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7/14 0:00:00 来源:
未知
□ 郭晓丹
归口:既管质量又管价格
市场:仿制药机会增多贸易:欧盟市场中转渠道
瑞士虽非欧盟成员国,但依旧是欧洲最重要的药品市场之一,也是医疗领域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主要中心,并拥有诺华和罗氏两家跨国医药公司。2010年,瑞士药品市场价值为49亿瑞士法郎(合40亿欧元),同比增长3.4%。瑞士的医疗保健支出占整个GDP的10.7%,是世界上医疗保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总体医疗保健支出和药品支出中公费医疗比例的不断提高,对国际药品供应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归口:既管质量又管价格
瑞士的主要监管主体为联邦卫生部的药品监管局(Swissmedic),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瑞士所有医药产品,不论在瑞士国内市场销售或出口都必须获得药品监管局的批准,批准依据为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且药品价格也属Swissmedic的管辖范畴。Swissmedic与包括EMA(欧洲药物管理局)在内的多国医药监管当局都有着紧密联系。
Swissmedic的工作包括注册和审批,但是由瑞士联邦政府决定最高药品公开价。该价格的计算依据为药品生产出厂价、流通成本和2.5%的增值税。卫生部联邦办公室(FOPH)为已批准药品价格和药品报销的最终决策部门。如果FOPH对某个药品实施积极的报销决定,则该药品30天内列入特殊药品清单。药品的价格和报销状态每三年审评一次或专利到期后重新审评,但是某些被认为具有特别创新价值的药品价格可以上调20%。从2012年开始,仿制药将可以进入特殊药品清单,前提是这些药品的出厂价低于专利药品价格的10%~60%。
市场:仿制药机会增多
以瑞士法郎计算,从2009年到2013年,瑞士药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预计到2013年会达到66亿瑞士法郎,其人均药品支出依旧处于欧洲最高水平之列。
瑞士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医疗保健体系,早在2008年,其卫生支出就达到552亿瑞士法郎(约合502亿美元),预计到2013年该项支出将会超过619亿瑞士法郎,占GDP的比例在50%以上。其中,处方药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预计到2013年市场份额将达52亿瑞士法郎,占整个药品市场份额的78%,但随着瑞士鼓励仿制药的使用,未来可能会给处方药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目前,瑞士最大的处方药治疗类别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整个处方药销售额的20%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制剂、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用药以及抗肿瘤药,且未来5年内各治疗类别排名很难发生变化。
由于瑞士医药工业创新能力较强,其专利药品占整个药品市场的比例在65%以上。OTC药品市场增幅低于处方药,未来3年增幅在2%左右,到2013年OTC药品的市场价值将达15亿瑞士法郎。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瑞士逐步实施成本限制措施,某些药品将从处方药转为OTC,而最有可能的就是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产品。在瑞士,OTC药品可以在非药房销售,但并未规定药品清单,这使药房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促进了OTC药品的销售。
过去5年间,瑞士仿制药市场呈迅猛发展之势,已经从2005年的2.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亿美元。根据国际知名调研公司BMI预测,未来3年,仿制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到2013年达到7.3亿瑞士法郎。目前,瑞士医保目录上近70%的药品已经被仿制药替代,高于欧盟整体水平。
贸易:欧盟市场中转渠道
作为仅次于德国的欧洲第二大药品生产国,瑞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产品贸易国之一。随着医药生产成本的加大,瑞士药品企业对药品生产外包的需求日益增大,并不断将其生产和研发基地向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印度和中国转移。尽管如此,在这些国家生产标准未大幅提高和生物等效性生产标准未广泛实施前,外包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小分子药品领域。
瑞士药品生产商生产的产品90%用于出口,在世界药品市场中占约9.5%的份额。随着仿制药市场的扩张,来自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制药商将目光投向瑞士,未来进口也将持续增长,而瑞士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和生物等效性要求与欧盟的接轨进一步为进口提供了便利。目前,欧盟已经取消了从美国和瑞士进口的所有药品关税,至此,8610种药品出口将从零关税中获利。
如今,瑞士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医药贸易伙伴。2010年,我国对瑞士出口医药产品2.8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5%,主要出口产品为西药原料、制剂、生化药品和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其中助听器、激素类原料药以及解热镇痛产品占有相当大比例。2011年前5个月,我对瑞士医药产品出口已超过1.6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46%,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原料药实现10倍以上增长,西药制剂的增幅也在421%以上。进口方面,我国今年前5月从瑞士进口医药产品达到5.9亿美元,同比增幅在44%以上,主要进口产品为抗血清生化药、激素类药品和心脏起搏器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欧盟药品进口中41.5%来源于瑞士,且多种注册资料可以互认。因此,将瑞士作为中转渠道进入欧盟市场,对于我国医药企业来说无疑是可行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医保商会)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