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2/2/9 0:00:00 来源:
未知
美容院是清洁皮肤、护理皮肤的美容场所,在利益驱使下,却偷偷开展创伤性、侵入性医疗美容服务,比如:注射美白针、注射填充剂、隆下颌、隆鼻等,造成许多消费者美容失败,甚至落下终身残疾。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的2011年度全省十大药品医疗器械典型案件,其中涉及一例台州非法使用假药的案件,当事人就是在饭店里给别人打所谓的美容针剂。
爱美女士饭店里注射美容针
去年3月14日,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路桥分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会同当地公安干警,对路桥区某饭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裴丽、钟红萍等人正在为几位女士注射所谓的美容针,从事非法的医疗美容服务。
现场屋子里有五六位女性,两个人穿着白大褂,正为躺在床上的几位中年女士注射美容针。在酒店给人打侵入皮肤的美容针,明显是非法医疗美容服务。
执法人员当场查获“MEDBOTOX(肉毒素针)”、“韩国除皱因子针”等8种假药,“人体黄金玻尿酸”等7种无注册医疗器械,货值金额约60万元。而“医生”叫裴丽、钟红萍,并没有执业医师执照。她们带的这些“美容针”,贵的一支要10万元,少的也要万把块钱。
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确认“韩国除皱因子针”等含有毒性药品成分“A型肉毒素”。而“MEDBOTOX(肉毒素针)”涉嫌侵犯美国艾尔建(Allergan)公司注册商标“BOTOX”的专用权。
经药监、公安联合调查,裴丽团伙通过在台州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多次销售使用由裴丽随身携带提供的各类假药和无注册医疗器械,累计获利57万元,加上案发当晚查获未使用的部分,涉案金额达117万元。
此案是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典型案件,涉案的假药不但达不到美容目的,还可能造成毁容的严重后果。
整形美容市场乱象:
乱象一:技术不规范
某大型整形美容机构的负责人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美容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统一标准,市面上各类美容服务机构所使用和推广的美容技术五花八门,一些不规范的美容机构里掺杂着一定数量的伪科学、伪劣技术项目。
乱象二:价格不透明
美容市场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直接面向消费者。现在市场在逐渐规范,但美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仍然无法透明化。同样的服务内容和产品在不同的美容院价格相差可达数倍至数十倍,给消费者造成不信任感。
乱象三:从业者良莠不齐
一业内人士介绍,在一些不规范的美容院,美容师会向消费者推销各种所谓“效果显著”的美容产品,但往往出售的化妆品价格严重失真,或高价出售质量低劣的产品。
乱象四:超范围经营
记者走访发现,有些美容院的营业执照核定经营范围是美容服务,而其店门内外却悬挂着包括瘦脸、丰胸、除疤、文眉等的宣传广告。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要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的医疗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须由主诊医师负责或在其指导下实施。
主管部门提醒:术前看清医院有无法定项目。目前有一些中小美容机构越权行医,在做美容手术前,请看清美容机构悬挂上墙的《医疗机构执行许可证》上规定的医疗科目,凡是没有规定而进行的手术就属违规。
行业人士揭秘
“天价”美容的背后
业内人士透露,过度滥用注射美容,“天价”美容现象的背后,与巨大的经济利润驱动密不可分。在个别民营美容医疗机构,求美者到底做哪些美容项目、到底用哪种材料,最后价格多少,直接由求美者和“美容咨询师”或“医生助理”说了算,真正的“手术医生”只是动刀做手术。对于“美容咨询师”或“医生助理”来说,他们理所当然希望求美者的手术项目“多多益善”,所谓“美容咨询师”、“医生助理”的收入基本都是靠手术提成。手术开价越高,提成也就越高。也因此,业绩好的“美容咨询师”收入过万,通常还高过“手术医生”!
许多整形外科医生表示,在中国的职业分类中,根本就没有“医生助理”、“美容咨询师”等说法。所谓的“医生助理”、“美容咨询师”,只是误导美容者无限制地扩大手术指征,夸大注射美容的疗效,忽悠无知的求美者。
整形专家提醒
选择正规医院美容保留药物防伪标签
注射美容更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容项目,它对药物用量、注射位置、注射深度和角度等都有专业要求,医生要懂人体解剖学,熟悉面部神经、肌肉分布,经过正式培训后才能上岗。在注射前,还需详细了解消费者是否对这种药物过敏,选择正确注射位置,控制剂量,并指导消费者度过术后关键期,这些都是美容院无法做到的。
整形专家提醒爱美女性,美容院医疗美容注射剂用多假货,选择注射美容千万不要盲目,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可靠的医院和专家。在注射当天,跟医生详细交流,看清楚包装,现场查询。在注射产品上往往有一个可以刮开的防伪标签的条形码,以及防伪电话号码,可以现场查询真伪。消费者还可同时带走一页条形码,以便后期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