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2/7/10 13:38:37 来源:
未知
处方药学术推广:定位好学术才好2012年05月25日08:37医药经济报作者:马宝琳
[编者按]处方药学术推广是大势所趋,但中国的处方药产品越来越难走me-too之路,这预示着国内产品的学术推广没有现成的内容可以借鉴。本版特别推出“中式推广”系列话题,邀请专家分享实战经验,为国内创新药的学术推广出谋划策。
4年前,笔者说过:“改革开放前30年是学术跟随、利益驱动,后30年是学术开路、利益兼顾。”为什么原来可以跟随?因为那时候利益驱动很有效,产品竞争不激烈,我们有很多仿制品。为什么现在需要学术开路?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中药都是独家的,我们有很多新批化学药和生物药都是原研的,利益驱动已经分不出高下了,外企的产品我们早就跟随得追上了。
外企模式只能借鉴
我们现在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中国特色的学术推广之路。对于外企,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这是由外企的3个特色决定的:
1.产品在中国不需要定位。外企的产品都是全球策略,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产品定位,国内扮演的角色主要就是执行者。就算国外的定位有问题,国内的意见也基本不起作用。
而国内刚上市的产品,不论是中药,还是化学药、生物药,都处于更前端,和外企在本部刚刚研发出来的一样。与外企产品进入中国的时机相比,我们的要早好多年,所以我们面对的时间段更靠前,工作挑战更大。
2.推广不花自己的钱。外企的推广活动不是花自己的钱,即便是大中华的CEO也不是股东,所以花钱不心疼:年前做好预算,头半年省着花,后半年使劲花;年年预算紧张,年年追加预算,为了顺利拿到预算,就多找一些数据支持。
很多时候,外企做活动只是为了做活动,而不是为了提升销量。这一点,我们的国有和民营企业不能学,也学不了,我们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3.推广程式化。有的外企有上百年历史,各方面制度健全而固化,销售模式简单而固化,市场推广策略大同小异,活动形势年年雷同,所以形成了程式化的东西。很多产品经理就干3件事:找广告公司、见专家、开会,天天在忙,但缺乏策略制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的市场推广,虽然现在人才匮乏,但实际上需要比外企更高级的人才。
花小钱办实事
所谓“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工作更加前移。产品研发报批下来后,当然要尽快上市。上市就要做定位,但一开始证据相对缺乏,企业和医生都对产品认识不足。同时,定位需要证据,而证据需要做试验,做试验需要定试验方向,不定试验方向乱做要多花很多钱,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对外企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国内企业就是压力山大,所以国内企业首先要解决这个矛盾。
笔者的经验是,依据我们的学术定位模型,凭借专业的功力,认真研究产品、临床热点,结合市场因素,靠学术上的专业性做出定位,然后根据这个定位去设计试验,基本上,我们能判断出这个试验肯定会出阳性结果。就这样不断丰富证据,一边完成销售,一边进行推广,一边丰富试验。
上一页123下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