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2/3/7 0:00:00 来源:
未知
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会长和地孝来到杭州考察。泰尔茂是日本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医药品生产企业。自14年前日本泰尔茂在杭州设立工厂以来,这已经是和地孝第14次来杭州考察,这次他来的目的是考察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考虑扩大中国业务。
“泰尔茂选择这个时机进入中国市场,无疑是非常适合的。未来几年,中国将加快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一块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在会见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会长和地孝时,杭州市有关领导给了他一个兴奋的答案。
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保障五项基本改革。虽然8500亿元的具体分配目前尚不明确,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投资必将给医疗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来自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医疗器械产业年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已超过医药制造业,平均增速在20%以上。
“新医改”引来跨国巨头高调“扩张”
此次新医改方案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而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惠及的就是医疗器械。
早在2008年,一些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在我国的动作因“新医改”开始变得更加主动。通用电气医疗事业部有关负责人宣称,2009年,通用电气医疗集团中国产品研发中心将在原有100名研发人员的基础上再增加20名,他们的工作就是开发适合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的产品。
正是看好了这一重大机遇,许多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写下了大手笔。此前不久,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斥资人民币2.7亿元,在杭州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新的生产基地。该基地建成后,产能将达1.6亿个包装单位,并成为亚洲出口基地。
在中国市场圈地扩张的远不止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日前,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会长在杭州考察时称,将考虑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
据了解,专业生产水银体温计起家的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目前是日本规模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医药品生产企业,在国际同行业中排名第七。14年前,泰尔茂在杭州投资设立了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是日本泰尔茂在国外投资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医疗器械巨大的发展空间被看好
“虽然新医改方案中较少提及医疗器械,重点在于药品供应保障等,但医改实施的结果必将给医疗器械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不久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在医疗器械论坛的主题演讲中这样表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则表示,“由于我国对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大,预计未来三年内,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一个景气高峰。”
盯上这一块大蛋糕的不止老牌的医疗器械企业。前不久,以光学起家的佳能,首次在华推出了动态平板探测器。今年4月,在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佳能就高调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包括新近研发成功的多款平板探测器,以及首次在中国发布的便携式可拍摄动态和静止图像的动态平板探测器。
不只是佳能。索尼、奥林巴斯等传统消费电子类企业都凭借自身在半导体制造和影像技术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加速进军中国,期望在新医改中分得一杯羹。英特尔、微软、IBM等IT巨头也不断推出“数字化医疗”等概念。不久前,记者在杭州一家高端民营医院采访时发现,让该院院长最感到自豪的一批新电子检测设备的显示屏都出自国际电子巨头。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4年6月,飞利浦公司就与东软集团合资成立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机构,主要面对中国内地市场。
国内高端市场七成被国外企业“瓜分”
“我们有时候也感到很无奈,我们医院里所用高端医疗器械几乎都靠国外进口,哪怕价格要贵得多。因为如果你用国产的器械,患者不信任啊!”杭州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对记者说。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要花数亿美元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有近7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份额被发达国家公司瓜分,而国内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按摩器具等低附加值种类上。
一个无奈的现实是,作为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却比国内药品制造业更低。国外企业,尤其是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目前仍然享有技术比较优势,并控制着9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
目前,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有3000家左右,但是大多规模较小。“尽管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很多,可是规模很小,科研力量弱。不少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根本无法进行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科技含量方面远远比不上国外先进企业,因此在市场上根本无法和国外产品抗衡。”上述民营医院负责人称,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还要在研发上下功夫,让医疗器械更加人性化。
“我们参观了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总部,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优美的环境、雅致的建筑以及一流的经营观念理念,最让我们惊叹的就是泰尔茂把医疗器械当艺术品来经营的理念。”曾访问过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总部的一位杭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