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企业|药店|医院 > 药店如何抓住市场的需求 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药店如何抓住市场的需求 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中国虎网 2012/7/28 13:40:11 来源: 未知
         话题背景:     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值的健康需求,药品零售终端不仅需要继续丰富品类结构,更重要的是实现商品的重构:由单纯地卖产品,向以健康服务为新盈利模式的方向过渡。     然而,在如今的行业背景下,连锁药店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终端整体实力仍然不足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上游工业的合作与支持就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业正在为工商深化合作提供契机。自新医改以来,处方药生产厂家逐步加大进军零售终端的力度,而OTC生产企业也加速发力OTC市场。双管齐下,零售终端备受重视。下一步,如何联合三方的实力共同抓住市场的需求,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大家一同探讨。     主持人:本报记者吴尚荣见习记者陈小芳刘小英     嘉宾:郭生荣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庆福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连锁公司总经理     王文楚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梁铭基广州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于宏泽东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OTC总监     处方药企业:重视零售,及时调整战略     记者:近两年,许多以医院销售处方药为主体的制药企业,转向加大了对药品零售市场的投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文楚:一些原本以医院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制药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关注OTC市场,这是由市场环境的转变决定的。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以来,政府加快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面铺开的速度,对整个医药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各地纷纷进行基本药物的招标工作,改变了过去的流通模式,所以未能中标的处方药生产厂家必然需要调整终端策略,将战略合作目光转移到零售药店终端。     记者:为满足市场形势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药店不但要丰富品类,更要从单纯地“卖产品”开始往“卖服务”方向发展,进入零售市场的众多处方药企业,能否给这个市场带来新变化?     王文楚:现在大部分零售药店还是以经营药品为主,而过往的多元化转型也大多集中在品类多元化方向,服务多元化方面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药店希望得到厂家支持而强化服务功能的需求也很强烈。     当然,要意识到一点,处方药生产企业最近两年才加大力度进入零售终端,时间还不长,不可能马上就能为药店多元化带来巨大的助力。尤其是目前药店经营较多的OTC或准OTC产品,他们对药店的服务可能有更大的影响。目前处方药企业需要做的是,深化与连锁药店的合作,逐步加强对药店的支持与影响。     以白云山制药厂为例,我们能为药店合作伙伴提供多种类型的专业培训,这有利于提高药店的专业健康服务;零售药店也认识到这是我们厂家优势,对下一步提高彼此的信任度以及加强战略合作都有重要意义。     记者:面对已经在零售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OTC企业,作为后进入者的处方药企业,在竞争中如何扬长避短?     王文楚:整体来说,处方药企业与OTC企业各有优势,在零售终端的策略有很大的差异。当然,OTC企业在药店终端发展多年,长于药店的营销策略。但是作为处方药企业,我们有更加专业临床服务经验,这可以给药店的健康服务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最终还是要看彼此的综合实力。     OTC药企:争夺激烈,“品牌”是关键     记者:许多处方药生产企业加大了进军零售市场的力度,从OTC生产企业的角度出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王莹: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零售市场作为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越来越受到生产企业的重视(无论是处方药生产企业,还是以OTC产品为主的生产企业),更多生产企业的加入,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会促进各生产企业更加注重新药研发及品牌的建设,有利于国内OTC市场更快地走向成熟和规范。     梁铭基:不管是OTC还是处方药,随着零售市场的发展,谁也不会放弃这一块蛋糕。可以预见,蛋糕会越来越大,参与分食的企业也将越来越多,零售市场的竞争必将进一步激化。OTC企业在零售市场有着先天的优势,如能在竞争中扬长避短,做精做细,相信依然是零售市场的主导力量。     李冰:这个现象很正常,OTC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断扩容;而随着医改推进,基药制度的实行,加大对OTC市场的投入是处方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但我认为目前这一块只能是他们的一种战略布局而已,并不是他们的发展重点。OTC企业需要看到这一点,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于宏泽:最主要还是归于顾客的需求,在如今高质量服务的市场环境下,很多零售连锁药店对品牌都愈加重视,导致他们对加深对品牌的支持,因此,制药企业加大对药品零售市场的投入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记者:处方药企业的加入,必然导致零售市场两个方面的争夺更为激烈:一是对零售终端的争夺,一是对消费者的争夺。作为零售市场先行者的OTC企业,在这两个层面上该如何应对?     梁铭基:关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家都深有体会。陈李济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品牌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紧抓品牌建设,通过品牌价值的力量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和信赖。作为品牌OTC企业,让消费者感受到高“性价比”最关键。目前上游企业和零售终端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好的产品与优秀的零售终端都是稀缺资源,品牌企业要想赢得对优秀零售终端的竞争,“品牌”的价值依然是关键,要不遗余力地强化品牌形象,并推出与之匹配的终端服务,如系统的店员教育培训,积极有效的互动等。     李冰:说到应对,大中型OTC企业应该都有既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宛西制药基本上也是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实施,如加强品牌建设,提升OTC市场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加速渠道整合,并会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相应的调整。     王莹:竞争对整个行业是有利的,会促进行业更快、更规范地发展。面对竞争,我们一方面会加大在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在更重视品牌建设和维护的同时,也会积极探寻与零售终端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力争做到生产、零售、消费者的三方共赢。     于宏泽:工业能力的体现是关键。现在,零售连锁药店更注重产品疗效,并且对产品指标有着更系统的认知,而这都是工业制药企业能带给他们的。制药企业进入这个市场,给市场带来的变化,我想主要是更能体现药品的专业化,对行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提升了药店的品牌,提升他们的服务力度等,他们选择我们,不仅对他们产生效益,对我们也有好处,双方合作会产生共赢就是这个道理。     记者:为满足市场形势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药店不但要丰富品类,更要从单纯地卖产品开始向卖服务发展。OTC企业作为最了解终端变化的供应商,您认为在这种形势下,针对这一市场现象应该加强哪些工作?     李冰:零售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在与一些全国性和区域性连锁企业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提到现在必须告别过去高毛利的做法,转向满足消费者需求上来。这一点,不光是药店,企业也是如此,OTC企业与零售终端的立场实际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推进与连锁企业的合作,包括县镇市场,而且服务与品质要同步。     王莹:“从单纯地卖产品开始向卖服务发展”这一观点提出来已经有几年了,我个人认为零售终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没有突破原有的经营模式。目前医药零售市场的现状,可以说是国家政策导向、零售终端及部分生产企业经营模式的综合结果。如果零售终端包括生产企业,依然停留在“价格战、高毛利拦截、会员日促销”的经营层面上,那今后医药零售市场的路将会越走越艰难。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生产企业,需要把更多的资金、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及消费者的教育方面,而零售终端需要为生产企业提供一个更加规范的销售平台。只有把市场蛋糕做大,行业内的各个环节才会有发展。另外,行业自律在目前也尤为重要,如果依然停留在恶性竞争的层面上,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多输”。     梁铭基:药店都在喊卖服务,但同时很多药店依然只紧盯高毛利。站在药企的立场上,也能理解药店对利润的追求。但同时零售终端也需要换位思考,过分挖掘利润的结果是增大了药品质量的风险,削弱了企业研发创新的能力,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零售终端喊出“卖服务”之时,更要意识到卖高质量产品才是基础。品牌药企需发挥消费者研究和产品研发这一块的优势,用更有效的方式加大与药店的互动,推动药店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药店的专业服务水平。药企与药店同心同德,并落实到每一件具体事务上,才能真正达成战略合作。     零售:潜力巨大,盼三方形成合力     记者:近两三年,许多处方药企业加大了进军零售市场的力度,这对零售市场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庆福:我认为这是好事。从2009年起,医保全新就与拜耳、杨森、鲁抗等处方药企业加强合作,并推出针对新特药的DTC营销模式。通过DTC模式,我们加强与处方药企业合作,由厂家的销售代表带领顾客拿处方到药店来购买处方药,提高门店处方药的销售;同时也借助处方药企业的资源,优化员工团队的专业素质。     从长远来看,终端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现在加强处方药企业与药店终端的合作,也是为以后“医药分开”打下基础。过去商务部在北京市场调研时,曾有领导问,假如医药分开后,产生大量的处方药需求,药店能够接下这个大单子吗?处方药进军零售市场,正好有助药店回答这个问题。     郭生荣:的确,越来越多的处方药企业加大在零售终端的投入,例如辉瑞、拜耳等过往专注临床的企业,也开始抢占OTC市场。如今他们开高峰论坛,甚至会主动邀请连锁老总参与,若是3年前是不可能的。当然,正如李总所言,品牌处方药企业进军OTC市场是利好,对提升零售企业品牌有帮助。     记者:从现状来讲,丰富并优化药品品类,是药店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方面处方药企业、OTC企业各自的优势是什么?药店希望获得他们哪些方面的支持?     郭生荣:如今处方药企业进军零售终端,对丰富药店的货架有很大的作用,能拉动药店处方药的销售。以石家庄市场为例,许多消费者习惯凭门诊处方先到药店里跑一圈找处方药,如果没有合适的才回到医院购买。而品牌的处方药能吸引他们眼球,从而提高药店的客单量。     李庆福:从药店角度来看,无论是处方药企业还是OTC企业,他们对药店终端品类结构的丰富,都能带来额外的销售收益。但由于两者产品结构的差异,彼此的优势不一。尤其是OTC企业已经完全市场化运作,在优化药店品类结构时,还可以提供营销、促销、陈列等方面的支持。至于处方药企业,他们偏向专业的学术知识,可以提高药店的药学功能服务。     记者:从长远发展来看,单纯以实体产品为主导的业态模式不足以驱动行业发展,多元化的终极方向是卖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在健康服务提供与增值方面,药店如何分别与处方药企业、OTC企业形成合力?     李庆福:目前OTC企业为药店提供支持较多,这与我们双方合作时间比较长有关系,无论是合作的深度还是广度,都不是处方药企业可以相比的。而且OTC企业在药店转型多元化方面,也给予了许多的帮助。但不可忽略的是,随着处方药企业加大对零售终端的投入,无论是处方药企业还是OTC企业,对未来药店提高健康服务都是不可忽缺,甚至是相辅相成的。打个比喻,药店负责搭台,处方药企业与OTC企业负责唱好戏,也就是提供产品和健康服务,消费者才会感到满意。     郭生荣:现在药店谈多元化,虽然前途远大,但由于政策的限制,推行起来很困难。所以药店的转型开始从品类多元化转向服务多元化。我们就已经开始做会员的健康档案,定期为会员开展健康资讯大课堂,下一步计划按照会员健康档案的梳理与分类,设置糖尿病、心脑血管生活馆。当然,工业厂家的资源也有帮助。例如处方药企业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不乏医学泰斗,他们为药店员工授课谈大健康理念,员工们爱听,健康知识也增长许多。我们如今希望通过辉瑞、拜耳的专家培训资源,让员工团队将健康理念和知识武装到牙齿,从而提升药店健康专业服务的水平。(作者:吴尚荣陈小芳刘小英)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