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企业信息 > 外资紧握中药专利 “洋中药”大肆返销中国市场

外资紧握中药专利 “洋中药”大肆返销中国市场

中国虎网 2011/10/31 0:00:00 来源: 未知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药品,但其知识产权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权却被卖给了瑞士诺华公司”的帖子引起热议。

近年来,外资药企利用中国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缺陷,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来获得中国中药知识产权,或利用研发优势直接注册中成药专利和商标,然后再将“洋中药”返销中国市场,已成多款中成药的“国际惯例”,我国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就开始持续出现逆差。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我国国粹的中医药,亟须增强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才有望巩固国内市场并成功走向世界。

中成药外贸频现“逆差”

记者在北京市场做调研时发现,不少顾客面对药品保健品专柜中的各类包装不同、价格各异的中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买哪种药好,这时售货员从柜台中取出价格较昂贵的“洋中药”对顾客说,这个是进口的,疗效可比本地生产的“纯中药”好多了。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05%;进口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持续出现出口逆差,2010年逆差额增势加大。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进口量要远大于出口量,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近年来,日韩、东南亚等国家从我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再行提炼加工后高价返销中国市场。同时,外资药企迅速收集研究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并申请专利。与此同时,国外药企到我国申请专利保护的中药数量却在逐年增长。并且目前全球至少有70多个国家制定了草药法规,世界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正以年均10%-20%的速度递增。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吃“洋中药”的时候,外资药企也正在因此赚取巨大利润。

“洋中药”的标准化意识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中医院临床应用中医药的比例在明显减少,中医药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由此出现了中医事业萎缩和人才匮乏的现状,中医医院和中医人员被严重“西化”,中医拒绝用传统方式给病人诊治,中医特色优势也由此淡化。

作为“国粹”,中国理应在中药领域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但近年来,中国中药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始终未见明显增长,一直停留在1700项左右。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在中国申请的中药专利高达1万多项。据媒体报道,我国大约90%以上的中药都没有申请专利。

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瓶颈。有业内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中药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申请专利的难度较大,而且不少中药作为保密的秘方存在,尽管疗效显著,但药理却难以验证。由于每种药都需要大量的临床药理试验,这将推高中药的研发成本,使企业不得不用高价将“自种的果实”让外人“摘走”。

保护中药应重抓知识产权

申请专利遭遇标准化难题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无力,目前的传统中药正在受到返销中国的洋中药的巨大冲击。

“好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都在中国,‘洋中药’大举入侵是不正常的现象,守住防线已经刻不容缓。”北京房山中医医院院长徐希胜认为,如果“土中药”不尽快想办法抵御“洋中药”的冲击,中国在中药市场上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保护我国传统的中药产业,必须尽快出台用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尽早避免发生中药知识产权被外资不当占有的事件。中国中药界也应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尽可能把中药的资源优势[2292.29-0.27%]和专利开发紧密联系起来。

徐希胜表示,相关部门应在努力提高中药科技成分的同时,加大对中成药生产的研发经费投入,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中药研发企业一定优惠政策,让传统的中药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成为造福人类的瑰宝。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户服务邮箱:200899936@qq.com 客服QQ: 200899936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