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2/1/12 0:00:00 来源:
未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谋篇布局医改工作时,要认真总结发挥中医药作用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吸收到未来医改政策中;在确定医改工作任务时,要时刻想到利用好中医药资源,不能让中医药边缘化。
实施“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卫生规划时,要高度重视中医药项目的安排,给予适当的倾斜,逐步扭转中、西医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局面。
1月10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医药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要准确把握卫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深化医改中进一步发挥好中医药作用,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学术进步,把中医药更好地融合到医改大局当中。
陈竺表示,全国中医药系统积极参与医改实践,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初步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医改三年重点任务的完成和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陈竺指出,三年医改取得重大进展,未来四年的医改工作启动在即。“十二五”医改的总体思路是要立足于制度建设、制度完善、制度创新,解决好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全国中医药系统要准确把握卫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十二五”医改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为此,陈竺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在深化医改中进一步发挥好中医药作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谋篇布局医改工作时,要认真总结发挥中医药作用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吸收到未来医改政策中;在确定医改工作任务时,要时刻想到利用好中医药资源,不能让中医药边缘化。
陈竺强调说,中医药在重大疾病保障方面完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中医又一个机遇。要在临床路径的制定、中西医联合用药方案的确定、新农合的报销政策等方面,创新诊疗模式和管理模式。中医药要在大病保障当中发挥重大作用,充分发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20个大病方面的作用。既在常见病、公共卫生服务当中显示中医药的作用,同时又在重大疾病方面提升中医药的服务水平,创新中医药的服务方式,显示中医药不可替代的优势。希望中医药管理部门抓住机遇,根据“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抓紧统筹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把中医药更好地融合到医改大局当中,力争在全民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二是落实好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今年“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将全面展开,要将规划中有关中医药的内容形成可实施、可操作、可评估的具体项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形成合力,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努力把相关规划中的中医药内容形成重大项目,力争更多的经费支持。实施“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卫生规划时,要高度重视中医药项目的安排,给予适当的倾斜,逐步扭转中、西医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局面,切实体现扶持和促进的政策要求。
同时,要加快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反映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避免简单套用西医药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标准去管理、去衡量。
三是发掘传统医学文化内涵,弘扬新时期中医药文化。
传统医学“大医精诚”是中华文明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成为我国卫生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渊源,也是中医药人始终坚守的职业精神。中医药文化是建设我国健康文化的深厚基础,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重要内涵。在做好中医药工作的同时,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凝练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实质,使当代中医药文化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反映中医药文化基本元素,并体现出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为群众服务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是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中医药学术进步。
要坚持中医药学原创思维,立足中医药防病治病实践基础,通过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中医药在维护健康、治疗疾病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要鼓励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攻关,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充分运用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力争在中医药学科学内涵的诠释、中医药技术和方法的创新、特别是中医药标准规范的建立等方面有所突破。要整合资源,打造体系,开放平台,把国内的各种优势资源集中起来,建立紧密协作的大兵团作战模式,发挥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优势,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建设和利用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这个平台,向海内外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开放,促进多学科融合,向具有优势的病种凝聚。
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特别是“转化”,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成指导实践的理论方法、用于临床的技术手段。要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和指导,推进医、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集成升华,推动跨越发展。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