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2/12/8 11:29:25 来源:
未知
渴求生态型创新环境
与本土企业更多合作
“我们很愿意与中国本土企业开展更多共赢的研发合作,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一个鼓励创新的生态型创新环境。”11月30日,在国内一媒体访谈会上,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主席李励达博士恳切地说道。
渴求生态型创新环境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预计到2017年将成为第二大医药市场。在全球医药行业增速放缓、新药研发困难的大背景下,许多跨国药企纷纷在华成立了研发中心,并投资扩建工厂。然而,中国一段时期以来对药品价格,特别是对外资药品价格的调控动作让跨国公司无法保持淡然。用李励达的话来说,“中国需要的是成本-效益比较高的药品,而创新药在各种医疗手段中成本-效益比最高。公平、透明和一致的定价政策,有助于我们做长期研发投资的决定。这是生态型创新环境的首要因素。”这是PhRMA今年内第二次就创新环境向国内有关部门发出呼声。
除此之外,在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的同时,跨国药企不但在中国市场提供原研药,而且把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引进到中国市场。礼来(中国)总裁艾博来告诉记者,礼来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向中国市场投放10多种创新药品。无独有偶,葛兰素史克近期也在中国上市了韦瑞德、安福达等。到2014年,百时美施贵宝也会在中国市场推出5个新化合物。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跨国药企对药品注册、专利(数据)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
“中国的临床试验审批时间长,通常要12~18个月才能够决定批准与否,这样一来,中国就很难参加全球同步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了。”某跨国药企负责人表示,“希望中国在药品注册方面能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因为就目前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种新药往往要在欧、美、日等国上市多年之后才能够在中国获得注册,进入中国市场。”
在李励达眼中,中国的药品监管制度近年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也表示,将坚持并完善现有的新药特殊审评程序,单独排序,优先审评,保障创新药尽快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力争审批时限与国际接近。
与本土企业更多合作
据悉,2011年,PhRMA的29家成员公司在新药研发上的投资高达495亿美元。而国内政策的鼓励也使得恒瑞、先声等一批本土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药研发,有的企业甚至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当中去,因此,不少跨国企业纷纷与中国药企联合开展研发。中外药企为了寻找更多的利益契合点,采用的研发合作形式各样:或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或签署药品许可协议;有的则是通过股权投资来实现合作。例如,恒瑞医药曾与瑞典生物技术公司MedivirAB合作开发了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恒扬”;先声药业和百时美施贵宝去年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具有抗肿瘤作用的BMS-795311;和记黄埔与阿斯利康去年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肿瘤药物沃利替尼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审批和销售。
就跨国企业而言,以礼来为例,其与无锡药明康德、和记黄埔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也购买了浙江贝达等一些本土企业的股份。在参股浙江贝达后,礼来与浙江贝达一起把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TKI)推向市场。礼来亚洲风险投资更是主要针对中国,通过风投与更多的本土企业合作。
研发合作案例的日益增多,表明我国正步入参与国际新药研究分工合作的第二阶段,即与国际制药企业充分合作阶段——可以直接承接国外企业的研发合同,与国外企业分享研究开发成果。而在此之前,国内研发企业主要扮演的是CRO角色。国内外药企的优势互补,使得新药研发之路宽阔了许多。
不少跨国药企认为,中国临床试验基地的试验水平在近10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具备承接大型国际临床试验的能力,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要让中国的临床试验跟全球保持同样的标准,保证中国临床数据是高质量的,就需要加强对那些研究者的培训。当然,也要对病人进行很好的照顾。”李励达如是说。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