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这一医务社工的角色定位,正逐渐被人们接受。但由于我国医务社工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
医院处于无岗、无人的状态,而且绝大多数在岗医务社工由医护人员转型而来,专业水平不高,由此总体情况并不容乐观。昨天,由上海市东方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两岸三地医务社会工作与医院志愿者服务实务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专家建议,针对目前医疗纠纷增多、医患矛盾突出的现状,应尽快建立医务社工制度,搭建沟通理解的新桥梁,为医患关系注入“润滑剂”。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继同教授介绍说:“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服务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可能影响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刘继同指出,这就要求医学模式真正地实现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事实上,由于医学人文关怀严重滞后等因素,患者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身心关怀。
“而这些‘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服务正是医务社工人员的职能所在,他们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摆脱许多承担不了的工作。”中国医院协会医务社工与医院志愿者专委会副秘书长、浦东社工协会副会长、医务社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孟馥主任医师说了一个实例:东方医院的社工在病区巡访时,得知一老年患者担心肠癌切除造瘘回家后难以自我料理,便主动与患者沟通,并联系该院同样是造瘘的义工,上门手把手地教会他自我护理,化解了家庭矛盾。
医务社会工作在世界上出现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成为医院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医院被要求按其规模比例配置相应数量的医务社工,并且这项工作已渗透到患者的入院评估、出院评估、治疗评估等程序中。此外,这些地区大都建立了医务社会工作的资格认定、职业注册、职称管理与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政策
法规。
目前中国内地虽已有近30家医院设置了社工部,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伦理等志愿者服务,但专业水平不高。“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有500个床位,医务社工人数则达到了120多名。而作为上海市医务社工工作开展最早的东方医院,核定病床数1000张,持证上岗社工人数5人,而这已是沪上医院中最多的一家。目前在上海医院中的注册社工人数仅二三十人。”
尽管近年来,医务社工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但是目前医务社工普遍缺乏归属感。由于许多医院管理者认为社工工作部门是个“支出性”的部门,不像医生可以给医院创收,因此大多数医院不太愿意建立这样一个专业部门。在现实
中医院社工部门归属多样性、人员结构多重性、领导目标多向性决定了社工部门工作性质和内容也有很大区别,职称、待遇都没有解决途径。目前我国医疗机构职业类别中仅限于医、药、护、技4大类,而在美国有50多种,其中就包括有医务社工。
据悉,在发达国家,医务社工处于中产阶级收入水平。在香港,社工专业毕业生一般要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水高出约20%左右。而目前上海医务社工的收入和医院其他行政职能岗位员工的收入相当,远远低于香港及国外同行的水平。
据了解,今年3月上海市卫生局出台了《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在医务社工配置上,综合性医院按照每300-500张床位配备1名专职医务社工,儿科、
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每100-300张床位配备1名专职医务社工。”预计到2015年,全市在岗医务社工总量力求达到400-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