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GSK)涉嫌经济犯罪遭北京、上海、长沙等多个地方公安机关调查一案,近日正在全行业进一步发酵。
7月2日,外电消息指中国警方已拘捕GSK部分员工,另外业内再传有2家跨国药企被查。
GSK相关负责人则称无法回应是否有员工被捕一事,公司正在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但目前尚无需要披露进一步的消息。随着遭调查范围的扩大,各方已开始将关注点转移至跨国药企在华涉嫌行贿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有法律界人士则指,对跨国药企在华商业贿赂问题处罚力度不够或是原因之一。
GSK被指案情复杂
6月28日,长沙警方透过“长沙警事”官微的消息,令GSK此前被传的在华行贿问题进一步被放大。
依照长沙警方的说法,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高管人员涉嫌经济犯罪,正在接受长沙市公安机关调查。不过,GSK中国区随后向南都记者披露,公司一切工作照常进行。GSK公关部一位负责人确认,6月27日有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到访了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的办公室,但“并不清楚他们来访的目的”。
7月1日,长沙市公安局已向媒体表示,该案情况比较复杂,GSK有关人员涉嫌经济犯罪“正在配合接受调查”。7月2日更有外电指“中国警方已拘捕GSK部分员工”。
药企在华行贿并非个案
依照此前《华尔街日报》的报道,GSK在今年年初就已收到了匿名举报信。据举报人指控,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销售人员大范围贿赂医生,以开具该公司产品的药方,而且某些情况下所开的药被用于了非获批病症(即被明令禁止的“超适应证推广”)。
不过,在北京、上海、长沙三地警方展开调查前2周,GSK还公开指出,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公司并未发现其在中国的业务有任何腐败或是行贿的证据。GSK方面的发言人表示,赞助相关人士参加学术会议并不是不恰当的行为,GSK会遵照中方和美方的规定,不推广未获得临床认证的药物。同时,GSK也强调了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的难处:“因为中国的医保系统是由国家控制,因而有赞助和送礼的传统和风气”。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GSK之前,强生、西门子、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均曾卷入在华涉嫌行贿风波。而就在GSK出事后,业内又爆包括柯惠医疗等两家跨国药企亦已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RDPAC)一位总监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仅强调,RDPAC对会员企业在华的行为有严格的要求。
“事实上,我们对(GSK、柯惠)的事情了解的情况非常有限。GSK如果已经被司法调查,则问题或已经超出合规的范围。”该总监说。
合规预计将成紧箍咒
受GSK问题的影响,多家总部在上海的跨国药企已向南都记者表示,公司在华的合规问题被提高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
欧盟商会北京总部法律工作小组主席RonanDiot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现在就判定对GSK的调查是行业整顿浪潮的第一波还为时过早。但是总体来看,针对腐败的整治行动在未来仍将呈现增加的趋势。
不过,有医药行业人士则称,现有市场机制和法制环境难以令跨国药企“合规”行事。在“以药补医”的体制下,跨国公司动辄数百、上千甚至过万的进口药已成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甲医院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跨国药企为了让医院和医生协助销售药品,往往会以各种名目给后者好处。商务部统计,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医药行业全年税收16%。
有不愿具名的本土药企指,跨国药企之所以在华频现行贿事件,一是因为他们往往以“学术营销”的名义搞临床推广,一旦出事,往往也不了了之。二是因为国家对跨国药企在华涉嫌商业贿赂的处罚力度相比国外而言过轻。以此次被爆出高管涉嫌经济犯罪的GSK为例,其去年7月就因“不当营销”被美国FDA罚款30亿美元。先灵葆雅、辉瑞和强生此前亦曾分别领到过5亿美元、11亿美元和23亿美元的巨额罚单。而在那些被FDA点名涉嫌在华行贿或非法营销的跨国企业,却鲜见被国内工商或药监部门开出罚单的个案。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8月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全球最大制药企业辉瑞制药(Pfizer)在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向当地官员以及医生和医护人员等国有单位公职人员行贿。不过,中国相关部门对行贿方辉瑞的调查和处罚却并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