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0/11/4 0:00:00 来源:
未知
日本药企在中国的业绩显然无法赶上欧美企业发展的脚步,现在,重新夺回失去的中国市场成为日本药企保持业绩增长的首要选择——
“希望一切从头再来。”长谷闲史在谈到中国市场时感叹道。面对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全球制药企业纷纷抢滩,这其中也包括多家日本药企。最早来到中国的日本企业却“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经过了30年的竞争,日本企业在中国的业绩显然无法赶上欧美企业的脚步。
随着专利药的纷纷过期,日本药企的日子很不好过,为了实现业绩提升,日企已把中国市场作为业绩回升的“救命稻草”。继安斯泰来宣布其未来五年针对中国市场启动的“腾跃计划”后,今年业绩不佳的武田制药也把业绩增长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市场上。
近年来,武田制药在中国的发展并不理想,2007~2009年期间连续亏损,亏损金额已达10926.7万元,因此,如何摆脱困局已成为其十分棘手的问题。
目前,重新夺回失去的中国市场成为日本企业保持业绩增长的首要选择。
日本最大的制药商武田制药CEO长谷川闲史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司正在规划未来10年的中国业务,以摆脱当前营收不佳的局面。
日本第二大制药商——安斯泰来制药集团的CEO野木森雅郁也明确表示:“将加大对亚洲市场的开拓力度,重点扩大中国市场的业务。”
“咸鱼翻身”?
过去数十年,日本制药的经营重点始终放在本国市场的开发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原研药企业,主要利润来源于自主研发的新药。对于海外市场,日本制药公司惯常的做法是授权销售,主要依靠国外公司的营销队伍来销售他们的产品,但是随着专利到期、竞争激烈等原因的影响,该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市场。
在华的日本企业中,武田制药的业绩最不理想。公开资料显示,天津武田2007~2009年间连续亏损,亏损金额已达10926.7万元,2010年1~6月仍处亏损中,金额达233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亏损1239万元。力生制药目前的长期股权投资已从初始投资4142.828万元,缩减到2009年末的2383.38万元,缩水57.53%。
其业绩的糟糕使其中国合作伙伴甚至有放弃继续合资的打算。
今年9月10日,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将其所持天津武田
药品有限公司25%的股权在产权市场挂牌转让。力生制药称,如能成功转让,不仅能挽回此前在该参股公司上的亏损,还能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
武田遭遇的业绩尴尬并不只在中国市场上,其全球业绩也不太理想。以武田为例,根据其在年中发布的业绩报告,净收入下降了43.1%,跌至641.1亿日元,约合7.4亿美元,而销售总额下降了6.4%,至3547亿日元。还失去了胃肠道药物兰索拉唑在美国的专利保护,后者的销售额下滑44.6%至387亿日元。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