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1/11/30 0:00:00 来源:
未知
对药品零售终端而言,2011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下列数字让药店人感受到重重压力: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零售药店总数已超过40万家,逼近41万家,比去年增加了将近1.7万家;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零售药店整体销售额上半年只增长了13%,预计全年增幅为15%,这是近10年来的最低增幅。
增速放缓已成定局
记者调查发现,日子难熬的不只是小地方的药店或小药店及单体药店,大城市里的大型连锁药店也不轻松,有的甚至“大象转身更为困难”。在谈及今年的销售情况时,药店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不愿公开企业情况。
小张是广西某连锁药店的员工,由于今年的销售指标尚未完成,她连年休假都顾不上了,整天琢磨着如何上量,把希望都寄托在今年的最后1个月,她说:“第四季度开始进入秋冬,现在又是感冒等疾病的高发期,多做促销,应该能获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海南某著名连锁药店市场部经理告诉记者,该药店的销售在当地还算不错,因为药店上半年连续做了3场大型促销,销售同比增长了33.8%。“下半年由于台风季节来临,海南又遭遇水灾,药店的销售受到波及,好在台风影响大约只持续了1个月。现在继续加大促销力度,预计全年总体增幅有望达到30%。”
该药店的销售增长令不少同行艳羡。重庆市某著名连锁药店位于市中心解放碑的一家老牌门店店长很感慨:“以前只要大家勤快一些,多做促销,销售增长三四成不难实现,不过今年1~9月,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门店的销售额同比只增长了25%,预计全年增幅不相上下。受新医改影响,药店卖药不好做,虽然各药店都在转型大健康,保健品、食品等多元化产品能弥补部分药品销售的不足,但卖药毕竟是主业,如果医保政策进一步推行,估计我们的销售还会继续下滑。”这位店长的担忧来自成都市已经推行的医保新政,新政规定,医保定点药店不能售卖非药品,这对药店转型大健康无疑是致命一击,当地著名连锁药店德仁堂甚至选择放弃旗下12家分店的医保定点资格。
医保报销影响凸显
“销售增长能超过20%已经相当不错了。”上海一位药店同行在获知上述广西、海南、重庆等地药店的销售情况后发出如此感慨。他说,上海药店的销售增幅普遍低于10%,他所在的连锁药店上半年同比增长不到5%,预计全年只有3%。“我们遇到的影响因素也跟医保政策有关。”
据他透露,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带来的人力、租金等费用不断攀升,上海药店销售很不理想,医保新政又导致了药店顾客的分流。“现在,上海市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不但免收挂号费,药费还可报销70%。而在药店需自费购药,药价再低,市民需要自付的部分仍然较高。我们只能采取对策,加大中药饮片和贵细药材的销售。”
上海的难题,也在广州出现。
广州自2009年年底推行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后,参保职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门诊,药费最高可报销65%,每月累计最多可报销300元。
受此影响,当地药店的销售额短期内下滑了一两成。“更尴尬的是,现在这一门诊报销比例已经提高到75%,学生的报销比例更高达80%,对药店的分流影响进一步凸显。”广东金康大药房总经理郑浩涛不久前曾向记者透露,金康药房今年即使重拾
医疗器械销售,加大保健品和食品的促销力度,以往每年销售增幅达一两成的境况亦不复再,上半年的销售增幅只有三五个百分点。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药店销售增长能维持在20%以上的地区均未推行医保门诊统筹政策。而上海、广州、成都等主要城市药店受医保新政冲击,增幅普遍低于10%。由于存在地区和政策的不平衡,总体算下来,上半年全国药店销售额总增幅只有13%,全年无法突破20%已成定局。
明年或与今年持平
那么,药店终端明年的日子会否好过一点?
在采访中,各地连锁药店掌门人均对明年的形势持不乐观态度,预计增幅可能与今年持平,如果经济大环境和政策影响没有足够好转,很可能比今年还要低,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首先是竞争更为激烈,药店总数突破40万家,意味着店均覆盖人数已经远远超过合理水平,这种现象在一些大城市尤甚。而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百强连锁药店的集中度近几年不升反降,至今尚不到40%,离商务部“十二五”规划的集中度提高到2/3还有不小的距离。
通胀导致成本的水涨船高,将与医保新政对连锁药店形成夹击,药店利润进一步下滑,有可能导致大连锁放慢扩张步伐,此其二。
“零售终端若要重拾升势,医药分开、药店能够承接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将是关键。”湖南一家知名连锁药店高层指出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他认为,第二终端的地位虽然在医改中已有定调,但缺乏相应措施,商务部虽然提出了医药分开、让社会药店承接社区药房的目标,但推进颇为缓慢,一些地方药店虽在试点,但都小心翼翼,“估计到了明年,可能有所突破。但因为社区药房的改革涉及多个主管部门,改革任重而道远。”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