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2/10/11 13:56:07 来源:
未知
由于先天遗传带来某些基因亚型的不同,饱受同一种疾病折磨的两个人接受同一种药物治疗,一位可能很快就恢复健康,而另一位可能需要每天服用更大剂量的同种药片来对抗疾病,或饱受药物副作用的折磨,个体化变革无疑是对这些疾病者带来了福音。
药物上市前需经历三期临床试验,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药物耗时持久,花费巨大。在没有合适的标准对照治疗药物的时候,纳入药物反应良好的生物标记物阳性亚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如果能更好地证明达到治疗终点时的疗效,基于良好的试验设计和具有说服力的结果,也将赢得fda的认可,由此将大大加速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效率。
适合国人的个体化药物以个体基因生物标记信息为参考,个体化变革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当下全球制药工业研发人员努力的方向。作为根植于中国市场的国内药企,在个体化医学的浪潮下更要借此东风破浪远航。针对中国人群相关基因特点研发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优化临床试验已是共识。如近日默沙东在北京建立中国人群心血管和代谢生物样品库就说明了这一点。
目前,在广州检测egfr呈现阳性的nsclc患者,医保将承担易瑞沙疗程内每月15,000元费用中的14,000元。据当地医生的一些说法,这是医保体系的一种尝试,希望以此鼓励和个人精确匹配的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这说明通过精细的个体化医疗推动有限的公共医保资源的节约,将是未来国家医保的发展趋势,这无疑是制药企业的新动力。
当前,通过基因的诊断解决方案配合高效个体化药物将是理想的商业模式。同时,随着人类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几年内人类全基因测序成本将降低至1000美元以下,这样振奋人心的个体化变革是基于fda已有快速审批通道对创新药物的鼓励,但却足以激发我国药物审评机构及研发机构对变革的新思考。
医药营销策略信息——点击查看更多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