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完成基药招标之后,5月3日,北京针对新纳入《国家基药目录》(2012版)的品种启动了增补招标采购程序,此次补采基药近190种。也就是说,北京今年所有规划内的基层医疗配备使用的中标基药产品将达近700种。
此前两天,湖北省也发文指出,5月1日起该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启用新基药目录,至12月31日为止,该省基药采购、配备与使用有半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原省级增补的177种药品继续使用。
威海市对纳入新基药目录的品种亦启动了增补程序。慢慢地,各地开始在基药采购、配备和使用方面“摸着石头过河”。
过渡期内有迷茫
最近记者与业内主流药企交流中,他们几乎都在为各种招标事宜而忙碌。
面对记者的采访,潘琦丝毫不掩饰内心的纠结,作为国内某知名药企的全国营销总监,主管部门悬而未决的新基药招标采购工作方案令他如坐针毡。在他眼里,公司新进的基药产品并不一定会直接大幅拉升企业利润,但守住市场非常重要。
有着与潘琦同样心态的人还不少。目前的现实是,国家的配套政策没下来,新基药目录要在各级医疗机构采购、配备和使用,如何对接是个问题。
如前述,各地已开始探索,例如河北省要求严格从2012版目录和省增补目录中合理选择配备和使用药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严禁擅自采购目录外药品;湖北省规定,既不在2011年全省基药中标目录,也不在本轮全省非基药招标中标目录的药品,原则上从新目录的现有省基药采购平台药品中选择替代药品进行采购,严禁网下采购。
“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新基药市场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各地在这个政策空档期,新目录中的产品该如何布局,继而调整企业自身的营销策略。”葵花药业董事长关彦斌如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