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5日~26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治工作会议上,“加纳事件”屡屡被与会者提及。日前,发生在非洲国家加纳的大规模驱逐中国淘金者事件,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全国其他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了个醒。
提高警惕从容应对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杨益超介绍,2008年以后,广西达到原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即全区以县为单位内源性疟疾病例控制在1/10万以下。从2009年开始,广西前往非洲的务工人员大幅增加,从2010年开始,疟疾报告病例数开始翻番。2010年是66例,2011年是112例,2012年是219例,主要是国外输入性病例,其中大部分源自非洲。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由疟原虫经蚊虫叮咬传播,在我国被列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休克、肝肾功能衰竭。恶性疟疾潜伏期一般为12天,如果患者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加纳是疟疾高发国,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6年加纳的疟疾病例报告数为720万。疟疾导致的死亡占该国总死亡人数的19%。在加纳务工的人,感染疟疾的风险极高。而在加纳淘金的中国人,至少有1万多人来自广西上林县。自6月初以来,已有2000多人返回上林县,其中,近500人被检出感染疟疾。
按照每年翻一番的趋势,2013年广西疟疾报告病例数将突破400。现在,这个“目标”提前实现了。随着加纳务工人员陆续回国,疟疾报告病例从一天几例、十几例到几十例迅速增加,所幸还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和输入性病例带来的二代病例。杨益超介绍,这得益于近几年疾控机构警惕性提高,卫生系统传染病防控能力增强。
在2010年疟疾报告病例数刚开始增长时,广西疾控部门专门对上林县进行了督导。很快,防控疟疾的宣传在上林县兴起,除了电视宣传片、出入境之前的宣教,每个村头都挂起了“出国返乡人员请到卫生院、疾控中心检查疟疾”等标语。有的地区将防控疟疾、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放到一起,让妻子监督返乡的丈夫回家前必须到疾控中心做检查,不少人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下飞机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疾控中心。
2012年,上林县的疟疾防控会议开到了每一个村。作为自治区级专家,杨益超经常进村讲课。“但还是有个别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主动做疟疾检查。”杨益超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