这折射出万宁内地团队运营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的现状。一般情况下,如果半数以上的门店盈利,企业才能大规模扩张。在该人士看来,万宁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单店的管理水平,以实现盈利。【作者:李铎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