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11/12 0:00:00 来源:
未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4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003年至2011年4月30日,国家中心共收到怀疑药品为胸腺肽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459例,其中严重病例1326例,占24.29%.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关注胸腺肽注射剂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问题。
主要观点
1.胸腺肽副反应大,胸腺肽α1医保适应症限制,胸腺五肽有望成为胸腺肽产品的最大赢家。胸腺激素类的免疫调节剂包括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肽α1,作用机制基本相同,都是诱导T细胞分化,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肿瘤等免疫功能失调的患者。但由于是从动物胸腺中提取,因此含有各种胸腺激素,不良反应较多,已经逐步被取代。胸腺肽A1人工合成成本确切,且半衰期长,但是由于2004版医保胸腺肽进入多省医保适应症乙肝、肿瘤治疗,并且其中肿瘤用药占比约为80%左右,2009版医保调整之后,胸腺肽α1的适应症主要用于肝炎患者,适应症限制导致胸腺五肽替代效应增强,这样胸腺肽产品中胸腺五肽有望成为最大赢家。
2.胸腺五肽进入省医保,医保放量等多因素带动今年业绩的大幅上涨。明年胸腺肽逐步退出市场,胸腺五肽有望明年实现二次上涨。2009版医保调整之后,胸腺五肽进入13个省医保,医保放量以及原来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北京世桥水针产品差比价的取消,导致市场占有率第二、第三的翰宇药业、双鹭的胸腺五肽产品大幅上涨60-70%.
由于胸腺肽副作用大一直存在,2007首次对该品种的过敏性休克情况进行了通报,但是该产品是2004版医保产品价格便宜,在基层医生已经养成一定的用药习惯,短期胸腺五肽替代不会起到立竿见影效果,但是预计明年该替代效应会逐步显现,利好胸腺肽五肽的长期发展。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