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6/27 0:00:00 来源:
未知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日前对外透露了生物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
根据该路线图,在“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将以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为重点,通过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以及生物服务外包等,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一位接近规划编制的人士透露,王昌林的另一个身份是《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组组长,“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里很多核心内容都在这路线图里。”
战略机遇期
王昌林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时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生物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时期,是继续做大、加快做强的战略机遇期。
这一判断主要基于我国以及全球生物产业将持续增长的态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上透露,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生物产业开始快速增长,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6000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16000亿元,年均增速达21.6%。
除此之外,张晓强认为,在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产业化、产业聚集发展等方面,“十一五”期间亦取得显著成绩,这为生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来自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也支撑这一判断。例如,全球生物技术药物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14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销售额的比重为16%,预计2020年,该比重将超过1/3。
全球新药研发外包快速发展。据统计,2006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中的外包比例为22%,到2010年研发外包支出占研发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40%, 2010年世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为300亿美元。
此外,我国医药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随着我国人口增长,老龄化加速,医药体系不断完善以及居民支付能力的增强,我国药品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已达537元,较上年增长25%。但与发达国家人均300美元仍有较大差距,增长空间较大。
在上述诸多因素之下,全球生物产业快速增长的态势将会持续。
“预计到2015年,全国生物产业产值将超过4万亿元,到2020年,产值将达到8万亿~10万亿元。”王昌林说。
产业路线图
王昌林表示,“十二五”时期要着力提升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生物农业,积极培育壮大生物制造,加快发展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外包产业,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王昌林详细阐释了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及生物育种产业发展路线图。综合来看,主要聚焦于加快研发和产业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国际化几个层面。
“医药工业不是做大的问题。”王昌林说,“核心问题是怎么做强,就是怎样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新药。”
对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要在 “新药创制、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4方面开展重大行动。具体而言,包括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肝炎艾滋病防治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化学药、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等品种的产业化专项等。
作为目标,生物医药产业力争到2015年,若干自主知识产权新药投放市场;大品种技术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一批药品制剂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达50%以上。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加快研发。到2015年,常规医疗设备产品基本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高端生物医学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取得突破,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生物农业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提升种业的核心竞争力。“生物育种产业路线图”提出,要继续组织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生物育种重大工程,推进种企兼并重组,到2015年,培育具有高产多抗高效的动植物新品种200个,累计推广面积5亿亩,产业竞争力大幅提高。
生物制造则要突破原料缺乏和技术不够成熟的制约。到2015年,生物基产品占石化产品比重达到10%以上,发酵工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促进轻纺工业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减少30%以上。
生物能源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原料问题,此外是如何提高技术的经济性。要重点发展和完善木薯乙醇、马铃薯乙醇等非粮淀粉类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争取在纤维素酶水解技术上有所突破。在生物柴油方面,仍将维持以废弃油脂为主,以林木油果为辅的原料供给结构。
此外,要大力发展研发以外包服务业和生物信息业为主体的生物服务业,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CRO(合同研究组织)。王昌林认为,生物产业国际化的途径,可能要以生物服务外包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生物技术价值链分工,逐步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上述不同产业领域的路线图均提出相应的政策诉求,例如要完善药品注册制度、价格管理、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完善生物安全评价与监督管理支撑保障体系等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 “十二五”期间,将以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为主线,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生物新技术新产品重大成果产业化,着力培育市场需求,着力深化国际合作,着力强化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