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国82.25%的中医医院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94.98%建立了药品管理信息系统,42.41%建立了医生工作站,53.7%建立了电子病历……这是记者从11月29日在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上获悉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讲话时提出,探索中医药信息惠民新模式,推进多层级、多应用的示范引领,在逐步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健康服务和生育管理一体化中发挥中医药信息化的独特作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王国强强调,要加强中医药信息化顶层设计,做好中医药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中医药信息 体系建设的前瞻研究,提出中医药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项目工程体系,并切实把中医药信息化纳入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落 实,推动在涉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应用政策、核心信息系统和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好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工程,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已在国家发改委立 项,其中中医药政务协同系统、中医药服务项目监管系统、中医医疗广告动态监管系统、中药品种基础数据服务信息系统、中医临床业务基本信息共享服务信息系 统、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中医药专科专病信息服务信息系统、中医药经验传承服务信息系统、中医药标准服务信息系统等9个中医药 应用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数据分中心建设纳入了工程范围。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深入研究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联接的举措,实现与人口健康信息化纵向贯通、横向互通 的目标,真正融入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大棋局。
加强中医药特色和便民惠民利民措施研究。特别是在中医药“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应主动研 究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库中体现中医药特色和规律等。探索中医药信息惠民新模式,推进多层级、多应 用的示范引领,在逐步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健康服务和生育管理一体化中发挥中医药信息化的独特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会长吴刚表示,研究会作为目前我国中医药行业唯 一从事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的国家一级学会,今后将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强化学术研究与推广,针对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标准制订、人才培养、医疗服 务、与卫生信息化协同融合、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创新科研合作,开展跨地区、多学科、宽领域的合作攻关,培育新的学 术技术生长点,塑造市场和行业需要的技术精品,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服务效能,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