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企业信息 > 五篇读者来信揭看病贵 称医院卖药猫腻多

五篇读者来信揭看病贵 称医院卖药猫腻多

中国虎网 2010/11/25 0:00:00 来源: 未知
 生意社11月23日讯 曾经,医生被人们视为最神圣的职业之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在我国,医生却越来越得不到民众的尊敬了,甚至屡受抨击。个中原因,与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乱收费、高收费问题不无关系。今日这组读者来信反映医院通过多开药、开高价药等手段“掏”患者腰包的现象,相信很多患者都经历过。
 
  读者来信一:医院卖药猫腻多 病人成了冤大头
 
  今年2月,孩子鼻炎又犯了,带他到市里某个大医院去看。接诊的是个女医生,问了孩子情况,又看了看鼻子,然后就动手开方子。单子开好后,女医生特别关照说,交完钱后某张单子还要拿到她那儿去。我以为交费拿了药之后,她还有问题要特别交待一下,于是拿着她要的交费单子再上楼。这时,她从办公桌下拿出两小瓶药水,说要用这个药水每天清洗鼻孔。此时我才明白,她这两小瓶药水要99元,就是刚才她开的这张单子上的价钱,不过单子上开的不是药,而是诊疗费什么的。
 
  其实从药房里拿的药不贵,为什么这个医生手中却另有药呢?里面的奥秘不言自明。
 读者来信二:回扣诱惑实在大 医生欢喜病人愁
 
  医院为什么会多收费、乱收费呢?其原因是将医生的收入和病人的花费挂钩。我所住的这家医院每个科室都有承包的指标,医生收一个病人住院会得到100元的奖金,给病人用药都有回扣。这样一来,大病小病医生都会建议你住院,给病人开药尽量开高价药、进口药,或给病人多开药。
 
  许多医生用的新药、进口药都是药品推销代表上门推销的。我在医院住院期间,就常见推销药品的代表来找科室主任,特别是有些推销药品的女孩,打扮得十分性感。
 
  面对昂贵的医药费,我常常想: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能由国家来统管医药呢?医院的收支由国家来管,医生可以拿高工资,但不能跟看病挂钩,这样才能减少医院的腐败,对患者有利。
 
  读者来信三:大夫设法施“诱饵” 患者家属上“贼船”
 
  去年年底,母亲生病住院,床位医生在用药时把我叫去,说现在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用A药,治疗效果一般,另一种药是B药,效果好,但不能进医保报销,需要病人家属签字。我知道医生在玩把戏,用B药他肯定会拿大笔回扣的。于是说,就用A药吧,反正又不是什么大病。医生听了很不高兴地说,用A药就不用签字了。
 
  过了一会儿,我哥哥来了,说刚才医生把他叫去了,问母亲用什么药。哥哥说他签字了,用B药。哥哥不知道这里面的一切,上当了。
 
  医生后来对我说,反正你们是一家,只要有人同意用B药就行了。事后我一看账单,B药比A药贵十几倍,还不能报销。没办法,这是我们自愿选择用的药,就是追究医生责任,他也会一推干净。
   读者来信四:药品拿了一大堆 不知得的什么病
 
  前几天,笔者胃部不适,去本地一家著名医院就诊。不到早上8点,门诊室外就排起了长龙。等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轮到我了。接诊的是一位老中医,他问了我的年龄和姓名,我正想告诉他我的一些症状,只见他拿起笔,在处方单子上龙飞凤舞地开了一页的药。完了他将单子递给我,让我去药房取药,然后就开始接待下一位患者。
 
  从我坐下到他开完药,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老中医没有望闻问切,甚至没有仔细询问我的症状,就草草地下结论、开药单,这样的诊治效果令人生疑。我到药房划了一下价,总共150多块。望着手中一兜子大包小盒的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
 
  读者来信五:一次号只看一颗牙 为解痛只好再掏钱
 
  今年5月,我口腔内上下各有一颗牙齿发炎,疼痛难熬,到附近的口腔医院诊治。我花了14元挂了号,诊治时医生说,一次只能看一颗牙,你自己选择先看哪颗牙。我感到很困惑,医生却说牙病治疗都是这样的。为了解除痛苦,我只得再挂一次号,医治另一颗病牙。
 
  无独有偶,前不久,我又犯牙病,还是去这家医院诊治,预检处的护士让我到口腔内科治疗。我挂了号来到口腔内科,医生看了后说,这颗病牙已无法修补,只能拔掉,但要重新挂号到口腔外科去拔牙。于是我只能再挂一次号去拔牙。
 解决看病贵 先治“以药养医”
 
  人们都说,世界上,有两个职业是最神圣的,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救死扶伤,被誉为悬壶济世的仁德之士。然而,不知从何时始,在我国,教师和医生却越来越得不到民众的尊敬了,甚至屡受抨击。个中原因,与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乱收费、高收费问题不无关系。而这两个领域的乱收费所推高的上学贵、看病贵,再加上畸高的房价,构成了三大民生问题,这“三座大山”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
 
  今日本版刊登的这组来信,反映医院通过多开药、开高价药等手段“掏”患者腰包的现象,相信很多患者都经历过。诊疗疾病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患者几乎没有话语权,医生开什么药、让做什么样的检查,患者一般都得听命照办。东西贵了可以不买,可是看病买药(尤其是医生开的药)的钱,患者不得不花,生怕耽误了治病。可如今治病犹如无底洞,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钱。
 
  据了解,2009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60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5952元。一次住院费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是农民年人均收入的1.12倍。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医生诊断需住院而病人未住院的比例高达25.1%,其中主要因“经济困难”的占70.3%。
 
  今年初,人民网开展两会热点话题“医改”调查。结果表明,看病贵仍是当前公众看病就医的最大问题,因此,群众最期盼的就是新医改能够切实降低看病就医的花费。
 
  但是,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远远不足,现今医疗体制也存在缺陷,我国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运行模式不可能在短期内终止。典型例子是,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的发生在湘雅二医院的药价虚高现象:“出厂价仅为15.5元的芦笋片,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等多级代理、层层加码后,卖到患者手中时竟涨到了213元,加价率高达1300%”。这种药价虚高现象并非个别现象。11月14日,有网友在杭州一论坛上发帖称,自己在公交车上捡到一个U盘,发现标题为“泰瑞医疗”的word文档里面有各种名目的费用,并称医生一个月光开一个品种的药品,就能拿成百上千元钱,回扣多的有数千元。一位在医疗领域工作了30年的全国政协委员透露,按照去年我国门诊量、次均医药费、药费占比等数据计算,全国医疗机构仅门诊开药的回扣就高达520余亿元。眼下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一些价廉物美的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的目录后,会立即从药品市场上消失(群众称之为“见光死”),然后改头换面以高价药重现市场。
 
  医疗体制改革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的国家进行改革尤其困难。因此,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任重道远,但又责无旁贷。可以说,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提升医疗服务的价值,扭转以药养医的畸形现状。刘建华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